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2370发布日期:2020-12-11 15:2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主要用于进行沉井的封底施工。



背景技术:

沉井由于施工占地面积小、制作简便、单体造价低、质量高、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较小等特点越来越广泛运用到地下工程和市政基础建筑中,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地质状况较差,不能采用大开挖等工程环境。在淤泥质软土地层中,沉井内由于淤泥持续上涌、沉井超沉,无法进行干封底;常规的固化软土地基、基坑围护法、湿封底施工处理方法存在着施工成本较高、对周边构筑物扰动大,施工危险性大,且封底质量难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已有施工方法的技术中的缺点,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的封底结构,该封底结构包括湿式主体实施结构和隔离底模结构,二者位于沉井井室的底部;湿式主体实施结构由封底钢筋混凝土、初封素混凝土组成;隔离底模结构由钢骨架、导水孔、底模组成,底模的截面形状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底模的尺寸略小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的尺寸,底模固定在钢骨架上,在底模上设置导水孔;隔离底模结构置于沉井的井底淤泥之上,底模朝下,钢骨架朝上,隔离底模结构上面浇筑初封素混凝土,初封素混凝土上面浇筑封底钢筋混凝土。

所述的底模的截面为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圆形。

所述的底模的截面为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的矩形。

所述的钢骨架采用q235钢。

所述的钢骨架由钢筋组焊成井格状结构。

所述的封底钢筋混凝土为防渗混凝土。

所述的底模焊接在钢骨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时,在沉井封底时采用隔离技术将淤泥进行隔离,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不至于同井内淤泥混合而达不到强度要求,浇筑完成后隔离层与封底素混凝土组合形成封底结构抵抗淤泥,既增强了设计封底强度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2、本实用新型方案与传统的水下封底方案对比,将人工潜入井内清淤和搭设平台进行水下导管浇筑改进为采用钢骨架抵抗泵送压力可直接进行泵送混凝土浇筑,避免了深井下的人工水下作业进而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3、本实用新型方案施工简便,可靠性高,施工速度快、工期效应明显且损耗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底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湿式主体实施结构、2-隔离底模结构。

11—井室、12—封底钢筋混凝土、13—初封素混凝土、14—井底淤泥。

21—钢骨架、22—导水孔、23—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的封底结构,该封底结构包括湿式主体实施结构1和隔离底模结构2,二者位于沉井井室11的底部。所述的湿式主体实施结构1由封底钢筋混凝土12、初封素混凝土13组成,封底钢筋混凝土12采用防渗混凝土。所述的隔离底模结构2由钢骨架21、导水孔22、底模23组成;钢骨架21采用q235钢,采用工艺钢构件防腐做法,由q235钢组焊成井格状结构;底模23的截面形状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形状相匹配,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形状,且底模23的尺寸略小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的尺寸;底模23固定在钢骨架21上,本实施例采用底模23焊接在钢骨架21上的形式,在底模23上设置导水孔22。隔离底模结构2置于沉井的井底淤泥14之上,底模23朝下,钢骨架21朝上,隔离底模结构2上面浇筑初封素混凝土13,初封素混凝土13上面浇筑封底钢筋混凝土12。所述的湿式主体实施结构1是在沉井的井室11内注水的情况下,进行开挖封底施工,隔离底模结构2隔离井底淤泥14和初封素混凝土13。

该封底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下:

①在沉井下沉就位后,沉降值观测满足规范要求后,可进行封底施工。

②往沉井的井室11内注水,井室11蓄满水后,长臂反铲将井室11内的淤泥清理至计算高程。

③开挖完成后,将底模23固定在钢骨架21上,在底模23上预留导水孔22,安装下放钢骨架21和底模23到达设计高程。

④底模23上部水下浇筑初封素混凝土13,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导管浇筑或泵送浇筑。

⑤浇筑完成后待初封素混凝土13达到90%强度后,抽水并凿除多余混凝土。

⑥初封完成后,即可进行封底钢筋混凝土12的浇筑施工,浇筑完成后在井室11内注水养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其特征是:该封底结构包括湿式主体实施结构(1)和隔离底模结构(2),二者位于沉井井室(11)的底部;湿式主体实施结构(1)由封底钢筋混凝土(12)、初封素混凝土(13)组成;隔离底模结构(2)由钢骨架(21)、导水孔(22)、底模(23)组成,底模(23)的截面形状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且底模(23)的尺寸略小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的尺寸,底模(23)固定在钢骨架(21)上,在底模(23)上设置导水孔(22);隔离底模结构(2)置于沉井的井底淤泥(14)之上,底模(23)朝下,钢骨架(21)朝上,隔离底模结构(2)上面浇筑初封素混凝土(13),初封素混凝土(13)上面浇筑封底钢筋混凝土(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模(23)的截面为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模(23)的截面为与沉井内井壁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的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钢骨架(21)采用q235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钢骨架(21)由钢筋组焊成井格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封底钢筋混凝土(12)为防渗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模(23)焊接在钢骨架(21)上。


技术总结
一种沉井隔离底模湿式封底结构,该封底结构位于沉井井室的底部,包括湿式主体实施结构和隔离底模结构;湿式主体实施结构由封底钢筋混凝土和初封素混凝土组成;隔离底模结构由钢骨架、导水孔、底模组成,底模固定在钢骨架上,在底模上设置导水孔;隔离底模结构置于沉井的井底淤泥之上,底模朝下,钢骨架朝上,隔离底模结构上面浇筑初封素混凝土,初封素混凝土上面浇筑封底钢筋混凝土。在进行沉井封底结构施工时,在沉井封底时采用隔离技术将淤泥进行隔离,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不至于同井内淤泥混合而达不到强度要求,浇筑完成后隔离层与封底素混凝土组合形成封底结构抵抗淤泥,既增强了设计封底强度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万明栋;韩顺波;陈培军;季林;刘常林;刘天奇;刘雷;刘毅;陈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