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296发布日期:2019-04-03 04:1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防冻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高寒山区如西藏中印、中不(丹)、中尼边境线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目前采用的供水技术方案主要是蓄水池供水和化雪取水。每年的11月份开始至第二年的5月,夜间气温常常在零下-10℃~-20℃,造成驻地储水池和输水管结冰封冻,边防官兵用水十分困难。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高寒山区边防官兵冬季因低温冰冻而导致用水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设置有:

水池;

水池底部开挖有地热交换竖井;

水池上部设置有阳光棚。

地热交换井能与地下岩体进行热交换,吸取能量;由此来提高水池中水的温度防止水结冰,以解决西藏边防一线基层部队用水难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军事效益;通过设置有阳光棚,可以吸取太阳能。

进一步,水池外壁上方开设检修孔,检修孔下方设置有爬梯,水池外壁上方焊接有通风管,通风管上方焊接有通风帽。

通过检修孔下面的爬梯可以进入水池,进行水池的检修,通风口能保证水池内气压稳定。

进一步,水池外壁侧面嵌装有第二刚性防水套管,第二刚性防水套管内套装有第二钢管。

用于外接水源。

进一步,水池内下方开挖有吸水坑,吸水坑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喇叭口支架,喇叭口支架上方设置有喇叭口,喇叭口内套装有钢制弯头,吸水坑套装有第一钢管。

用于将水输出,以供使用。

进一步,水池内壁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水管吊架,水管吊架内套装有钢制弯头,钢制弯头通过螺纹与第三钢管连接,第三钢管通过螺纹与第一刚性防水套管连接,第三钢管与溢水井连接。

多余的水或者超过一定量的水从溢流井排走,用于控制水池内的水位。

进一步,水池底部中央焊接有水位尺。

用于观测水池内的水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水池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水池平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水池顶部盖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水池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水池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地热交换竖井护壁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地热交换竖井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地热交换竖井锁扣盘。

图中:1、检修孔;2、通风帽;3、通风管;4、吸水坑;5、爬梯;6、水位尺;7、水管吊架;8、喇叭口支架;9、喇叭口;10、第一刚性防水套管;11、第二刚性防水套管;12、第一刚性防水导管;13、钢制弯头;14、第一钢管;15、第二钢管;16、第三钢管;17、溢水井;18、水池;19、地热交换竖井;20、阳光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包括:检修孔1、通风帽2、通风管3、吸水坑4、爬梯5、水位尺6、水管吊架7、喇叭口支架8、喇叭口9、第一刚性防水套管10、第二刚性防水套管11、第一刚性防水导管12、钢制弯头13、第一钢管14、第二钢管15、第三钢管16、溢水井17、水池18、地热交换竖井19、阳光棚20。

水池18外壁上方开设检修孔1,检修孔1下方设置有爬梯5,水池18外壁上方焊接有通风管3,通风管3上方焊接有通风帽2,水池18外壁侧面嵌装有第二刚性防水套管11,第二刚性防水套管11内套装有第二钢管15;

水池18内壁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水管吊架7,水管吊架7内套装有钢弯头13,钢制弯头13通过螺纹与第三钢管16连接,第三钢管16通过螺纹与第一刚性防水套管10连接。

水池18内下方开挖有吸水坑4,吸水坑4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喇叭口支架8,喇叭口支架8上方设置有喇叭口9,喇叭口9内套装有钢制弯头13,吸水坑4套装有第一钢管14;

水池18底部中央焊接有水位尺6,第三钢管16与溢水井17连接;

水池18底部开挖有地热交换竖井19;

水池18上部设置有阳光棚20,阳光棚吸取太阳能。

工作原理:

本发明通过在水池18底部往地下岩层中打20米的地热交换井,与地下岩体进行热交换,吸取能量;由此来提高储水池中水的温度防止水结冰,以解决西藏边防一线基层部队用水难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军事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防冻储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的高寒山区防冰冻储水装置,设置有:水池;水池底部开挖有地热交换竖井;地热交换井能与地下岩体进行热交换,吸取能量;提高水池中水的温度防止水结冰,以解决西藏边防一线基层部队用水难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军事效益;水池上部设置有阳光棚,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检修孔下面的爬梯可以进入水池,进行水池的检修,通风口能保证水池内气压稳定;第二钢管用于外接水源;第一钢管,用于将水输出以供使用;第三钢管与溢水井连接,多余的水或者超过一定量的水从溢流井排走,用于控制水池内的水位;水池底部中央焊接有水位尺,用于观测水池内的水位。

技术研发人员:彭岳;王庆鑫;赵尚毅;周春凤;冉光明;张艳涛;敖贵勇;潘惟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春凤
技术研发日:2018.11.23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