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1562发布日期:2020-09-04 11:5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加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和景区为了建设美丽城市和美丽景区,会建造一些人工景观河。为了保证安全,在建造人工景观河时,需要先挖挡土墙地基基础,在挡土墙地基上浇筑挡土墙基础,然后在挡土墙地基上建设挡土墙,接着在挡土墙外侧(即靠近河的一侧)地面钻孔,接着往钻孔中浇筑地下灌注桩,地下灌注桩的上端连接有伸出地面的抗滑桩,最后在抗滑桩上建造横向的观景平台。整个过程需要先建设挡土墙地基和挡土墙,然后者能建设地下灌注桩、抗滑桩和观景平台,建造时间长,建造麻烦,建造成本高。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景观平台支挡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建造时间长、建造麻烦和建造成本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若干间隔的灌注桩、横向承台、若干间隔的抗滑桩和观景平台,抗滑桩之间为竖向的桩间挂板,灌注桩和横向承台位于水平面之下。

优选地,所述抗滑桩的内侧设置有回填土区,回填土区的上表面与所述抗滑桩的上端面或所述观景平台的上表面相平,所述抗滑桩的外侧为景观河区。

优选地,所述回填土区的上表面设置有人行道和行车道。

优选地,所述横向承台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灌注桩的上端直径。

优选地,所述横向承台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抗滑桩的下端长度。

优选地,所述抗滑桩为t型桩。

优选地,所述观景平台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施工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分段施工建造,只需要一次旋挖桩成桩,不受地下水位影响,上部结构一次浇筑成型,节省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观景平台时的俯视图。

图中:1-灌注桩,2-横向承台,3-抗滑桩,31-桩间挂板,4-观景平台,41-安全防护栏,5-回填土区,6景观河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若干间隔的灌注桩1、横向承台2、若干间隔的抗滑桩3和观景平台4,抗滑桩3之间为竖向的桩间挂板31,灌注桩1和横向承台2位于水平面之下。

优选地,所述抗滑桩3的内侧设置有回填土区5,回填土区5的上表面与所述抗滑桩3的上端面或所述观景平台4的上表面相平,所述抗滑桩3的外侧为景观河区6。回填土区的上表面与所述抗滑桩3的上端面或所述观景平台4的上表面相平,没有落差和坡度,可以使观景者更方便的达到观景平台4。

优选地,所述回填土区5的上表面设置有人行道和行车道。人行道和行车道可以给走路和开车的人都带来方便。

优选地,所述横向承台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灌注桩1的上端直径。

优选地,所述横向承台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抗滑桩3的下端长度。当横向承台2的宽度大于所述抗滑桩3的下端宽度时,横向承台2向回填土区5伸出长的部分,回填土的会对横向承台有个下压力,使整体结构向回填土区5倚靠,防止整体结构向景观河倾倒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抗滑桩3为t型桩。t型桩上部大于下部,可以使观景平台4更大,也可以可以更好的撑托观景平台4,保障观景平台4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观景平台4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41。安全防护栏41可以保障观景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施工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分开施工建造,只需要一次挖地基孔,一交灌注建造成型,节省施工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若干间隔的灌注桩、横向承台、若干间隔的抗滑桩和观景平台,抗滑桩之间固定设置有竖向的桩间挂板,灌注桩和横向承台位于水平面之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的内侧设置有回填土区,回填土区的上表面与所述抗滑桩的上端面或所述观景平台的上表面相平,所述抗滑桩的外侧为景观河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区的上表面设置有人行道和行车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台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灌注桩的上端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台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抗滑桩的下端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为t型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景平台上设置有安全防护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景观平台支挡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若干间隔的灌注桩、横向承台、若干间隔的抗滑桩和观景平台,抗滑桩之间为竖向的桩间挂板,灌注桩和横向承台位于水平面之下。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施工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分段施工建造,只需要一次旋挖桩成桩,不受地下水位影响,上部结构一次浇筑成型,节省施工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赵颂;赵丰国;杨存进;孙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