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625发布日期:2020-10-17 00:4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出现,致使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目前,将雨水作为一种再利用资源进行回收并重复利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但是雨水经常会夹带着树叶、泥沙等物质,另外雨水偏酸性、内部细菌较多,如何处理成适合灌溉绿植的水一直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雨水中杂质较多、偏酸性、细菌超标问题,提供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井、第二过滤井、蓄水池,所述的第一过滤井顶端设置有第一井盖,所述的第一过滤井内部设置有过滤篮,所述的第一过滤井侧壁上方设置有入水管,所述的入水管贯穿所述第一过滤井侧壁与所述过滤篮连接,所述的第一过滤井侧壁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管;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过滤井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过滤井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滤井顶端设置有第二井盖,所述的第二过滤井侧壁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方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的过滤层上设置有拉杆,所述的拉杆远离所述过滤层的端部设置有拉环,所述的第二过滤井底部设置有第一潜水泵,所述的第一潜水泵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贯穿所述第二过滤井侧壁;

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过滤井的端部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的蓄水池顶端设置有第三井盖,所述的第三井盖上设置有投药口,所述的蓄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潜水泵,所述的第二潜水泵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远离所述第二潜水泵的端部设置有阀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过滤井连接的端部高于所述过滤层上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层从下至上依次由带孔底板、细砂层、带孔隔板、无烟煤层、带孔顶板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拉杆焊接设置在所述带孔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第一过滤井可过滤掉树叶等大的杂质,杂质集中在过滤篮中方便清理杂质,也可以过滤从井盖掉入的杂质,第二过滤井可去除异味以及泥沙等小杂质,投药口可根据的水质情况投放酸碱调节剂、杀菌药物等,风景园林提高雨水的利用率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洪、营造地表水文景观、改善周边环境,还可节约园林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入水管,2、第一过滤井,3、过滤篮,4、第一井盖,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过滤井,7、固定板,8、带孔底板,9、带孔隔板,10、带孔顶板,11、无烟煤层,12、细砂层,13、拉杆,14、第二井盖,15、第一潜水泵,16、第二连接管,17、蓄水池,18、第二潜水泵,19、出水管,20、拉环,21、过滤层,22、第三井盖,23、投药口,2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井2、第二过滤井6、蓄水池17,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顶端设置有第一井盖4,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内部设置有过滤篮3,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侧壁上方设置有入水管1,所述的入水管1贯穿所述第一过滤井2侧壁与所述过滤篮3连接,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侧壁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5远离所述第一过滤井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过滤井6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滤井6顶端设置有第二井盖14,所述的第二过滤井6侧壁下方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的固定板7上方设置有过滤层21,所述的过滤层21上设置有拉杆13,所述的拉杆13远离所述过滤层21的端部设置有拉环20,所述的第二过滤井6底部设置有第一潜水泵15,所述的第一潜水泵1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6贯穿所述第二过滤井6侧壁;

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6远离所述第二过滤井6的端部与所述蓄水池17连接,所述的蓄水池17顶端设置有第三井盖22,所述的第三井盖22上设置有投药口23,所述的蓄水池17底部设置有第二潜水泵18,所述的第二潜水泵18上设置有出水管19,所述的出水管19远离所述第二潜水泵18的端部设置有阀门24。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5与所述第二过滤井6连接的端部高于所述过滤层21上表面。

所述的过滤层21从下至上依次由带孔底板8、细砂层12、带孔隔板9、无烟煤层11、带孔顶板10组成。

所述的拉杆13焊接设置在所述带孔底板8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入水口可直接接入城市雨水排污系统,第一过滤井可过滤掉树叶、塑料袋等大块垃圾,第二过滤井可祛除异味以及泥沙、悬浮物等小杂质,需要用水之前可通过投药口提取部分雨水测量其酸碱度、含菌程度,根据水质情况投放酸碱调节剂、杀菌药物等,阀门不用时可以关闭,也可以外接其他装置如洒水车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井(2)、第二过滤井(6)、蓄水池(17),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顶端设置有第一井盖(4),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内部设置有过滤篮(3),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侧壁上方设置有入水管(1),所述的入水管(1)贯穿所述第一过滤井(2)侧壁与所述过滤篮(3)连接,所述的第一过滤井(2)侧壁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5)远离所述第一过滤井(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过滤井(6)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滤井(6)顶端设置有第二井盖(14),所述的第二过滤井(6)侧壁下方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的固定板(7)上方设置有过滤层(21),所述的过滤层(21)上设置有拉杆(13),所述的拉杆(13)远离所述过滤层(21)的端部设置有拉环(20),所述的第二过滤井(6)底部设置有第一潜水泵(15),所述的第一潜水泵(1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6)贯穿所述第二过滤井(6)侧壁;

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6)远离所述第二过滤井(6)的端部与所述蓄水池(17)连接,所述的蓄水池(17)顶端设置有第三井盖(22),所述的第三井盖(22)上设置有投药口(23),所述的蓄水池(17)底部设置有第二潜水泵(18),所述的第二潜水泵(18)上设置有出水管(19),所述的出水管(19)远离所述第二潜水泵(18)的端部设置有阀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5)与所述第二过滤井(6)连接的端部高于所述过滤层(2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21)从下至上依次由带孔底板(8)、细砂层(12)、带孔隔板(9)、无烟煤层(11)、带孔顶板(10)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13)焊接设置在所述带孔底板(8)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景园林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由入水管、第一过滤井、过滤篮、第一井盖、第一连接管、第二过滤井、固定板、带孔底板、带孔隔板、带孔顶板、无烟煤层、细砂层、拉杆、第二井盖、第一潜水泵、第二连接管、蓄水池、第二潜水泵、出水管、拉环、过滤层、第三井盖、投药口、阀门组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第一过滤井可过滤掉树叶等大的杂质,杂质集中在过滤篮中方便清理杂质,也可以过滤从井盖掉入的杂质,第二过滤井可去除异味以及泥沙等小杂质,投药口可根据的水质情况投放酸碱调节剂、杀菌药物等,风景园林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洪、营造地表水文景观、改善周边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沈灵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