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18225发布日期:2018-11-20 21:5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基坑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高层住宅已成为建筑住宅工程发展的主旋律,基坑监测工作也越来越普遍。基坑监测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相关自然环境、施工工况、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周围建(构)筑物、周围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周围重要的道路、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监测技术和信号传输处理方式,但是还不能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建筑工程基坑所处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准确及时的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输入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系统,依据监测要求和规范、规程规定编制出基坑监测方案;

步骤2、对测点布置,埋设水土压力监测元件、传感器、测斜管和分层沉降管,监测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的物理参数;

步骤3、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度,预警值包括变形或内力量值及其变化速率;

步骤4、采集现场终端自动采集监测的项目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或网络传输方式自动上传数据,然后,中央处理器根据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曲线图表和监测报告;

步骤5、形成的图表信息和监测报告存储到存储模块,形成历史记录,方便查看和分析;

步骤6、通过打印模块打印曲线图表和监测报告。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监测物理参数包括水平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杆拉力监测。

再进一步,所述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微变形测量雷达进行自动化全天候实时监测;

竖向位移监测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的方法;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

进一步,步骤2中,埋设3个基准点组成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进一步,步骤2中,埋设3个基准点组成水准控制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能够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各类变化曲线和图形,使监测成果形象化。该方法使用过程中,反应时间可控制在1s范围内,采样频率可达100hz,完全能够做到实时监测,为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输入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系统,依据监测要求和规范、规程规定编制出基坑监测方案;

步骤2、对测点布置,埋设水土压力监测元件、传感器、测斜管和分层沉降管,监测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的物理参数;

步骤3、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度,预警值包括变形或内力量值及其变化速率;

步骤4、采集现场终端自动采集监测的项目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或网络传输方式自动上传数据,然后,中央处理器根据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曲线图表和监测报告;

步骤5、形成的图表信息和监测报告存储到存储模块,形成历史记录,方便查看和分析;

步骤6、通过打印模块打印曲线图表和监测报告。

步骤2中,所述监测物理参数包括水平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杆拉力监测。

所述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微变形测量雷达进行自动化全天候实时监测;

竖向位移监测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的方法;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

步骤2中,埋设3个基准点组成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步骤2中,埋设3个基准点组成水准控制网。

采用本发明的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能够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各类变化曲线和图形,使监测成果形象化。实验证明,该方法使用过程中,反应时间可控制在1s范围内,采样频率可达100hz,完全能够做到实时监测,为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输入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系统,依据监测要求和规范、规程规定编制出基坑监测方案;对测点布置,埋设水土压力监测元件、传感器、测斜管和分层沉降管,监测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的物理参数;预先设定预警值度,预警值包括变形或内力量值及其变化速率;采集现场终端自动采集监测的项目数据,并自动上传数据,然后,中央处理器根据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曲线图表和监测报告;形成的图表信息和监测报告存储到存储模块,形成历史记录;通过打印模块打印曲线图表和监测报告。该方法能实时监测并准确及时地反映建筑工程基坑所处的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