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252发布日期:2020-05-22 22:11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渗沟结构形式,具体涉及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



背景技术:

渗沟作为低影响雨水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周边,用以汇集并促使雨水渗入地下,雨水在相同材质和相同密实度的材质中渗透是均匀的,因此在普通渗沟中雨水向四周进行均匀渗透,但是当渗沟一侧存在对沉降较为敏感的建构筑物,如高速铁路路基、高速公路路基、重要建筑物时,过量的雨水渗透所引起的沉降对建构筑物的安全反而会带来严重威胁,进而导致险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利用雨水在压实度高的土壤中渗透速度低于压实度低的土壤、在粒径和间距较大的砂层与砾石层中的渗透速度高于种植土与植被层的规律,诱导雨水向远离沉降敏感建构筑物的一侧进行渗透,在实现促进雨水自然渗入地下的同时避免过量雨水渗透给沉降敏感建构筑物带来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沟的沟底一侧为沉降敏感侧边坡,另一侧为非沉降敏感侧边坡,沟底中央设置有溢流井将渗沟分成两部分;

溢流井与沉降敏感侧边坡之间为种植土与植被层,溢流井与非沉降敏感侧边坡之间自下而上为砾石层和砂层。

渗沟的沟底和沉降敏感侧边坡敷设有水泥砂浆层或防水卷材层。

渗沟的非沉降敏感侧边坡敷设有透水砖。

水泥砂浆层或防水卷材层和透水砖下方设置有素土夯实层。

沉降敏感侧边坡的坡度大于非沉降敏感侧边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在使用的均为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容易购置,便于就地取材,对施工影响小、技术成熟、工程造价低。

其次,利用雨水在压实度高的土壤中渗透速度低于压实度低的土壤、在粒径和间距较大的砂层与砾石层中的渗透速度高于种植土与植被层的规律,对雨水的渗透进行诱导,无需增设专门的设备或器械,也无需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实施难度小,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与便于后期维护工作量。

再次,在沉降敏感建筑物一侧采用种植土与植被层,可以在迟滞雨水向地下渗透的同时,充分利用种植土存续雨水用以浇灌植被,可以有效降低管理维护的费用与难度。

最后,布置形式灵活,在渗沟两侧的土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原土进行换土以保证渗沟的安全。

此类布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工程中有广泛和较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渗沟,2-种植土与植被层,3-水泥砂浆层或防水卷材层,4-砂层,5-砾石层,6-素土夯实层,7-透水砖,8-沉降敏感侧边坡,9-非沉降敏感侧边坡,10-溢流井,11-沉降敏感侧,12-非沉降敏感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所述渗沟1的沟底一侧为沉降敏感侧边坡8,另一侧为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沟底中央设置有溢流井10将渗沟1分成两部分。溢流井10与沉降敏感侧边坡8之间为种植土与植被层2,主要负责储存雨水和迟滞雨水的渗透;溢流井10与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之间自下而上为砾石层5和砂层4,主要负责雨水的诱导渗透。沉降敏感侧边坡8的坡度大于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如有必要,沉降敏感侧11和非沉降敏感侧12可进行换土以保证安全。

渗沟1的沟底和沉降敏感侧边坡8敷设有水泥砂浆层或防水卷材层3。渗沟1的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敷设有透水砖7。水泥砂浆层或防水卷材层3和透水砖7下方设置有素土夯实层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诱导渗漏型渗沟的结构形式,从工程经济性、沉降安全性、雨水渗透规律、维护的便利性、可实施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诱导渗漏型渗沟的结构布置形式,诱导雨水向远离沉降敏感建构筑物的一侧进行渗透,解决在实现促进雨水自然渗入地下的同时避免过量雨水渗透给沉降敏感建构筑物带来的危险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沟(1)的沟底一侧为沉降敏感侧边坡(8),另一侧为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沟底中央设置有溢流井(10)将渗沟(1)分成两部分;

溢流井(10)与沉降敏感侧边坡(8)之间为种植土与植被层(2),溢流井(10)与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之间自下而上为砾石层(5)和砂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其特征在于:

渗沟(1)的沟底和沉降敏感侧边坡(8)敷设有水泥砂浆层或防水卷材层(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其特征在于:

渗沟(1)的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敷设有透水砖(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其特征在于:

水泥砂浆层或防水卷材层(3)和透水砖(7)下方设置有素土夯实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其特征在于:

沉降敏感侧边坡(8)的坡度大于非沉降敏感侧边坡(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导渗漏型渗沟,所述渗沟的沟底一侧为沉降敏感侧边坡,另一侧为非沉降敏感侧边坡,沟底中央设置有溢流井将渗沟分成两部分;溢流井与沉降敏感侧边坡之间为种植土与植被层,溢流井与非沉降敏感侧边坡之间自下而上为砾石层和砂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规渗沟在雨水渗透时对沉降敏感建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较强的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春;杨青娟;高志宏;王晚林;谢菁;王俊;尹静;彭磊;朱永安;吴然;蔡正洪;苏启旺;韩超;韩建;李晓博;董蕾;张洁;邵颖;曹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3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