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5018发布日期:2020-06-23 23:0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程建设场地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既有地层产生扰动,从而引起基坑变形及基坑周边土体位移,对周边建筑物安全造成影响,特别是基坑周边重要构建筑物,其对地基稳定性要求极为严苛,如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基坑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基坑变形超过允许范围,极易导致构筑物出现沉降或倾覆,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及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既有浅基础构筑物影响小,加固效果好的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沿既有基础外沿向外依次设置的固定钢板、注浆钢管以及抗倾覆板,所述抗倾覆板包括钢筋骨架及浇筑于既有基础四周的混凝土,所述固定钢板呈方形设置于既有基础外部并位于浇筑的混凝土内,所述固定钢板上设有根据注浆钢管布置位置预留孔洞,所述注浆钢管沿既有基础四周环向布置,布置数量不少于2环,相邻2环注浆钢管呈梅花形交错布置,同一环注浆钢管尾端穿过固定钢板预留孔洞与固定钢板焊接固定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钢筋骨架为双层钢筋网,所述钢筋骨架与既有基础采用植筋的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注浆钢管前端设有的锥头,尾端设有止浆段,中间部分设有等距间隔设置的溢浆孔。

作为改进,所述锥头的度不小于10cm,所述止浆段的长度不小于1.5m,所述溢浆孔的间距为15cm,所述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且孔径为10~16mm。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钢板将注浆钢管连接成一整体,并与钢筋骨架焊接固定牢固,所述固定钢板包括第一层固定钢板、第二层固定钢板,所述第一层固定钢板、第二层固定钢板分别位于钢筋骨架的上方及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钢板由1cm钢板制作而成,所述固定钢板宽度为注浆钢管直径的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注浆钢管注浆加固现有地基,同时注浆钢管与抗倾覆板整体形成了一个“桩承台”,有效的增加了既有基础的承载力及稳定性,加固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施工方便,可避免既有构筑物迁改所带来的相关问题,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对基坑周边构筑物基础进行原地加固,投入的机械、材料等资源较少,与构筑物迁改相比,无需拆除及新建,施工费用降低明显,经济效益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注浆钢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注浆钢管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基坑开挖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钢筋骨架与固定钢板连接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钢筋骨架与固定钢板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的加固整体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注浆钢管,101、锥头,102、止浆段,103、溢浆孔,2、固定钢板,201、第一层固定钢板,202、第二层固定钢板,3、抗倾覆板,301、基坑开挖线,302、钢筋骨架,4、既有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既有基础4外沿向外依次设置的固定钢板2、注浆钢管1以及抗倾覆板3,所述抗倾覆板3包括钢筋骨架302及浇筑于既有基础4四周的混凝土,所述固定钢板2呈方形设置于既有基础4外部并位于浇筑的混凝土内,所述固定钢板2上设有根据注浆钢管1布置位置预留孔洞,所述注浆钢管1沿既有基础4四周环向布置,布置数量不少于2环,相邻2环注浆钢管1呈梅花形交错布置,同一环注浆钢管1尾端穿过固定钢板2预留孔洞与固定钢板2焊接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式的是,所述钢筋骨架302为双层钢筋网,所述钢筋骨架302与既有基础4采用植筋的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式的是,所述注浆钢管1前端设有的锥头101,尾端设有止浆段102,中间部分设有等距间隔设置的溢浆孔103。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式的是,所述锥头101的度不小于10cm,所述止浆段102的长度不小于1.5m,所述溢浆孔103的间距为15cm,所述溢浆孔103呈梅花形布置且孔径为10~16mm。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式的是,所述固定钢板2将注浆钢管1连接成一整体,并与钢筋骨架302焊接固定牢固,所述固定钢板2包括第一层固定钢板201、第二层固定钢板202,所述第一层固定钢板201、第二层固定钢板202分别位于钢筋骨架302的上方及下方。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式的是,所述固定钢板2由1cm钢板制作而成,所述固定钢板2宽度约为注浆钢管1直径的3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既有基础4周边管线情况进行摸排并清表;其次根据注浆钢管1布置位置进行注浆孔钻设;再次安装注浆钢管1并进行注浆加固;再次根据基坑开挖线301进行抗倾覆板基坑开挖,同步将既有基础4表面清理干净后,根据钢筋骨架302主筋位置在既有基础上打设植筋孔;随后依次安装第一层固定钢板301、钢筋骨架3、第二层固定钢板302安装,固定钢板与钢筋骨架302接触部位双面满焊固定,固定钢板2与注浆钢管1焊接进行固定,钢筋骨架302主筋植入既有基础4内;最后浇筑抗倾覆板3混凝土并做好混凝土养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既有基础(4)外沿向外依次设置的固定钢板(2)、注浆钢管(1)以及抗倾覆板(3),所述抗倾覆板(3)包括钢筋骨架(302)及浇筑于既有基础(4)四周的混凝土,所述固定钢板(2)呈方形设置于既有基础(4)外部并位于浇筑的混凝土内,所述固定钢板(2)上设有根据注浆钢管(1)布置位置预留孔洞,所述注浆钢管(1)沿既有基础(4)四周环向布置,布置数量不少于2环,相邻2环注浆钢管(1)呈梅花形交错布置,同一环注浆钢管(1)尾端穿过固定钢板(2)预留孔洞与固定钢板(2)焊接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302)为双层钢筋网,所述钢筋骨架(302)与既有基础(4)采用植筋的方式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钢管(1)前端设有的锥头(101),尾端设有止浆段(102),中间部分设有等距间隔设置的溢浆孔(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101)的度不小于10cm,所述止浆段(102)的长度不小于1.5m,所述溢浆孔(103)的间距为15cm,所述溢浆孔(103)呈梅花形布置且孔径为10~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2)将注浆钢管(1)连接成一整体,并与钢筋骨架(302)焊接固定牢固,所述固定钢板(2)包括第一层固定钢板(201)、第二层固定钢板(202),所述第一层固定钢板(201)、第二层固定钢板(202)分别位于钢筋骨架(302)的上方及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2)由1cm钢板制作而成,所述固定钢板(2)宽度为注浆钢管(1)直径的3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周边浅埋构筑物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抗倾覆板、注浆钢管、固定钢板,所述抗倾覆板由钢筋骨架和浇筑于既有基础四周的混凝土组成,注浆钢管沿既有基础四周梅花形布置并通过固定钢板进行固定后与抗倾覆板钢筋骨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解决既有基础处理时间长、加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保证了扩大既有基础承载力及其稳定性,同时具有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宗朝阳;韩毓殷;周小亮;陈鹏;潘传宇;雷波;周旋;李淋淋;周坤;黄兴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