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410发布日期:2020-10-23 12:3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复杂基坑工程已成为市政、地铁等工程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通常需降低地下水位来满足围护结构及挖土施工的要求,基坑开挖一般要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

在专利号为cn201420786772.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该专利中描述到“降水施工工期较短且降水过程安全、可靠,在实际降水过程中,利用泥岩地层作为降水施工的隔水板,能简便、快速完成降水过程”,但是该专利中降水井内壁强度较低,地下水压较大时,易造成降水井内壁塌陷,而影响正常的降排水操作,此外,传统的基坑底部防水效果较差,水压较大的地下水易从基坑的底端渗出,影响基坑工程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降水井内壁强度较低,地下水压较大时,易造成降水井内壁塌陷的问题,此外,传统的基坑底部防水效果较差,水压较大的地下水易从基坑的底端渗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包括砂卵石地层和泥岩地层,所述泥岩地层位于砂卵石地层的下方,所述砂卵石地层的上表壁挖设有基坑,所述砂卵石地层上表壁且位于基坑的旁侧对称挖设有降水井,所述降水井的内壁底端铺设有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的内表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降水井内壁且位于钢丝网层的上方固定有钢筋防塌层,所述降水井内壁且位于钢筋防塌层的上方浇筑有粘土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基坑的内壁铺设有防水卷材层,所述基坑内部底部且位于防水卷材层的上方浇筑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上表壁固定有止水钢板,所述基坑的内部两侧壁下端对称开设有与止水钢板端部相适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降水井的内部底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降水井内部且位于混凝土浇筑层的内表壁浇筑有滤料填充层,所述滤料填充层延伸至降水井的井口位置处,所述粘土填充层和钢筋防塌层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降水井的深度均为20m~30m,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井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钢丝网层、混凝土浇筑层和钢筋防塌层,利用各层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降水井内壁的强度,避免了水压过大的地下水使降水井内壁软化和塌陷的缺陷,提高了降水井的使用时长,保证了能够长期正常进行降排水操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防水卷材层、防渗层和止水钢板,能够有效避免水压较大的地下水从基坑的底端渗出,提高基坑底部的防水效果,有利于创造干燥的基施工环境,此外,通过增设凹槽,使止水钢板的两端卡设在凹槽内,能够有效增加止水钢板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良好的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砂卵石地层、2-止水钢板、3-防渗层、4-泥岩地层、5-水泵、6-混凝土浇筑层、7-钢丝网层、8-排水管、9-防水卷材层、10-基坑、11-粘土填充层、12-滤料填充层、13-钢筋防塌层、14-降水井、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包括砂卵石地层1和泥岩地层4,泥岩地层4位于砂卵石地层1的下方,砂卵石地层1的上表壁挖设有基坑10,砂卵石地层1上表壁且位于基坑10的旁侧对称挖设有降水井14,降水井14的内壁底端铺设有钢丝网层7,钢丝网层7的内表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6,降水井14内壁且位于钢丝网层7的上方固定有钢筋防塌层13,利用钢丝网层7、混凝土浇筑层6和钢筋防塌层13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降水井14内壁的强度,避免了水压过大的地下水使降水井14内壁软化和塌陷的缺陷,提高了降水井14的使用时长,保证了能够长期正常进行降排水操作,降水井14内壁且位于钢筋防塌层13的上方浇筑有粘土填充层11。

进一步地,基坑10的内壁铺设有防水卷材层9,基坑10内部底部且位于防水卷材层9的上方浇筑有防渗层3,防渗层3的上表壁固定有止水钢板2,基坑10的内部两侧壁下端对称开设有与止水钢板2端部相适配的凹槽15,通过防水卷材层9、防渗层3和止水钢板2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水压较大的地下水从基坑10的底端渗出,提高基坑10底部的防水效果,有利于创造干燥的施工环境,此外,将止水钢板2的两端卡设在凹槽15内,能够有效增加止水钢板2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良好的止水效果。

进一步地,降水井14的内部底部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型号为50cq-25,其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转速为2900r/min,水泵5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8,可通过水泵5实时排去降水井14内的水,避免水渗入基坑10内。

进一步地,降水井14内部且位于混凝土浇筑层6的内表壁浇筑有滤料填充层12,滤料填充层12延伸至降水井14的井口位置处,粘土填充层11和钢筋防塌层13的厚度一致,滤料填充层12的增设可过滤较大杂质,避免水泵5和排水管8堵塞。

进一步地,降水井14的深度均为20m~30m,相邻两个降水井14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5m,设计深度为20m~30m,间距为15m,可最优化进行降排水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渗入降水井14内的水可通过水泵5抽取,经由排水管8排出,其中,滤料填充层12的增设可过滤较大杂质,避免水泵5和排水管8堵塞,此外,利用钢丝网层7、混凝土浇筑层6和钢筋防塌层13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降水井14内壁的强度,避免了水压过大的地下水使降水井14内壁软化和塌陷,提高了降水井14的使用时长,另外,通过防水卷材层9、防渗层3和止水钢板2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水压较大的地下水从基坑10的底端渗出,提高基坑10底部的防水效果,有利于创造干燥的施工环境,其中,将止水钢板2的两端卡设在凹槽15内,能够有效增加止水钢板2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砂卵石地层(1)和泥岩地层(4),所述泥岩地层(4)位于砂卵石地层(1)的下方,所述砂卵石地层(1)的上表壁挖设有基坑(10),所述砂卵石地层(1)上表壁且位于基坑(10)的旁侧对称挖设有降水井(14),所述降水井(14)的内壁底端铺设有钢丝网层(7),所述钢丝网层(7)的内表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6),所述降水井(14)内壁且位于钢丝网层(7)的上方固定有钢筋防塌层(13),所述降水井(14)内壁且位于钢筋防塌层(13)的上方浇筑有粘土填充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0)的内壁铺设有防水卷材层(9),所述基坑(10)内部底部且位于防水卷材层(9)的上方浇筑有防渗层(3),所述防渗层(3)的上表壁固定有止水钢板(2),所述基坑(10)的内部两侧壁下端对称开设有与止水钢板(2)端部相适配的凹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14)的内部底部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14)内部且位于混凝土浇筑层(6)的内表壁浇筑有滤料填充层(12),所述滤料填充层(12)延伸至降水井(14)的井口位置处,所述粘土填充层(11)和钢筋防塌层(13)的厚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14)的深度均为20m~30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施工结构,包括砂卵石地层和泥岩地层,所述泥岩地层位于砂卵石地层的下方,所述砂卵石地层的上表壁挖设有基坑,所述砂卵石地层上表壁且位于基坑的旁侧对称挖设有降水井,所述降水井的内壁底端铺设有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的内表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降水井内壁且位于钢丝网层的上方固定有钢筋防塌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钢丝网层、混凝土浇筑层和钢筋防塌层,利用各层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降水井内壁的强度,避免了水压过大的地下水使降水井内壁软化和塌陷的缺陷,提高了降水井的使用时长,保证了能够长期正常进行降排水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白延钊;刘兆成;杨颖;郑杰;郭东存;余海;王玉波;张清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