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9281发布日期:2020-07-24 15:2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架空层基础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架空层基础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现代城市高楼大厦的增多,人们对地下架空层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现阶段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存在结构不合理,空气流通调节不便的问题,造成房屋建筑内部通风换气的效果较差,无法满足人们对地下架空层基础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包括基础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台的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底部固接有气体分布板,所述气体分布板的上方设有透气罩,所述透气罩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的顶端,所述透气罩的下方由左向右设有若干平行等距的调节板,每个所述调节板的中心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前后端壁上,每个所述调节板的上部均固定套有同一水平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同轴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安装在位于所述凹槽结构一端的所述基础台内,所述基础台上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过所述凹槽结构的端壁位于所述基础台的空腔结构内并垂直连有限位杆,位于所述空腔结构内的所述移动杆上固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上同轴固接有转动轴,所述驱动齿轮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结构的端壁上,所述驱动齿轮的后端穿过所述基础台的侧壁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基础台的外壁上,所述基础台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中心竖直设有连接风道,所述连接风道的顶端穿过所述基础台的底部与所述气体分布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风道的底部与外界地下通风管道连通,所述基础台的外壁贴合安有防水隔潮塑料薄膜,所述防水隔潮塑料薄膜的外壁贴合安有混凝土垫层,所述基础台的左右两顶端竖直安有若干预埋螺栓,所述基础台的左右两顶端的上表面均安有通风换气垫块,所述通风换气垫块套在所述预埋螺栓的外部,所述通风换气垫块上设有左右连通的通道。

所述预埋螺栓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

所述透气罩为若干下凹的弓形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便捷,通过在凹槽结构内设置调节板,安有齿条的移动杆,配合驱动齿轮和转轴,便于调节空气流通的方向,解决了空气流通调节不便的问题,改善了房屋建筑内部通风换气的效果,进而满足了人们对地下架空层基础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垫层;2-防水隔潮塑料薄膜;3-基础台;4-气体分布板;5-调节板;6-伸缩杆;7-通风换气垫块;8-预埋螺栓;9-移动杆;10-透气罩;11-转轴;12-连接风道;13-齿条;14-转动轴;15-驱动齿轮;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包括基础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台3的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底部固接有气体分布板4,所述气体分布板4的上方设有透气罩10,所述透气罩10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的顶端,所述透气罩10的下方由左向右设有若干平行等距的调节板5,每个所述调节板5的中心转动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前后端壁上,每个所述调节板5的上部均固定套有同一水平的移动杆9,所述移动杆9的一端同轴固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安装在位于所述凹槽结构一端的所述基础台3内,所述基础台3上远离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移动杆9的另一端滑动穿过所述凹槽结构的端壁位于所述基础台3的空腔结构内并垂直连有限位杆,位于所述空腔结构内的所述移动杆9上固接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的下方啮合有驱动齿轮15,所述驱动齿轮15上同轴固接有转动轴14,所述驱动齿轮15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结构的端壁上,所述驱动齿轮15的后端穿过所述基础台3的侧壁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基础台3的外壁上,所述基础台3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中心竖直设有连接风道12,所述连接风道12的顶端穿过所述基础台3的底部与所述气体分布板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风道12的底部与外界地下通风管道连通,所述基础台3的外壁贴合安有防水隔潮塑料薄膜2,所述防水隔潮塑料薄膜2的外壁贴合安有混凝土垫层1,所述基础台3的左右两顶端竖直安有若干预埋螺栓8,所述基础台3的左右两顶端的上表面均安有通风换气垫块7,所述通风换气垫块7套在所述预埋螺栓8的外部,所述通风换气垫块7上设有左右连通的通道。

所述预埋螺栓8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

所述透气罩10为若干下凹的弓形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预埋螺栓8与外界基础墙连接,使用者通过转盘驱动转动轴14转动,转动轴14通过驱动齿轮15带动齿条13左右移动,配合伸缩杆6,进而带动移动杆9左右移动,调节板5配合转轴11,改变倾斜方向,便于调节空气流通的方向,解决了空气流通调节不便的问题,改善了房屋建筑内部通风换气的效果,进而满足了人们对地下架空层基础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便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包括基础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台(3)的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底部固接有气体分布板(4),所述气体分布板(4)的上方设有透气罩(10),所述透气罩(10)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的顶端,所述透气罩(10)的下方由左向右设有若干平行等距的调节板(5),每个所述调节板(5)的中心转动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前后端壁上,每个所述调节板(5)的上部均固定套有同一水平的移动杆(9),所述移动杆(9)的一端同轴固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安装在位于所述凹槽结构一端的所述基础台(3)内,所述基础台(3)上远离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移动杆(9)的另一端滑动穿过所述凹槽结构的端壁位于所述基础台(3)的空腔结构内并垂直连有限位杆,位于所述空腔结构内的所述移动杆(9)上固接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的下方啮合有驱动齿轮(15),所述驱动齿轮(15)上同轴固接有转动轴(14),所述驱动齿轮(15)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空腔结构的端壁上,所述驱动齿轮(15)的后端穿过所述基础台(3)的侧壁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基础台(3)的外壁上,所述基础台(3)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中心竖直设有连接风道(12),所述连接风道(12)的顶端穿过所述基础台(3)的底部与所述气体分布板(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风道(12)的底部与外界地下通风管道连通,所述基础台(3)的外壁贴合安有防水隔潮塑料薄膜(2),所述防水隔潮塑料薄膜(2)的外壁贴合安有混凝土垫层(1),所述基础台(3)的左右两顶端竖直安有若干预埋螺栓(8),所述基础台(3)的左右两顶端的上表面均安有通风换气垫块(7),所述通风换气垫块(7)套在所述预埋螺栓(8)的外部,所述通风换气垫块(7)上设有左右连通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栓(8)的外表面设有镀锌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罩(10)为若干下凹的弓形连接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下架空层基础用空气流通结构,包括基础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台的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基础台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中心竖直设有连接风道,所述通风换气垫块套在所述预埋螺栓的外部,所述通风换气垫块上设有左右连通的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便捷,通过在凹槽结构内设置调节板,安有齿条的移动杆,配合驱动齿轮和转轴,便于调节空气流通的方向,解决了空气流通调节不便的问题,改善了房屋建筑内部通风换气的效果,进而满足了人们对地下架空层基础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远泰模块房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