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墙体单元及管廊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3007发布日期:2020-05-15 15:5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墙体单元及管廊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地下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廊墙体单元、管廊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管廊施工中,城市空间限制、土质情况对基坑开挖造成很大影响,大部分管廊基坑都需在顶部进行基坑支护且支护间隔较密。为了满足预制构件吊装要求,一般预制装配式管廊墙板拼缝会与基坑支护在同一垂直方向上。如图1所示,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沿管廊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形成管廊墙体。管廊墙体单元1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沿管廊墙体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通过桁架钢筋网13相连。施工过程中,管廊墙板拼缝钢筋一般是从上往下落位,基坑支护会对拼缝钢筋笼的吊装落位产生干涉,使预制墙板拼缝钢筋笼无法安装落位,导致施工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廊墙体单元、管廊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既满足装配式管廊整体结构受力要求,又方便现场施工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廊墙体单元,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沿管廊墙体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形成浇筑空腔;所述内墙板沿管廊墙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从所述内墙板的上端面延伸至内墙板的下端面。

借由上述结构,现场施工时,将两个具有缺口的管廊墙体单元拼装,两个管廊墙体单元相对的缺口形成供拼缝钢筋笼进入浇筑腔的侧开口,将拼缝钢筋从侧开口水平放入管廊墙体单元浇筑空腔连通处,再在此侧开口位置进行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后即可形成管廊墙体。从而解决了基坑支护下方拼缝钢筋笼不好落位的问题,方便了现场施工操作。另外,侧开口还增加了钢筋绑扎施工的操作空间,方便了现场钢筋的绑扎工作,保证了装配式管廊拼缝位置的施工质量。

管廊墙体单元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时按照设计图纸生产,可避免现场开口,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通过钢筋网结构相连。

所述桁架钢筋网包括分别预埋于内墙板和外墙板中的两个钢筋网架,以及连接于两个钢筋网架之间的多个桁架钢筋,多个桁架钢筋沿管廊墙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管廊墙体,包括多个管廊墙体单元,所述管廊墙体单元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沿管廊墙体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形成浇筑空腔;多个管廊墙体单元沿管廊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多个管廊墙体单元的浇筑空腔连通形成浇筑腔,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的浇筑空腔的连通处设有拼缝钢筋笼,所述浇筑腔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将多个管廊墙体单元连接形成管廊墙体;部分管廊墙体单元的内墙板沿管廊墙体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从所述内墙板的上端面延伸至内墙板的下端面;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具有缺口的一端相连,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相对的缺口合拼形成供拼缝钢筋笼水平进入浇筑腔内的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与管廊墙体上方的基坑支护一一对应。

拼缝钢筋笼四周设有定位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管廊墙体单元预留的缺口将拼缝钢筋笼水平放入墙板拼缝位置,再在此局部位置进行模板支护,解决了现场拼缝钢筋不好落位的问题,方便了现场的施工操作,与基坑支护的顶部支撑不产生干涉;并增加了钢筋绑扎施工的操作空间,方便了现场钢筋的绑扎工作,保证了装配式管廊拼缝位置施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在设计阶段即可考虑现场施工问题并提前解决,管廊墙体单元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时按照设计图纸生产,可避免现场开口,减少了预制构件生产完成之后的更改及浪费,降低了现场施工的难度,且降低了工程成本和后期更改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预制墙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墙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墙体的应用示意图。

图例说明:1、管廊墙体单元;11、内墙板;111、缺口;12、外墙板;13、桁架钢筋网;131、钢筋网架;132、桁架钢筋;14、浇筑空腔;2、拼缝钢筋笼;21、定位滚轮;3、侧开口;4、基坑支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管廊墙体,包括多个沿管廊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的管廊墙体单元1。

如图1和2,管廊墙体单元1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沿管廊墙体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通过钢筋网结构13相连。桁架钢筋网13包括分别预埋于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中的两个钢筋网架131,以及连接于两个钢筋网架131之间的多个桁架钢筋132,多个桁架钢筋132沿管廊墙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之间形成浇筑空腔14。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的浇筑空腔14连通形成浇筑腔,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的浇筑空腔14的连通处设有拼缝钢筋笼2,浇筑腔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将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连接形成管廊墙体。

如图2所示,部分管廊墙体单元1的内墙板11沿管廊墙体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缺口111,缺口111从内墙板11的上端面延伸至内墙板11的下端面,本实施例中,缺口的宽度为300mm。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具有缺口111的一端相连,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相对的缺口111合拼形成供拼缝钢筋笼2水平进入浇筑腔内的侧开口3;侧开口3与管廊墙体上方的基坑支护4一一对应。

图3中共设有两堵管廊墙体,以对管廊进行功能分区。管廊墙体上方设有多个沿管廊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基坑支护4。侧开口3设于基坑支护4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的管廊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吊装至相应的安装位置拼装;基坑支护4正下方的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带缺口111,且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的缺口111合拼形成侧开口3。

s2:将各拼缝钢筋笼2置于相应的浇筑空腔连通处,其中,基坑支护4正下方的拼缝钢筋笼2从相应的侧开口3进入浇筑腔中,如图1所示,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拼接处上方无基坑支护4的位置,拼缝钢筋笼2从浇筑腔的上端开口进入浇筑腔中,拼缝钢筋笼2的四周设有定位滚轮21,以方便拼缝钢筋笼2落位,还可以确保钢筋笼保护层的厚度。

s3:支模以将侧开口3封闭,往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从而将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和多个拼缝钢筋笼2连接形成整体。

以上所述,仅是

本技术:
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廊墙体单元,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所述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沿管廊墙体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之间形成浇筑空腔(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11)沿管廊墙体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缺口(111),所述缺口(111)从所述内墙板(11)的上端面延伸至内墙板(11)的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通过桁架钢筋网(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钢筋网(13)包括分别预埋于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中的两个钢筋网架(131),以及连接于两个钢筋网架(131)之间的多个桁架钢筋(132),多个桁架钢筋(132)沿管廊墙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4.一种管廊墙体,包括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所述管廊墙体单元(1)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所述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沿管廊墙体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之间形成浇筑空腔(14);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沿管廊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的浇筑空腔(14)连通形成浇筑腔,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的浇筑空腔(14)的连通处设有拼缝钢筋笼(2),所述浇筑腔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将多个管廊墙体单元(1)连接形成管廊墙体;其特征在于,部分管廊墙体单元(1)的内墙板(11)沿管廊墙体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缺口(111),所述缺口(111)从所述内墙板(11)的上端面延伸至内墙板(11)的下端面;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具有缺口(111)的一端相连,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1)相对的缺口(111)合拼形成供拼缝钢筋笼(2)水平进入浇筑腔内的侧开口(3);所述侧开口(3)与管廊墙体上方的基坑支护(4)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墙体,其特征在于,拼缝钢筋笼(2)四周设有定位滚轮(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廊墙体单元及管廊墙体,管廊墙体包括多个沿管廊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的管廊墙体单元,管廊墙体单元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形成浇筑空腔;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的浇筑空腔的连通处设有拼缝钢筋笼,浇筑腔中浇筑有混凝土;部分管廊墙体单元的内墙板沿管廊墙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缺口;相邻两个管廊墙体单元相对的缺口合拼形成供拼缝钢筋笼水平进入浇筑腔内的侧开口;侧开口与管廊墙体上方的基坑支护一一对应。现场施工时,基坑支护下方的拼缝钢筋由侧开口水平进入管廊墙体单元浇筑空腔连通处,从而解决了基坑支护下方拼缝钢筋笼不好落位的问题,方便了现场施工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欧阳信;刘杰;张晋琪;李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