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7644发布日期:2020-05-22 22:0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能够改善环境功能,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在生态护坡上种植植被,能够利用植被的根系对土地的抓力,使得植被根系牢牢抓住护坡,对生态护坡起到提高护坡整体稳固性的作用,随着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及深入,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如申请号为:201721300198.0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中在雨季时,雨水经排水管排出时没有过滤装置,易导致排水管堵塞,不利于长期进行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雨季时,雨水经排水管排出时没有过滤装置,易导致排水管堵塞,不利于长期进行排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坡体、混凝土块、钢筋芯架、二级护坡、填土层、储水池、挡土网板、过滤网、排水口、过滤防护装置、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喷头、防护基石和排水管,所述坡体上砌筑有混凝土块,混凝土块的中部为钢筋芯架,混凝土块的顶端砌筑有二级护坡,混凝土块的外侧填充有填土层,填土层一侧顶部砌筑有储水池,储水池的顶端设置有挡土网板,储水池的中上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的一侧安装有过滤防护装置,储水池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的顶端安装有喷头,填土层的外侧砌筑有防护基石,过滤防护装置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过滤防护装置包括圆盘、起盘孔、提手孔、滤筒、滤腔和提手,圆盘嵌入设置在路面上,圆盘上开设有起盘孔,圆盘两侧的路面上对称开设有提手孔,提手孔内卡接有提手,提手的底端连接有滤筒,滤筒的中部开设有滤腔。

所述钢筋芯架为横筋和竖筋焊接而成。

所述喷头一侧的第二输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滤筒连接处的管的直径大于底部排水管的直径。

所述防护基石之间种植有草皮。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雨季时,雨水由挡土网板进入到储水池的内部,并通过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存储在储水池的底部,当雨水面高于排水口时,雨水会进入到排水口并流向排水管,设置的滤筒可对流入的雨水进行过滤,杂质会留在滤腔的内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的杂质较多时,通过起盘孔将圆盘撬开,再将提手孔内的提手提起,提手将滤筒提起,将滤筒内的杂质倒出后,再放回,提手卡在提手孔内,盖上圆盘即可,再过滤的同时便于对滤筒内的杂质进行清理,防止排水管堵塞,在旱季时,储水池内的雨水经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输送给喷头,经喷头喷出对植被进行喷洒浇灌,防止植被旱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防止排水管堵塞,同时便于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清理,有利于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坡体;2、混凝土块;3、钢筋芯架;4、二级护坡;5、填土层;6、储水池;7、挡土网板;8、过滤网;9、排水口;10、过滤防护装置;11、第一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3、喷头;14、防护基石;15、排水管;16、圆盘;17、起盘孔;18、提手孔;19、滤筒;20、滤腔;21、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混凝土块2、钢筋芯架3、二级护坡4、填土层5、储水池6、挡土网板7、过滤网8、排水口9、过滤防护装置10、第一输水管11、第二输水管12、喷头13、防护基石14、排水管15、圆盘16、起盘孔17、提手孔18、滤筒19、滤腔20和提手21,坡体1上砌筑有混凝土块2,混凝土块2的中部为钢筋芯架3,混凝土块2的顶端砌筑有二级护坡4,混凝土块2的外侧填充有填土层5,填土层5一侧顶部砌筑有储水池6,储水池6的顶端设置有挡土网板7,储水池6的中上部安装有过滤网8,过滤网8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9,排水口9的一侧安装有过滤防护装置10,储水池6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11,第一输水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2的顶端安装有喷头13,填土层5的外侧砌筑有防护基石14,过滤防护装置10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5;

过滤防护装置10包括圆盘16、起盘孔17、提手孔18、滤筒19、滤腔20和提手21,圆盘16嵌入设置在路面上,圆盘16上开设有起盘孔17,圆盘16两侧的路面上对称开设有提手孔18,提手孔18内卡接有提手21,提手21的底端连接有滤筒19,滤筒19的中部开设有滤腔20。

钢筋芯架3为横筋和竖筋焊接而成,增大混凝土块2的物理强度。

喷头13一侧的第二输水管12上安装有控制阀,便于喷头13的控制。

排水管15一端与滤筒19连接处的管的直径大于底部排水管15的直径,便于滤筒19的放置固定。

防护基石14之间种植有草皮,草皮具有较好的防泥土流失性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雨季时,雨水由挡土网板7进入到储水池6的内部,并通过过滤网8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存储在储水池6的底部,当雨水面高于排水口9时,雨水会进入到排水口9并流向排水管15,设置的滤筒19可对流入的雨水进行过滤,杂质会留在滤腔20的内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的杂质较多时,通过起盘孔17将圆盘16撬开,再将提手孔18内的提手21提起,提手21将滤筒19提起,将滤筒19内的杂质倒出后,再放回,提手21卡在提手孔18内,盖上圆盘16即可,再过滤的同时便于对滤筒19内的杂质进行清理,防止排水管15堵塞,在旱季时,储水池6内的雨水经第一输水管11和第二输水管12输送给喷头13,经喷头13喷出对植被进行喷洒浇灌,防止植被旱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防止排水管15堵塞,同时便于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清理,有利于长期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混凝土块(2)、钢筋芯架(3)、二级护坡(4)、填土层(5)、储水池(6)、挡土网板(7)、过滤网(8)、排水口(9)、过滤防护装置(10)、第一输水管(11)、第二输水管(12)、喷头(13)、防护基石(14)和排水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上砌筑有混凝土块(2),混凝土块(2)的中部为钢筋芯架(3),混凝土块(2)的顶端砌筑有二级护坡(4),混凝土块(2)的外侧填充有填土层(5),填土层(5)一侧顶部砌筑有储水池(6),储水池(6)的顶端设置有挡土网板(7),储水池(6)的中上部安装有过滤网(8),过滤网(8)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9),排水口(9)的一侧安装有过滤防护装置(10),储水池(6)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11),第一输水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2)的顶端安装有喷头(13),填土层(5)的外侧砌筑有防护基石(14),过滤防护装置(10)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15);

所述过滤防护装置(10)包括圆盘(16)、起盘孔(17)、提手孔(18)、滤筒(19)、滤腔(20)和提手(21),圆盘(16)嵌入设置在路面上,圆盘(16)上开设有起盘孔(17),圆盘(16)两侧的路面上对称开设有提手孔(18),提手孔(18)内卡接有提手(21),提手(21)的底端连接有滤筒(19),滤筒(19)的中部开设有滤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芯架(3)为横筋和竖筋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3)一侧的第二输水管(12)上安装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5)一端与滤筒(19)连接处的管的直径大于底部排水管(1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基石(14)之间种植有草皮。


技术总结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解决了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雨季时,雨水经排水管排出时没有过滤装置,易导致排水管堵塞,不利于长期进行排水的问题,其包括坡体,所述坡体上砌筑有混凝土块,混凝土块的中部为钢筋芯架,混凝土块的顶端砌筑有二级护坡,混凝土块的外侧填充有填土层,填土层一侧顶部砌筑有储水池,储水池的顶端设置有挡土网板,储水池的中上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的一侧安装有过滤防护装置,储水池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的顶端安装有喷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防止排水管堵塞,同时便于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清理,有利于长期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曲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源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