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3190发布日期:2020-05-29 12:1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水利、建筑、市政、公路领域的堤坝、河道护岸、桥台上下游、路堤护坡、圆林景观等各类工程中的护坡、挡土墙,大都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的现浇或预制施工,这在以后的整修和维护上不便的,同时其安全性也是不足的,且现在,对人文创造的环境的的要求,对这些景观在绿化上的意义和可植被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缺少具有生态效应的护坡建筑工程构件。

为此,公开号为cn203613509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阶梯式挡土护坡混凝土构件,包括构件主体,构件主体呈上下贯通的长方体结构,构件主体前壁两侧设有倒角,前壁设有通风孔,构件主体两侧壁外表面设有加强筋,两侧壁中间位置设有通孔,构件主体后壁底部设有缺口;通风孔为三个,通风孔关于中间平面对称,通风口便于构件主体内部与外界连同。但是该阶梯式挡土护坡混凝土构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不适合直立式护坡,且横向连接槽和定位槽靠近,会对构件的支撑强度造成不利影响;二是未预设吊装卡扣,其吊装时大都利用吊带缠绕构件通孔进行吊运,容易损坏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包括构件主体,所述构件主体呈上下贯通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构件主体被隔板分为两个腔室,所述构件主体的侧板上端向内开设有凹槽,下端向外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相配合,所述凹槽的底面向内开设有横向连接槽,所述凹槽的底面处预埋有吊运卡扣,所述吊运卡扣的上端头外侧设有外露槽,所述构件主体的侧板位于横向连接槽的下方开设有侧通孔,所述构件主体的前板上开设有前通孔;所述构件主体中的两个吊运卡扣被吊绳提起时,所述构件主体底部凸起的底面刚好呈水平面。

进一步地,上述直立式挡墙砌块中,相邻两层所述构件主体通过凹槽、凸起码垛后,两者的前后侧对应平齐,整体呈直立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直立式挡墙砌块中,所述侧通孔的外开口大于内开口,外开口和内开口均为梯形口。

进一步地,上述直立式挡墙砌块中,所述前通孔由两个矩形孔错位连通构成。

进一步地,上述直立式挡墙砌块中,所述构件主体混凝土内部均预埋有焊接的钢筋增强骨架。

进一步地,上述直立式挡墙砌块中,所述吊运卡扣的下端与钢筋增强骨架整体相固定,所述吊运卡扣的上端设有便于吊绳缠绕的t型头或吊钩。

进一步地,上述直立式挡墙砌块中,所述吊运卡扣的上端面低于外露槽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上述直立式挡墙砌块中,所述构件主体为一体式结构,由混凝土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适用于直立式护坡,通过将横向连接槽设置为开槽,这样施工时同层构件主体之间无需穿设钢筋,直接从上方卡入横向连接螺杆即可进行连接;通过在构件主体的两端预设与钢筋增强骨架固连的吊装卡扣,方便吊运的同时避免损坏构件。

2、本实用新型构件主体码垛完成或码垛过程中,从上方向内填充大石块,大石块之间会留有空间间隙,水体生物经前通孔进入空间间隙进行繁衍、避护,进而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码垛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码垛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构件主体,2-隔板,3-腔室,4-侧板,5-凹槽,6-凸起,7-横向连接槽,8-吊运卡扣,9-侧通孔,10-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包括构件主体1,构件主体1呈上下贯通的长方体结构,构件主体1被隔板2分为两个腔室3,隔板2的中部向内开设有v形槽。构件主体1的侧板4上端向内开设有凹槽5,下端向外设有凸起6。凸起6与凹槽5相配合,凹槽5的两端设有坡口,便于凸起6顺利卡入。凹槽5的底面向内开设有横向连接槽7,凹槽5的底面处预埋有吊运卡扣8,吊运卡扣8的上端头外侧设有外露槽。构件主体1的侧板位于横向连接槽7的下方开设有侧通孔9,构件主体1的前板上开设有前通孔10。构件主体1中的两个吊运卡扣8被吊绳提起时,构件主体1底部凸起6的底面刚好呈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层构件主体1通过凹槽5、凸起6码垛后,两者的前后侧对应平齐,整体呈直立状态。

本实施例中,侧通孔9的外开口大于内开口,外开口和内开口均为梯形口。前通孔10由两个矩形孔错位连通构成。

本实施例中,构件主体1混凝土内部均预埋有焊接的钢筋增强骨架。吊运卡扣8的下端与钢筋增强骨架整体相固定,吊运卡扣8的上端设有便于吊绳缠绕的t型头或吊钩。吊运卡扣8的上端面低于外露槽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构件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由混凝土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其适用于直立式护坡,通过将横向连接槽7设置为开槽,这样施工时同层构件主体1之间无需穿设钢筋,直接从上方卡入横向连接螺杆即可进行连接;通过在构件主体1的两端预设与箍筋固连的吊装卡扣8,方便吊运的同时避免损坏构件。吊运卡扣8的位置通过有限实验进行计算得到,使其位于重心的正上方,这样吊运时不会发生倾斜,方便直立码垛。构件主体1码垛完成或码垛过程中,从上方向内填充大石块,大石块之间会留有空间间隙,水体生物经前通孔进入空间间隙进行繁衍、避护,进而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包括构件主体,所述构件主体呈上下贯通的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主体被隔板分为两个腔室,所述构件主体的侧板上端向内开设有凹槽,下端向外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相配合,所述凹槽的底面向内开设有横向连接槽,所述凹槽的底面处预埋有吊运卡扣,所述吊运卡扣的上端头外侧设有外露槽,所述构件主体的侧板位于横向连接槽的下方开设有侧通孔,所述构件主体的前板上开设有前通孔;所述构件主体中的两个吊运卡扣被吊绳提起时,所述构件主体底部凸起的底面刚好呈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构件主体通过凹槽、凸起码垛后,两者的前后侧对应平齐,整体呈直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通孔的外开口大于内开口,外开口和内开口均为梯形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通孔由两个矩形孔错位连通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主体混凝土内部均预埋有焊接的钢筋增强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卡扣的下端与钢筋增强骨架整体相固定,所述吊运卡扣的上端设有便于吊绳缠绕的t型头或吊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卡扣的上端面低于外露槽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主体为一体式结构,由混凝土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立式挡墙砌块,包括构件主体,构件主体呈上下贯通的长方体结构,构件主体被隔板分为两个腔室,构件主体的侧板上端向内开设有凹槽,下端向外设有凸起,凹槽的底面向内开设有横向连接槽,凹槽的底面处预埋有吊运卡扣,侧板位于横向连接槽的下方开设有侧通孔,构件主体的前板上开设有前通孔;构件主体中的两个吊运卡扣被吊绳提起时,构件主体底部凸起的底面刚好呈水平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直立式护坡,通过将横向连接槽设置为开槽,施工时同层构件主体之间无需穿设钢筋,直接从上方卡入横向连接螺杆即可;构件主体围绕侧通孔预埋箍筋,通过在构件主体的两端预设与箍筋固连的吊装卡扣,方便吊运的同时避免损坏构件。

技术研发人员:薛念念;汤俊怀;余辉;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城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