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7657发布日期:2019-01-14 19:5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广大的山区,山势起伏、水源有限、交通不便,广大的农业作物以及林木等的取水灌溉难度较高,受限于人工、技术等因素进一步的制约,导致山区农林产物因缺水而生长较差,进而导致山区农业作物和林木成活率差或收成欠佳,严重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山区交通不便利,难以采用运水车的方式对每一处山坡进行浇水灌溉;山区面积广阔,若经常采用电力浇灌,则耗费巨大;山区人口数量少,自动化机器难以应用的前提下,人力难以维护湿润的生态环境,进而难以保障山区农业作物以及林木等的取水灌溉。传统的自动化机器、人力等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山区农林灌溉的需要,现有的取水装置是风力驱动风扇、风扇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电能经电缆输送至电动抽水泵进行抽水,现有的设备能量转换环节多,风能利用效率底,成本高,若因电缆损坏、发电机破损等意外原因,现有设备会有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设备能量转换环节多,风能利用效率低,成本高,有漏电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包括l型圆管,l型圆管竖直段内套设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设置第一传动锥齿轮,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二传动锥齿轮,l型圆管竖直段外套有圆筒型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入杆,输入杆一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有风扇,输入杆上设有输入锥齿轮,输入锥齿轮与第一传动锥齿轮相啮合,l型圆管水平段内套设输出杆,输出杆靠近传动杆的一端设置输出锥齿轮,输出锥齿轮与第二传动锥齿轮相啮合,l型圆管水平段内设置吸水叶轮,吸水叶轮套在输出杆上,l型圆管水平段内壁开设孔洞,l型圆管水平段外接弯管。

l型圆管水平段和l型圆管竖直段的连接处设开口。

l型圆管竖直段上套设滚棒轴承a和滚珠轴承a,滚棒轴承a外壁和滚珠轴承a外壁分别与壳体相贴合。

传动杆上套设滚棒轴承b和滚珠轴承b,滚棒轴承b外壁和滚珠轴承b外壁分别与l型圆管竖直段相贴合。

输入杆上套设滚棒轴承c和滚珠轴承c,滚棒轴承c外壁和滚珠轴承c外壁分别与壳体相贴合。

输出杆上套设滚棒轴承d和滚珠轴承d,滚棒轴承d外壁和滚珠轴承d外壁分别与l型圆管水平段内壁相贴合。

l型圆管水平段底部设置固定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无漏电等安全性问题;可在山区无人力参与、不额外消耗能量的前提下,从低处水源处取水并具备将水传输到高处山坡的能力;本发明可持续不断的取水,灌溉效率高;本发明制作简单、装配性好、成本低廉;推广性好,不仅仅适用于山区农林灌溉取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l型圆管,2.传动杆,3.壳体,4.输入杆,5.风扇,6.输入锥齿轮,7-1.第一传动锥齿轮,7-2.第二传动锥齿轮,8.输出杆,9.输出锥齿轮,10.吸水叶轮,11.弯管,12.滚棒轴承a,13.滚珠轴承a,14.孔洞,15.固定桩,16.啮合线,17.滚棒轴承b,18.滚珠轴承b,19.滚棒轴承c,20.滚珠轴承c,21.滚棒轴承d,22.滚珠轴承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包括l型圆管1,l型圆管1竖直段内套设传动杆2,传动杆2的一端设置第一传动锥齿轮7-1,传动杆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传动锥齿轮7-2,l型圆管1竖直段外套有圆筒型壳体3,壳体3内设有输入杆4,输入杆4一端伸出壳体3外并连接有风扇5,输入杆4上设有输入锥齿轮6,输入锥齿轮6与第一传动锥齿轮7-1相啮合,l型圆管1水平段内套设输出杆8,输出杆8靠近传动杆2的一端设置输出锥齿轮9,输出锥齿轮9与第二传动锥齿轮7-2相啮合,l型圆管1水平段内设置吸水叶轮10,吸水叶轮10套在输出杆8上,l型圆管1水平段侧壁开设孔洞14,l型圆管1水平段外接弯管11,实现水向外的输送。

l型圆管1水平段和l型圆管1竖直段的连接处设开口,水从开口处可大量吸入装置。

l型圆管1竖直段上套设滚棒轴承a12和滚珠轴承a13,滚棒轴承a12外壁和滚珠轴承a13外壁分别与壳体3相贴合,壳体3可在l型圆管1竖直段外旋转,根据风向风扇可旋转调整方向。

传动杆2上套设滚棒轴承b17和滚珠轴承b18,滚棒轴承b17外壁和滚珠轴承b18外壁分别与l型圆管1竖直段相贴合,滚棒轴承b17和滚珠轴承b18可使传动杆2平衡稳定的转动。

输入杆4上套设滚棒轴承c19和滚珠轴承c20,滚棒轴承c19外壁和滚珠轴承c20外壁分别与壳体3相贴合,滚棒轴承c19和滚珠轴承c20可使输入杆4平衡稳定的转动。

输出杆8上套设滚棒轴承d21和滚珠轴承d22,滚棒轴承d21外壁和滚珠轴承d22外壁分别与l型圆管1水平段内壁相贴合,滚棒轴承d21和滚珠轴承d22可使输出杆8平衡稳定的转动。

l型圆管1水平段底部设置固定桩15,固定桩15可保证整个取水装置的固定在水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l型圆管1的水平段放入水面以下,固定桩15固定在水里,风吹动风扇5,壳体3带动风扇5绕l型圆管1旋转,进而带动固定在输入杆4上的输入锥齿轮6,输入锥齿轮6与传动杆2的第一传动锥齿轮7-1在上端啮合线16处接触传递机械能;传动杆2经由第二传动锥齿轮7-2在下端啮合线16处继续将机械能传递给输出锥齿轮9,进而驱动固定在输出杆8上的吸水叶轮10旋转,吸水叶轮10将l型圆管1水平段内的水抽出水面,通过弯管11流出,向外输送,实现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水由低处水源流动到高处山坡的势能的目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无漏电等安全性问题;可在山区无人力参与、不额外消耗能量的前提下,从低处水源处取水并具备将水传输到高处山坡的能力;本发明可持续不断的取水,灌溉效率高;本发明制作简单、装配性好、成本低廉;推广性好,不仅仅适用于山区农林灌溉取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农林灌溉用风力取水装置,包括L型圆管,L型圆管竖直段内套设传动杆,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传动锥齿轮和第二传动锥齿轮,L型圆管竖直段外套有圆筒型壳体,壳体水平内套设输入杆,输入杆一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有风扇,输入杆垂直设有输入锥齿轮,输入锥齿轮与第一传动锥齿轮相啮合,L型圆管水平段内套设输出杆,输出杆靠近传动杆的一端设置输出锥齿轮,输出锥齿轮与第二传动锥齿轮相啮合,L型圆管水平段内设置吸水叶轮,吸水叶轮套在输出杆上,L型圆管水平段外接弯管;本发明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无漏电等安全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蕾;王宏彦;齐光艳;宗世润;齐芬;赵玉兵;闫卫生;康楠;王于菱;蔺玺霞;齐向梅;高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蕾
技术研发日:2018.09.20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