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清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1596发布日期:2019-03-15 23:5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清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清漂系统,属于拦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大多引水口前主要采用人工打捞清污、清污船及清污机等几种清污方式。

人工打捞。目前在湖面,小型河流以及中小型水电站的库区大多采用人工打捞。人工打捞方式虽然投资小,但是作业量大,效率较低,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水草杂物较多以及河面较窄,河流较浅的地方,船只运作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在水草杂物较多的情况下中下部的水草杂物难以及时清除。在水体流速大或者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无法进行人工垃圾清理工作。

水面清漂船。水面清漂船是一种海洋、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面漂浮物的清理收集装置。全自动清漂船由船体、驾驶室、动力系统、操作系统、收集装置、中部存储装置和独立垃圾输送装置等组成。与人力相比清漂船的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操作简便,垃圾清理的也较为彻底。清漂船的收集范围广,对水面漂浮物、水葫芦、长毛竹、树枝、大树杆等均能收集。其操作安全,试航区广。利用机械手机构对大树枝、大漂浮物直接抓起放入舱内。但其造价很高,在水面较浅的地方操作不便,不能较为彻底的处理小型垃圾清理。

清污机。清污机是清除附着在拦污栅上杂物的机械设备。在污物较多的水库或河道上,为保证水电站或泵站得以安全、正常地运行,常需设置清污机,以便在不停机和不放空水库的条件下进行清污。机械式清污机杷斗闭合力太小且不稳定、清污效果差。而液压式清污机机构复杂、重量偏重、造价高,主要部件深水电缆和水下系统易破坏。栅面上有树棍等粗壮污物插漂卡阻或污物积聚太多时,耙斗放不下去,无法继续运行。且清污机只适合部分水体,湖面等地方无法使用。

拦污栅。设在引水隧洞或压力和抽水管道进口,用于拦阻水流挟带的杂木、杂草等污物,保证水工建筑物和水轮发电机或水泵安全运行的结构。电站每孔进水口前后布置两道拦污栅,清污时用悬臂吊将拦污栅吊出,工人站在清污平台上用竹杆和钩子将拦污栅上的污物扒下装入网袋中,然后再将污物吊至坝顶运走。该种方法拦污效率较低,清污效果差,安全性差,人工工作量较大,且通过拦污栅的污物有时会卡在水轮机过流部件中,过栅流速太大时会造成水头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清漂系统,该自动化清漂系统能解决上述各种清理方式存在的缺陷,实现自动化、低成本、高效率清污。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清漂系统,包括支撑杆、滑槽;在河道两边的河岸上垂直固定有四根支撑杆,支撑杆顶部横跨河道固定有滑槽;在两条滑槽之间有滑杆通过滑杆端部的转轮而横跨在两条滑槽上移动,滑杆为两根并列设置,滑杆上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收放绳转轴,收放绳转轴上绕有尼龙绳,四条尼龙绳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打捞网的四角。

所述尼龙绳下端固定空心球,空心球固定在打捞网四角位置。

所述收放绳转轴通过电机带动,电机由控制装置控制,控制装置固定在滑杆的端部。

所述四根支撑杆的轴心连线为矩形,且在垂直投影上滑槽垂直于河道流向。

所述控制装置还控制转轮。

所述打捞网的长度为20m,宽度也为20m。

所述空心球的内部空心处体积大于0.5m3

所述空心球的重量小于1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打捞网可实现大面积清漂;通过控制装置的设置,可拉动绳索实现全机械化收网放网,还可使转轮在凹槽中转动实现打捞网移动,十分方便快捷;基于空心球的设置,可利用空心球产生的浮力,可减轻绳索受力,降低电机负担,同时也能打捞上更重的垃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放绳转轴,2-转轮,3-控制装置,4-支撑杆,5-滑槽,6-尼龙绳,7-打捞网,8-空心球,9-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化清漂系统,包括支撑杆4、滑槽5;在河道两边的河岸上垂直固定有四根支撑杆4,支撑杆4顶部横跨河道固定有滑槽5;在两条滑槽5之间有滑杆9通过滑杆9端部的转轮2而横跨在两条滑槽5上移动,滑杆9为两根并列设置,滑杆9上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收放绳转轴1,收放绳转轴1上绕有尼龙绳6,四条尼龙绳6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打捞网7的四角。

所述尼龙绳6下端固定空心球8,空心球8固定在打捞网7四角位置。

所述收放绳转轴1通过电机带动,电机由控制装置3控制,控制装置3固定在滑杆9的端部。

所述四根支撑杆4的轴心连线为矩形,且在垂直投影上滑槽5垂直于河道流向。

所述控制装置3还控制转轮2。

所述打捞网7的长度为20m,宽度也为20m。

所述空心球8的内部空心处体积大于0.5m3

所述空心球8的重量小于1kg。

由此,在使用时,当不工作时滑杆9靠近河岸一侧,打捞网7折叠靠岸边放置;当支撑杆4以下的水面聚集了一定量的漂浮物后,控制收放绳转轴1放下尼龙绳6,使打捞网7和空心球8一同下降至水面以下,再利用控制装置3控制滑杆9,使打捞网7在水下展开,这时,打捞网7将会在漂浮物之下,控制收放绳转轴1卷收尼龙绳6,此时空心球8可以大大减少水对打捞网7提升的阻力,之后在控制滑杆9将打捞网7对折运至河岸边,控制外侧滑杆9上的收放绳转轴1放下尼龙绳6,即可使打捞网7向一边倾斜,方便垃圾倾倒。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清漂系统,包括支撑杆、滑槽;在河道两边的河岸上垂直固定有四根支撑杆,支撑杆顶部横跨河道固定有滑槽;在两条滑槽之间有滑杆通过滑杆端部的转轮而横跨在两条滑槽上移动,滑杆为两根并列设置,滑杆上靠近端部位置设置有收放绳转轴,收放绳转轴上绕有尼龙绳,四条尼龙绳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打捞网的四角。本发明打捞网可实现大面积清漂;通过控制装置的设置,可拉动绳索实现全机械化收网放网,还可使转轮在凹槽中转动实现打捞网移动,十分方便快捷;基于空心球的设置,可利用空心球产生的浮力,可减轻绳索受力,降低电机负担,同时也能打捞上更重的垃圾。

技术研发人员:周界束;李刚;高传彬;居浩;陈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7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