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1221发布日期:2020-12-08 13:4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为了增强古建筑的抗震能力,一般在建筑体上增加固定装置,这样一是会破坏古建筑的原本结构,二是内部空间不能进行施工工作,也为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带来了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具备无需破坏建筑原本结构与内部设施即可提高古建筑的抗震能力的优点,解决了一般在建筑体上增加固定装置,这样一是会破坏古建筑的原本结构,二是内部空间不能进行施工工作,也为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带来了难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无需破坏建筑原本结构与内部设施即可提高古建筑的抗震能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包括隔震装置,所述隔震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所述隔震装置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梁,所述隔震装置的内部开设有隔震槽,所述隔震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隔震板,所述下层隔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隔震板,所述上层隔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底座,所述建筑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古建筑体。

优选的,所述承重柱在隔震装置的底部均匀分布,通过该分部结构可以使建筑整体包括隔震装置所受的重力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梁,所述加固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通过加固梁与固定座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固定隔震装置的效果,使隔震装置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隔震装置的顶部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通过限位柱的作用,起到了保护并限制上层隔震板活动范围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建筑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浇注有水泥层,通过水泥层的作用,使古建筑体与建筑底座紧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泥层所用的材质为硅酸盐水泥,该类水泥具有高强度的优点,从而使古建筑体与建筑底座连接更加紧密。

优选的,该隔震加固结构以隔震装置的中心为中线对称分布,通过该结构分布,使整个加固隔震结构更加紧密,分布更加合理,受力更加均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通过隔震装置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梁,连接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梁,加固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隔震装置的内部开设有隔震槽,隔震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隔震板,下层隔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缓冲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隔震板,上层隔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承重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底座,建筑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古建筑体,使整个古建筑体通过深埋地下的隔震装置与加固装置的配合作用,从而具备无需破坏建筑原本结构与内部设施即可提高古建筑的抗震能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震装置、2-承重柱、3-连接梁、4-加固梁、5-固定座、6-隔震槽、7-下层隔震板、8-缓冲柱、9-上层隔震板、10-限位柱、11-承重梁、12-建筑底座、13-固定槽、14-水泥层、15-古建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包括隔震装置1,隔震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2,承重柱2在隔震装置1的底部均匀分布,通过该分部结构可以使建筑整体包括隔震装置1所受的重力均匀分布,隔震装置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梁3,连接梁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梁4,加固梁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通过加固梁4与固定座5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固定隔震装置1的效果,使隔震装置1更加稳定,隔震装置1的顶部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通过限位柱10的作用,起到了保护并限制上层隔震板9活动范围的作用,隔震装置1的内部开设有隔震槽6,隔震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隔震板7,下层隔震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8,缓冲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隔震板9,上层隔震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11,承重梁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底座12,建筑底座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的内部浇注有水泥层14,水泥层14所用的材质为硅酸盐水泥,该类水泥具有高强度的优点,从而使古建筑体15与建筑底座12连接更加紧密,通过水泥层14的作用,使古建筑体15与建筑底座12紧密固定连接,建筑底座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古建筑体15,该隔震加固结构以隔震装置1的中心为中线对称分布,通过该结构分布,使整个加固隔震结构更加紧密,分布更加合理,受力更加均匀。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承重柱2在隔震装置1的底部均匀分布,使建筑整体包括隔震装置1所受的重力均匀分布,然后隔震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隔震板7,下层隔震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8,缓冲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隔震板9,通过缓冲柱8与上下两层隔震板的配合,从而达到缓震的效果,又通过加固梁4与固定座5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固定隔震装置1的效果,使隔震装置1更加稳定,从而使古建筑体15得到良好的抗震加固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通过隔震装置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梁3,连接梁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梁4,加固梁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隔震装置1的内部开设有隔震槽6,隔震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隔震板7,下层隔震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8,缓冲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隔震板9,上层隔震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11,承重梁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底座12,建筑底座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古建筑体15,使整个古建筑体15通过深埋地下的隔震装置1与加固装置的配合作用,从而具备无需破坏建筑原本结构与内部设施即可提高古建筑的抗震能力的优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包括隔震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柱(2),所述隔震装置(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梁(3),所述隔震装置(1)的内部开设有隔震槽(6),所述隔震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隔震板(7),所述下层隔震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8),所述缓冲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隔震板(9),所述上层隔震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11),所述承重梁(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底座(12),所述建筑底座(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古建筑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2)在隔震装置(1)的底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梁(4),所述加固梁(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装置(1)的顶部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底座(1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的内部浇注有水泥层(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14)所用的材质为硅酸盐水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震加固结构以隔震装置(1)的中心为中线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加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震性古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包括隔震装置,隔震装置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梁,连接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梁,加固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隔震装置的内部开设有隔震槽,隔震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层隔震板,下层隔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缓冲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隔震板,上层隔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承重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底座,建筑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古建筑体,使整个古建筑体通过深埋地下的隔震装置与加固装置的配合作用,从而具备无需破坏建筑原本结构与内部设施即可提高古建筑的抗震能力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邹继军;邹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8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