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9044发布日期:2020-07-07 14:3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室及大跨度柱网结构的楼盖体系。



背景技术:

常见的楼盖体系有梁板结构体系、无梁楼盖体系、加腋大板、井字梁、单向双次梁、单向次梁、十字梁、空心楼盖等。梁板结构的优点:1、受力明确;2、结构平面外刚度相对较好,在使用上没有限制。梁板结构的缺点:1、由于按经典的梁板受力理论不能充分考虑板的作用,造成梁截面很大,致使地下室的层高变高,增加竖向构件的造价;2、由于层高增加,增加了底板的水浮力,从而增加了抗浮成本和底板的土建成本;3、由于层高增加,增加了地下室的运行成本,例如同等条件下增加降温和取暖费用。无梁楼盖结构的优点:相对于梁板结构,层高降低,从而降低了地下室土建成本和平时运行成本;缺点:结构平面外刚度较差,在使用上有很大局限性,根据现行结构规范,有抗震要求的地区,对于有上部建筑的地下室,主楼相关范围内不能采用无梁楼盖结构,故基本只能用于无上部建筑的地下室。

对地下室结构而言,考虑到土方费用、基坑支护费用、抗浮费用等,一般都希望选择梁高较小的楼盖体系。但是对于嵌固部位,无梁楼盖应用受到限制。对大跨度结构而言,混凝土梁的截面较大,自重对结构的受力产生不利因素。

综上所述,由于很多建筑项目地下水位很高需要抗浮,土石方很难平衡,岩石基础开挖很难等等原因,从市场的需求及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都希望地下室开挖少一点,但规范要求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的工程宜采用梁板结构,因此上述两种结构均不满足结构本身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满足地下室净高限制及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的问题,同时解决楼盖施工复杂以及楼板板跨大、配筋多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包括:立柱(1)、柱帽(2)、箱型梁(3)、楼板4,所述柱帽(2)位于所述立柱(1)顶部,所述箱型梁(3)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帽(2)之间,所述楼板4设置于所述箱型梁(3)之间,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所述楼板4位于所述网格中。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为倒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为预应力结构梁。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有多个腔体。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采用变截面梁。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为加腋梁。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双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3)单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箱型梁腹板和楼板(4)刚接或者铰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作为有梁体系,可以适用于嵌固部位,梁高比目前的有梁楼盖梁高要小;(2)空腹梁的腹板可以做为楼板的支撑,削减了楼板弯矩的峰值,楼板的配筋和板跨可以减小;(3)楼盖体系建造过程中,空腹箱梁可以部分预制,节省模板费用,可以预见工期也将加快;槽形中间采取加隔板的方式增强槽形部分的刚度,方便吊装;(4)大跨度楼盖,空腹梁可以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刚度;(5)空腹梁的抗扭刚度较常规梁大,能给楼板提供更强的约束,楼板的挠度和裂缝预计比常规楼盖小;(6)同样梁高的情况下,柱网可以加大,可以更好地实现建筑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楼盖体系,特别适用于地下室及大跨度柱网,也可用于对加腋大板、无梁楼板及大板结构的加固改造。常规楼盖例如大板结构,井字梁,单向双次梁,单向次梁,十字梁方案,空心楼盖等主梁可以采用箱型梁替代,也可以全部采用箱型梁。由于箱型梁比柱宽,为了梁的锚固,需要做柱帽。楼盖体系可以是箱梁+大板结构,箱梁+常规梁体系(井字梁,十字梁,单向次梁,单向双次梁,空心楼盖,密肋楼盖等),箱型主次梁体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楼盖体系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楼盖体系平面结构示意图1-1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楼盖体系平面结构示意图2-2剖面图。

图4是具有多个腔体的箱型梁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采用变截面梁的箱型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具有加腋结构的空腹梁结构示意图。

图7是单向空腹梁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楼板的计算模型。

图9是本实用新型楼盖体系(箱型梁腹板与楼板刚接)与传统楼盖体系楼板弯矩图对比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箱型梁箱型梁腹板与楼板刚接在楼板计算模型下的弯矩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楼盖体系(箱型梁腹板与楼板铰接)与传统楼盖体系楼板弯矩图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下: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包括:立柱1、柱帽2、箱型梁3、楼板4,所述柱帽2位于所述立柱1顶部,所述箱型梁3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帽2之间且双向布置,所述楼板4设置于所述箱型梁3之间,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所述楼板4位于所述网格中;所述箱型梁3为矩形结构;所述箱型梁(3)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所述箱型梁3为预应力结构梁。

参见图4,优选地,箱型梁3有多个腔体。

参见图5,优选地,箱型梁3为变截面梁。

参见图6,优选地,箱型梁3为加腋梁。进一步的,加腋为水平加腋或者竖向加腋结构。

参加图7,箱型梁还可以单向布置,构成单向空腹梁结构。

与常规的楼盖体系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通过箱型梁+板+柱帽共同受力的梁板结构体系既满足了规范对地下室顶板作嵌固端的要求,又有效的节约了层高,梁高比目前的有梁楼盖梁高要小,减少了地下室的开挖量,节约了成本;结合附图8-11可知,空腹梁的腹板可以作为楼板的支撑,削减了楼板弯矩的峰值,有利于减少楼板配筋和减小板跨,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刚度。此结构体系比普通的梁板体系综合造价低,并解决了板柱结构不能满足规范对地下室嵌固,及大底盘多塔裙房的要求,在现实的结构应用中对有嵌固要求的地下室结构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另外,空腹箱梁可以部分预制,节省模板费用,可以预见工期也将加快;槽形中间采取加隔板的方式增强槽形部分的刚度,方便吊装。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简单的变形和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柱帽(2)、箱型梁(3)、楼板(4),所述柱帽(2)位于所述立柱(1)顶部,所述箱型梁(3)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帽(2),所述楼板(4)设置于所述箱型梁(3)之间,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所述楼板(4)位于所述网格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为倒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型梁(3)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组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为预应力结构梁。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有多个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采用变截面梁。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为加腋梁。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双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3)单向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梁腹板和楼板(4)刚接或者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包括立柱、柱帽、箱型梁、楼板,所述柱帽位于所述立柱顶部,所述箱型梁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帽之间,所述楼板设置于所述箱型梁之间,以形成若干网格结构,所述楼板位于所述网格中。本实用新型包含箱型梁的楼盖体系通过箱型梁+板+柱帽共同受力的梁板结构体系既满足了规范对地下室顶板作嵌固端的要求,又有效的节约了层高,梁高比目前的有梁楼盖梁高要小,减少了地下室的开挖量,节约了成本;此外空腹梁的腹板做为楼板的支撑,削减了楼板弯矩的峰值,减少楼板配筋和减小板跨,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刚度。此结构体系比普通的梁板体系综合造价低,在现实的结构应用中对有嵌固要求的地下室结构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红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红滨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