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209发布日期:2020-04-24 22:1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属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和城市内涝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海绵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成为水环境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表现在水体,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城市的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是造成城市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点源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以往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多地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尤其是老城区,旱天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天时雨水与污废水混合,一部分混合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另一部分因为截流倍数不足排入河道,长期以往,造成河道水质越来越恶化;面源污染主要是城市的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污染,尤其是初期径流雨水的污染给城市水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尽管当前各个城市采取各种措施来消除合流制溢流污染和初期雨水径流污染,但是雨季仍然有大量污染严重的混合污水排入水体,归结原因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合流制的精准化截污措施和方法。

合流制排水系统既担负着旱天生活污水排放,也担负着雨天雨水排出的功能。当前随着全球变暖,短历时极端强降雨的时有发生,洪峰流量的增加,导致城市内涝问题不断发生,老城区是城市建设比较完善的区域,多数采用合流制排水管网,其扩建和改造难度大,投入成本高,在很多老城区无法实现。通过在管道的中部或末端设立雨水调蓄池,能够有效削减管道中洪峰流量,降低管道压力,提高管网的输排水能力,减少内涝的发生,保证了人民财产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既是针对目前合流制溢流污染、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处理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也是针对合流制管网改造难度大,但存在洪涝风险问题,提供一种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包括雨水进水管道、雨水出水管道、截污管、分流池和调蓄池,所述雨水进水管道连接分流池,分流池通过截污管连接截污干管,在分流池和截污管之间设有开合装置;所述分流池通过雨水出水管道连接市政雨水干管;所述分流池通过溢流装置与调蓄池相通,所述调蓄池内设有控制装置,可根据调蓄池内水位高度,将水分别排入市政雨水干管和截污干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为设置在调蓄池内用于感应水位高低的上层液位探头、中层液位探头和底层液位探头,所述调蓄池内还设有将高位水抽排入市政雨水干管的抽排泵,以及将调蓄池的底层污水排入截污干管的潜污泵。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蓄池的底层污水通过排污管进入截污检查井内,然后再与截污干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截流控制器、截流控制阀门和水质探头,所述水质探头用于检测所述分流池内混合污水的浓度,截流控制阀门设置在分流池和截污管之间,截流控制器控制截流控制阀门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溢流装置为洪峰溢流堰。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池还设有分流池检测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蓄池还设有调蓄池检测入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能够将初期雨水进行分流截污,将中后期较为清洁的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并且在洪峰来临时,也能够及时分流排污,具有精准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1-a1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2-a2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0-雨水进水管道、11为分流池、12-1为截流控制阀门、12-2为截流控制器、13为截污管、14为水质探头、15为洪峰溢流堰、16为雨水出水管道、17为市政雨水干管、18为调蓄池、19为上层液位探头、20为抽排泵、21为中层液位探头、22为潜污泵、23为抽排管、24为排污管、25为截污检查井、26为截污干管、27为底层液位探头、28为蓄水池检测入口、29为分流池检测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进行非限制性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旱天时,污水通过雨水进水管道10进入分流池11,通过分流池11中的截污管13,经截污干管26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此时截流控制阀门12-1处于关闭状态。

雨天时,初期雨水与污水通过雨水进水管道10进入分流池11,在分流池11中优先进入截污管13中;当雨水增多,混合污水的浓度降低,浓度达到分流池中的水质探头14的设定临界值,此时截流控制器12-2控制截流控制阀门12-1启动,将分流池11中的截污管13关闭,混合污水在分流池11中继续蓄存,当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雨水出水管道16直接排入市政雨水干管17中。

随着降雨增加洪峰不断推进,分流池11的液位不断提高,当达到洪峰溢流堰15的高度时,超过部分溢流到调蓄池18中,此时调蓄池18开始蓄存洪峰雨水,当调蓄池18中的水位达到上层液位探头19时,抽排泵20开始启动,将调蓄池18中的水通过抽排管23抽排入市政雨水干管17中,随着调蓄池18中水位不断降低,达到中层液位探头21时,抽排泵20停止工作;此时为了防止调蓄池18中的沉积污水造成二次污染,潜污泵22开始工作,将调蓄池18底层污水通过排污管24进入截污检查井25中,然后通过截污干管26进入处理厂,当液位降到调蓄池18的底层液位探头27时,潜污泵22停止工作,此时调蓄池18处于正常的待蓄水状态。为了便于分流池和调蓄池的检查和维修,分别设置蓄水池检测入口28和分流池检测入口29。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包括附图不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事实上,在相同或近似的原理下,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包括系统中各部分装置的形状、尺寸、所用材质,相同或近似功能元件的等同替换,由此得到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技术方案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进水管道、雨水出水管道、截污管、分流池和调蓄池,所述雨水进水管道连接分流池,分流池通过截污管连接截污干管,在分流池和截污管之间设有开合装置;所述分流池通过雨水出水管道连接市政雨水干管;所述分流池通过溢流装置与调蓄池相通,所述调蓄池内设有控制装置,可根据调蓄池内水位高度,将水分别排入市政雨水干管和截污干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为设置在调蓄池内用于感应水位高低的上层液位探头、中层液位探头和底层液位探头,所述调蓄池内还设有将高位水抽排入市政雨水干管的抽排泵,以及将调蓄池的底层污水排入截污干管的潜污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的底层污水通过排污管进入截污检查井内,然后再与截污干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装置包括截流控制器、截流控制阀门和水质探头,所述水质探头用于检测所述分流池内混合污水的浓度,截流控制阀门设置在分流池和截污管之间,截流控制器控制截流控制阀门的开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装置为洪峰溢流堰。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池还设有分流池检测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还设有调蓄池检测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申请提供兼顾初期雨水弃流和洪峰调蓄的精准化雨污混合调控系统,包括雨水进水管道、雨水出水管道、截污管道、分流池和调蓄池,所述雨水进水管道连接分流池,分流池通过截污管连接截污干管,在分流池和截污管之间设有开合装置;所述分流池通过雨水出水管道连接市政雨水干管;所述分流池通过溢流装置与调蓄池相通,所述调蓄池内设有控制装置,可根据调蓄池内水位高度,将水分别排入市政雨水干管和截污干管中。所述系统将初期雨水进行分流截污,中后期较为清洁的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并且在洪峰来临时,也能够及时分流排污,具有精准化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董紫君;尹文超;卢兴超;姜成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