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2150发布日期:2020-12-04 14:1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



背景技术:

翻板闸门有很多种,常见的的有弧形闸板,但是存在摆动幅度较小,一般均小于90°,使用中极为不方便,而且为了使闸板存在有效的升降行程,须有较大的结构尺寸,材料的使用比较多,工程造价高,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翻板闸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采用进水孔两端分别设置有有孔隔板的结构,通过有孔隔板的作用,解决了杂物容易进入地基凹槽处,从而妨碍闸板复位的问题;采用副立板下部设置有气囊的结构,通过气囊的作用,解决了闸板单由启闭机驱动载荷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地基;地基内部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两端分别设置有有孔隔板;有孔隔板与进水孔之间采用卡接;地基内部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部设置有闸板;闸板与地基之间采用转轴连接;闸板一侧设置有启闭机。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闸板包括主立板和副立板;闸板内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分别与闸板和启闭机卡接;主立板与副立板之间设置有侧板;侧板分别与主立板和副立板之间采用焊接;副立板上部设置有弧形通槽;副立板下部设置有气囊。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主立板与副立板之间为90°垂直关系。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侧板上部居中位置设置有圆形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主立板与副立板之间设置有侧板,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主立板在受到水冲击时的强度;2、通过副立板上部设置有弧形通槽,此结构有利的降低了副立板的整体重量;3、通过副立板下部设置有气囊,此结构有利的降低了启闭机的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地基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闸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基;2、闸板;101、进水孔;102、有孔隔板;103、弧形凹槽;104、启闭机;201、主立板;202、副立板;203、传动轴;204、侧板;205、弧形通槽;206、气囊;207、圆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所示,包括地基1;地基1内部设置有进水孔101;进水孔101两端分别设置有有孔隔板102;有孔隔板102与进水孔101之间采用卡接;地基1内部设置有弧形凹槽103;弧形凹槽103内部设置有闸板2;闸板2与地基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闸板2一侧设置有启闭机104;闸板2包括主立板201和副立板202;闸板2内部设置有传动轴203;传动轴203两端分别与闸板2和启闭机104卡接;主立板201与副立板202之间设置有侧板204;侧板204分别与主立板201和副立板202之间采用焊接;副立板202上部设置有弧形通槽205;副立板202下部设置有气囊206;主立板201与副立板202之间为90°垂直关系;侧板204上部居中位置设置有圆形通槽207。

使用时,步骤一,如图1所示,使用者在水坝使用闸门时,较常使用的是弧形闸板2,但是弧形闸板2存在着诸多弊端,其摆动的角度较小,低于90°,而为了使闸板2存在有效地升降行程,须有较大的结构尺寸,材料使用的较多,工程造价也比较高,为此,使用者可以使用本款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从而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步骤二,如图2-3所示,使用者使用该款翻板闸门时,首先打开气囊206,开始向气囊206内部充气,然后此刻打开启闭机104。开始驱动传动轴203转动,进而带动闸板2开始转动由于启闭机104设置在闸板2的转轴处,为了防止启闭机104的载荷过大,故采用在副立板202下部设置有气囊206,而地基1内部设置有进水孔101,水会经由有孔隔板102进入地基1弧形凹槽103内部,从而利用水的浮力,将气囊206顶起,而在副立板202上部还设置有弧形通槽205用以减小副立板202的整体重量,待闸板2转过90°后,此刻主立板201便会将水流挡住,从而产生截断水流的效果,此刻主立板201受到的作用力较大,为了防止主立板201出现失效的情况,在主立板201与副立板202之间设置有多组侧板204,用以提升其强度;

步骤三,如图2-3所示,当需要开闸放水时,此刻只需将气囊206收回,然后开启启闭机104,从而带动闸板2收入弧形凹槽103内部,使得闸板2与地基1之间形成平面,从而防止杂物堆积在闸板2处,使得放水更加通畅。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地基(1)内部设置有进水孔(101);进水孔(101)两端分别设置有有孔隔板(102);有孔隔板(102)与进水孔(101)之间采用卡接;地基(1)内部设置有弧形凹槽(103);弧形凹槽(103)内部设置有闸板(2);闸板(2)与地基(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闸板(2)一侧设置有启闭机(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其特征在于:闸板(2)包括主立板(201)和副立板(202);闸板(2)内部设置有传动轴(203);传动轴(203)两端分别与闸板(2)和启闭机(104)卡接;主立板(201)与副立板(202)之间设置有侧板(204);侧板(204)分别与主立板(201)和副立板(202)之间采用焊接;副立板(202)上部设置有弧形通槽(205);副立板(202)下部设置有气囊(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其特征在于:主立板(201)与副立板(202)之间为(90)°垂直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其特征在于:侧板(204)上部居中位置设置有圆形通槽(20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采用进水孔两端分别设置有有孔隔板的结构,通过有孔隔板的作用,解决了杂物容易进入地基凹槽处,从而妨碍闸板复位的问题;采用副立板下部设置有气囊的结构,通过气囊的作用,解决了闸板单由启闭机驱动载荷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庄禹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5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