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6596发布日期:2020-06-26 22:4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堤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



背景技术:

堤坝是一种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起到保护水利枢纽、江河堤岸和海洋岸边等不被洪水或者潮水冲刷,防止泥沙阻塞河道和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植被的作用,但由于堤坝通常建筑在深而窄的山谷中,需要承受来自堤坝底部的高水压,并且在汛期和洪水侵袭时还需要承受来自水流的冲击力,从而导致堤坝的前边坡在受到水流的较大冲击后经常会出现表面破坏的情况,并在水流的持续冲击下造成堤坝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快速流失,严重影响的堤坝的拦水效果和使用寿命,此外,堤坝在长期使用后经常会出现渗漏的情况,水流在进入漏洞后还会形成压力流从背水坡溢出,从而使漏洞在水流的冲刷效果下持续扩大,降低了堤坝的拦水效果并存在堤坝溃决的隐患,安全性较差,因此对现有的堤坝存在抗冲击能力和防渗能力差的问题进行改进,已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包括堤坝本体和基座,所述堤坝本体底部浇筑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中间固定浇筑有基柱,所述堤坝本体的内部固定埋设有若干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螺纹连接有横板,所述堤坝本体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上方铺设有石块层,所述石块层上方铺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上方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堤坝本体一侧铺设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一侧铺设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内部埋设若干组有钢筋,所述钢筋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键,所述堤坝本体一侧浇筑有锥形坝体。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坝体浇筑为三棱柱形状,其三棱柱的形状的结构可有效防止水流的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坝体的两侧设置为等腰三角形,且锥形坝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杆和基柱均为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为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键设置为“十”字形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键表面铺设有水泥。

进一步的,所述基柱埋设于堤坝本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堤坝本体整体呈梯形架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堤坝本体整体呈梯形结构,使得堤坝底部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强,通过设置的土壤层、砂石层、石块层和混凝土层有效的加固堤坝本体,使堤坝本体坚固耐用,设置的加强杆和横板可有效使堤坝内部结构平整化,设置的固定键防止铺设的水泥松散或脱落,设置的防水布和沥青层可有效多重结构防止堤坝出现渗水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架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杆和横板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键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键视图。

图中:1、堤坝本体;2、土壤层;3、砂石层;4、石块层;5、混凝土层;6、加强杆;7、横板;8、固定键;9、左侧面;10、防水布;11、沥青层;12、钢筋;13、锥形坝体;14、右侧面;15、基座;16、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包括堤坝本体1和基座15,堤坝本体1底部浇筑有基座15,基座15顶部中间固定浇筑有基柱16,堤坝本体1的内部固定埋设有若干组加强杆6,加强杆6上螺纹连接有横板7,堤坝本体1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层5,混凝土层5上方铺设有石块层4,石块层4上方铺设有砂石层3,砂石层3上方铺设有土壤层2,堤坝本体1一侧铺设有防水布10,防水布10一侧铺设有沥青层11,沥青层11内部埋设若干组有钢筋12,钢筋12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键8,堤坝本体1一侧浇筑有锥形坝体13。

如图1至图5所示,堤坝本体1整体呈梯形架构,堤坝本体1底部浇筑有基座15,基座15顶部中间固定浇筑有基柱16,基柱16埋设于堤坝本体1内部,堤坝本体1的内部固定埋设有若干组加强杆6,加强杆6和基柱16均为竖直设置,加强杆6上螺纹连接有横板7,横板7为水平设置,堤坝本体1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层5,混凝土层5上方铺设有石块层4,石块层4上方铺设有砂石层3,砂石层3上方铺设有土壤层2,堤坝本体1一侧铺设有防水布10,防水布10可设为pvc防水布、涤纶防水布或有机硅防水布,防水布10一侧铺设有沥青层11,沥青层11内部埋设若干组有钢筋12,钢筋12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键8,固定键8设置为“十”字形构件,固定键8表面铺设有水泥,堤坝本体1一侧浇筑有锥形坝体13,锥形坝体13浇筑三棱柱形状,其三棱柱的形状的结构可有效防止水流的冲击,锥形坝体13的两侧设置为等腰三角形,且锥形坝体13的左侧面9和右侧面14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首先通过基座15和基柱16以及加强杆6和横板7确定坝体整体浇筑结构,同时加强杆6和横板7使堤坝本体1模块化,使各层结构不互相混合,混凝土层5有效的稳固堤坝根基确保牢固,石块层4可起到对堤坝整体增加重量,使堤坝本体1能够承受更大的水流冲击,砂石层2层对石块层4进行填充,使整体更加结实,土壤层2可种植植被,通过植物根系间的网兜效应或者是锚固作用,增强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凝聚力,增强土壤的抗冲蚀力,从而土壤造成地表径流的冲刷,设置的防水布和沥青层可有效的防止水流渗透而导致堤坝隐患,锥形坝体13的左侧面9和有侧面10可分散水流的冲击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包括堤坝本体(1)和基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本体(1)底部浇筑有基座(15),所述基座(15)顶部中间固定浇筑有基柱(16),所述堤坝本体(1)的内部固定埋设有若干组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上螺纹连接有横板(7),所述堤坝本体(1)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层(5),所述混凝土层(5)上方铺设有石块层(4),所述石块层(4)上方铺设有砂石层(3),所述砂石层(3)上方铺设有土壤层(2),所述堤坝本体(1)一侧铺设有防水布(10),所述防水布(10)一侧铺设有沥青层(11),所述沥青层(11)内部埋设若干组有钢筋(12),所述钢筋(12)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键(8),所述堤坝本体(1)一侧浇筑有锥形坝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坝体(13)浇筑为三棱柱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坝体(13)的两侧设置为等腰三角形,且锥形坝体(13)的左侧面(9)和右侧面(14)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6)和基柱(16)均为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7)为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键(8)设置为“十”字形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键(8)表面铺设有水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柱(16)埋设于堤坝本体(1)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其特征在于:堤坝本体(1)整体呈梯形架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包括堤坝本体和基座,堤坝本体底部浇筑有基座,基座顶部中间固定浇筑有基柱,堤坝本体的内部固定埋设有若干组加强杆,加强杆上螺纹连接有横板,堤坝本体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方铺设有石块层,石块层上方铺设有砂石层,砂石层上方铺设有土壤层,堤坝本体整体呈梯形结构,使得堤坝底部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强,通过设置的土壤层、砂石层、石块层和混凝土层有效的加固堤坝本体,使堤坝本体坚固耐用,设置的加强杆和横板可有效使堤坝内部结构平整化,设置的固定键防止铺设的水泥松散或脱落,设置的防水布和沥青层可有效多重结构防止堤坝出现渗水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贺云鹏;滕娟;杨庆庆;刘冠霆;王雪红;王桂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