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24578发布日期:2020-08-11 21:44阅读:1332来源:国知局
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管桩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建筑群越来越密集,施工场地越来越狭窄,根据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钢管桩复合型基坑支护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如图1所示,钢管桩复合型基坑支护首先在设计位置进行打桩,第一步开挖后用三根螺纹钢筋b在钢管桩a桩顶进行焊接,把所有的排桩连成一体,增强其整体稳定性。而焊接这些钢筋不仅需要大量钢筋材料,而且焊接工作量很大,需要很多人工进行焊接,由于场地大,焊接设备也要随着场地的更换不停移动位置,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焊接的钢筋与钢管桩焊接在一起,不能再次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采用钢筋焊接钢管桩的连接方式工作量大、工序繁琐、钢筋无法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钢管排桩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沿基坑边缘等间隔植入的成排钢管桩,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连接的纵向脚手管,相邻纵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连接有多根横向脚手管从而将钢管桩夹紧,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通过横纵向脚手管扣件连接使得钢管桩夹紧,提高钢管桩整体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所用的脚手管可以周转使用,节约了材料成本。

进一步地,相邻横向脚手管位置之间间隔三根钢管桩。

进一步地,基坑周围设有防护脚手管,横向脚手管一端还通过扣件与防护脚手管连接。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如上所述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沿基坑边缘设定位置进行打桩,完成成排钢管桩植入;

步骤二,在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纵向脚手管,采用扣件将多个纵向脚手管水平连接,在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间隔布置多根横向脚手管,并采用扣件将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进行连接,从而将钢管桩夹紧;

步骤三,将钢管桩桩顶的横向脚手管与基坑周围的防护脚手管采用扣件进行二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安拆速度快;连接钢管桩所用的脚手管可以周转使用,节约了材料成本;减少焊接钢筋的施工工序,并且节约了焊接材料;将连接脚手管与基坑周围的防护脚手管相连接,增强了整体稳定性,加强了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钢管桩连接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钢管桩连接固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沿基坑边缘等间隔植入的成排钢管桩1,钢管桩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连接的纵向脚手管2,相邻纵向脚手管2之间通过扣件4连接,两侧纵向脚手管2之间通过多根横向脚手管3连接从而将钢管桩1夹紧,纵向脚手管2与横向脚手管3之间通过扣件4连接。

扣件4为脚手管常用连接部件,将互相连接的杆状部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件,通常包括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和旋转扣件共三种,其中,直角扣件是用于连接相互垂直的杆件的,如纵向脚手管2与横向脚手管3之间就采用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就是将杆件接长的扣件,如水平连接的纵向脚手管2之间就采用对接扣件,对于非90°或非180°相交的杆件就采用旋转扣件进行连接。

优选地,相邻横向脚手管3位置之间间隔三根钢管桩1。

为了进一步增强钢管桩1的稳定性,基坑周围设有防护脚手管5,横向脚手管3一端还通过扣件4与防护脚手管5连接,既将成排钢管桩连接成为一体,又将整个成排钢管桩与外部的防护脚手管5进行了连接,从而抵消了土基层一部分压力,加强了防护效果。

可选的,采用的脚手管外径48mm,壁厚3.5mm,钢管桩之间的距离为500mm。

上述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沿基坑边缘设定位置进行打桩,完成成排钢管桩1植入。

步骤二,在钢管桩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纵向脚手管2,采用扣件4将多个纵向脚手管2水平连接,在两侧纵向脚手管2之间间隔布置多根横向脚手管3,并采用扣件4将纵向脚手管2与横向脚手管3进行连接,从而将钢管桩1夹紧。

值得注意的是,纵向脚手管2与横向脚手管3之间采用扣件4进行连接时,确保两侧纵向脚手管2夹紧钢管桩1并拧牢扣件4,通过纵向脚手管2与钢管桩1之间的夹紧摩擦力,保证成排钢管桩整体结构稳定性。

步骤三,将钢管桩1桩顶的横向脚手管3与基坑周围的防护脚手管5采用扣件4进行二次连接。

横向脚手管3既将钢管桩1连接成为一体,又将成排钢管桩1与外部的防护脚手管5进行了连接,从而抵消了一部分土基层压力,增强了成排钢管桩的稳定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沿基坑边缘等间隔植入的成排钢管桩,其特征在于,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连接的纵向脚手管,相邻纵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连接有多根横向脚手管从而将钢管桩夹紧,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横向脚手管位置之间间隔三根钢管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坑周围设有防护脚手管,横向脚手管一端还通过扣件与防护脚手管连接。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沿基坑边缘设定位置进行打桩,完成成排钢管桩植入;

步骤二,在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纵向脚手管,采用扣件将多个纵向脚手管水平连接,在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间隔布置多根横向脚手管,并采用扣件将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进行连接,从而将钢管桩夹紧;

步骤三,将钢管桩桩顶的横向脚手管与基坑周围的防护脚手管采用扣件进行二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沿基坑边缘等间隔植入的成排钢管桩,钢管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连接的纵向脚手管,相邻纵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两侧纵向脚手管之间连接有多根横向脚手管从而将钢管桩夹紧,纵向脚手管与横向脚手管之间通过扣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钢管桩连接固定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拆速度快,连接钢管桩所用的脚手管可以周转使用,节约材料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艳;张莹莹;李慧;金阔;史建喜;李东海;姚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