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41193发布日期:2019-12-27 16:28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房屋由于各种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1、施工措施不到位;2、暴雨等天气原因;3、没考虑负摩阻力;4、地基条件复杂,但施工前尚未勘察清楚;5、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等)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房屋倾斜,从而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的一种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室外离房屋的地下室外墙距离在2-3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2m的室外注浆孔,且室外注浆孔与室外注浆孔之间相隔2m,实现室外注浆封堵,防止室内注浆外溢;

步骤二:完成步骤一的15天后,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地下室内,地板离地下室外墙0.8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0.5m的室内注浆孔,室内注浆孔与室内注浆孔之间相隔2m,实现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

步骤三:在步骤二完成的3-5个月后,在房屋沉降较小一侧的地下室内,地板离地下室外墙0.8m处钻一排孔径2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1.5m的注水孔,注水孔和注水孔之间相隔3.5m,实现室内注水软化地基土,加速房屋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沉降;

步骤四:在沉降较大一侧的地下室外墙的室外和沉降较小一侧的地下室外墙的室外设置有沉降观测点,通过沉降观测点每天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根据观测数据调整注浆量、注浆深度以及注水量,以使纠正房屋的偏移度。

本发明通过外注浆封堵、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室内注水软化地基土、沉降观测等步骤,并通过调整注浆量、注浆深度和注水量,加速令房屋沉降较小一侧进行沉降,令房屋恢复平衡,实现房屋纠偏,技术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室外注浆孔离房屋的外墙距离为2.5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外注浆封堵、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室内注水软化地基土、沉降观测等步骤,并通过调整注浆量、注浆深度和注水量,加速令房屋沉降较小一侧进行沉降,令房屋恢复平衡,实现房屋纠偏,技术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室外注浆孔、室内注浆孔和注水孔平面布局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室外离房屋的地下室外墙距离在2.5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5深度2m的室外注浆孔1,且室外注浆孔1与室外注浆孔1之间相隔2m,实现室外注浆封堵,防止室内注浆外溢;

步骤二:完成步骤一的15天后,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地下室内,地板离地下室外墙2的0.8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5深度0.5m的室内注浆孔3,室内注浆孔3与室内注浆孔3之间相隔2m,实现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

步骤三:在步骤二完成的3-5个月后,在房屋沉降较小一侧的地下室内,地板离地下室外墙2的0.8m处钻一排孔径25mm,深度低于地基5深度1.5m的注水孔4,注水孔4和注水孔4之间相隔3.5m,实现室内注水软化地基土,加速房屋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沉降;

步骤四:在沉降较大一侧的地下室外墙2的室外和沉降较小一侧的地下室外墙2的室外设置有沉降观测点6,通过沉降观测点6每天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根据观测数据调整注浆量、注浆深度以及注水量,以使纠正房屋的偏移度。

本发明通过外注浆封堵、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室内注水软化地基土、沉降观测等步骤,并通过调整注浆量、注浆深度和注水量,加速令房屋沉降较小一侧进行沉降,令房屋恢复平衡,实现房屋纠偏,技术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室外离房屋的地下室外墙距离在2-3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2m的室外注浆孔,且室外注浆孔与室外注浆孔之间相隔2m,实现室外注浆封堵,防止室内注浆外溢;

步骤二:完成步骤一的15天后,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地下室内,地板离地下室外墙0.8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0.5m的室内注浆孔,室内注浆孔与室内注浆孔之间相隔2m,实现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

步骤三:在步骤二完成的3-5个月后,在房屋沉降较小一侧的地下室内,地板离地下室外墙0.8m处钻一排孔径2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1.5m的注水孔,注水孔和注水孔之间相隔3.5m,实现室内注水软化地基土,加速房屋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沉降;

步骤四:在沉降较大一侧的地下室外墙的室外和沉降较小一侧的地下室外墙的室外设置有沉降观测点,通过沉降观测点每天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根据观测数据调整注浆量、注浆深度以及注水量,以使纠正房屋的偏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注浆孔离房屋的外墙距离为2.5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均匀沉降房屋的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室外离房屋的地下室外墙距离在2‑3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2m的室外注浆孔,且室外注浆孔与室外注浆孔之间相隔2m,实现室外注浆封堵,防止室内注浆外溢;步骤二:完成步骤一的15天后,在房屋沉降较大一侧的地下室内,地板离地下室外墙0.8m处钻一排孔径75mm,深度低于地基深度0.5m的室内注浆孔,室内注浆孔与室内注浆孔之间相隔2m,实现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本发明通过外注浆封堵、室内注浆硬化地基土、室内注水软化地基土、沉降观测等步骤,令房屋恢复平衡,实现房屋纠偏,技术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施工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苏程祥;许根才;陈培嫒;齐高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凯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19.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