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3357发布日期:2020-05-15 16:0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领域水龙头,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



背景技术:

传统水龙头主要作为出水控制使用,在净水领域也是如此。目前行业内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目前市场上具有杀菌功能的龙头多采用传统的龙头,带有杀菌功能设计多为分离式设计,只是单独将紫外线杀菌模组与龙头尽量靠近,实际上仍是两个分离的个体。

(2)同时,现有采用杀菌灯珠进行杀菌的水龙头,多半采用杀菌模块与鹅颈出水管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进而龙头的杀菌效果不明显,并且体积较大。由于现在一般家庭的厨房占地面积比较有限,且净水装置多半安装在厨房,那么净水龙头势必会安装水槽上,原水槽上本身安装的有一个比较大的龙头,如果再安装一个体积大的净水龙头,这样就会造成用户用水时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杀菌水龙头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龙头本体1和活动出水管2,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设有进水水道21;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内部设有杀菌腔5,所述杀菌腔5的下端设有出水口4,所述杀菌腔5的上端设有连接台座7,所述连接台座7上安装有杀菌组件6;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上端设有一垂直于活动出水管2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插在水龙头本体1的上端;所述转轴12内轴向开设有一条穿线孔10,所述穿线孔10用于将杀菌组件6的导线11引入水龙头本体1内,所述转轴12内还开设有一进水水道9,所述进水水道9与杀菌腔5连通;所述转轴12端部周向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套设有限位圈14,所述限位圈14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水龙头本体1与所述限位孔对应处设有限位块安装孔13,所述限位块安装孔13内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下端插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转轴12中部周向设有环形水道19,所述环形水道19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水水道9的通水孔20,所述进水水道21的上端与环形水道19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端开口,并设有本体端盖17。

进一步地,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还设有电控板3,所述电控板3通过导线11与杀菌组件6连接,所述导线11从穿线孔10通过,所述电控板3还与净水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还设有开关按钮18,所述开关按钮18也与电控板3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组件6包括紫外杀菌灯,所述紫外杀菌灯密封安装在连接台座7,用于发出紫外线照射杀菌腔5。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杀菌灯为热阴级、冷阴极或者led紫外灯。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上端开口,并设有出水管端盖8。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12上轴向设有两道密封槽,两道密封槽分别位于环形水道19的两侧,并且每道密封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杀菌水龙头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折叠,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且保证水龙头排出的水细菌达标、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过程示意图。

图中:水龙头本体1,活动出水管2,电控板3,出水口4,杀菌腔5,杀菌组件6,连接台座7,出水管端盖8,进水水道9,穿线孔10,导线11,转轴12,限位块安装孔13,限位圈14,限位块15,o型密封圈16,本体端盖17,开关按钮18,环形水道19,通水孔20,进水水道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1和活动出水管2,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设有进水水道21,所述进水水道21下端与净水器连接,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端开口,并设有本体端盖17。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还设有电控板3,所述电控板3通过导线11与杀菌组件6连接,所述导线11从穿线孔10通过,所述电控板3还与净水器连接。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还设有开关按钮18,所述开关按钮18也与电控板3电性连接。

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上端开口,并设有出水管端盖8。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内部设有杀菌腔5,所述杀菌腔5的下端设有出水口4,所述杀菌腔5的上端设有连接台座7,所述连接台座7上安装有杀菌组件6;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上端设有一垂直于活动出水管2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插在水龙头本体1的上端;所述转轴12内轴向开设有一条穿线孔10,所述穿线孔10用于将杀菌组件6的导线11引入水龙头本体1内,所述转轴12内还开设有一进水水道9,所述进水水道9与杀菌腔5连通;所述转轴12端部周向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套设有限位圈14,所述限位圈14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水龙头本体1与所述限位孔对应处设有限位块安装孔13,所述限位块安装孔13内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下端插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转轴12中部周向设有环形水道19,所述环形水道19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水水道9的通水孔20,所述进水水道21的上端与环形水道19连通。

所述杀菌组件6包括紫外杀菌灯,所述紫外杀菌灯密封安装在连接台座7,用于发出紫外线照射杀菌腔5。所述紫外杀菌灯为热阴级、冷阴极或者led紫外灯。

所述转轴12上轴向设有两道密封槽,两道密封槽分别位于环形水道19的两侧,并且每道密封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16。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出水口即杀菌装置出水口,缩短出水端水路长度避免二次污染,保证水龙头排出的水细菌达标、卫生。

(2)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本体1和活动出水管2之间通过转轴12连接,可以实现放水时打开活动出水管2放水,不用时折叠活动出水管2,节省空间,如图3所示。

(3)所述杀菌装置内设紫外灯,为热阴级、冷阴极或者led紫外灯,其工作稳定性好,寿命长。

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龙头本体(1)和活动出水管(2),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设有进水水道(21);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内部设有杀菌腔(5),所述杀菌腔(5)的下端设有出水口(4),所述杀菌腔(5)的上端设有连接台座(7),所述连接台座(7)上安装有杀菌组件(6);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上端设有一垂直于活动出水管(2)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插在水龙头本体(1)的上端;所述转轴(12)内轴向开设有一条穿线孔(10),所述穿线孔(10)用于将杀菌组件(6)的导线(11)引入水龙头本体(1)内,所述转轴(12)内还开设有一进水水道(9),所述进水水道(9)与杀菌腔(5)连通;所述转轴(12)端部周向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套设有限位圈(14),所述限位圈(14)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水龙头本体(1)与所述限位孔对应处设有限位块安装孔(13),所述限位块安装孔(13)内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下端插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转轴(12)中部周向设有环形水道(19),所述环形水道(19)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水水道(9)的通水孔(20),所述进水水道(21)的上端与环形水道(1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端开口,并设有本体端盖(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本体(1)内还设有电控板(3),所述电控板(3)通过导线(11)与杀菌组件(6)连接,所述导线(11)从穿线孔(10)通过,所述电控板(3)还与净水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本体(1)上还设有开关按钮(18),所述开关按钮(18)也与电控板(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件(6)包括紫外杀菌灯,所述紫外杀菌灯密封安装在连接台座(7),用于发出紫外线照射杀菌腔(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灯为热阴级、冷阴极或者led紫外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出水管(2)的上端开口,并设有出水管端盖(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上轴向设有两道密封槽,两道密封槽分别位于环形水道(19)的两侧,并且每道密封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净水器杀菌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和活动出水管,所述水龙头本体内设有进水水道;所述活动出水管的内部设有杀菌腔,所述杀菌腔的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杀菌腔的上端设有连接台座,所述连接台座上安装有杀菌组件;所述活动出水管的上端设有一垂直于活动出水管的转轴,所述转轴插在水龙头本体的上端;所述转轴内轴向开设有一条穿线孔,所述转轴内还开设有一进水水道,所述进水水道与杀菌腔连通;所述转轴中部周向设有环形水道,所述环形水道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水水道的通水孔,所述进水水道与环形水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折叠,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且保证水龙头排出的水细菌达标、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