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3344发布日期:2021-06-25 16:5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前撑式注浆钢管支撑是一种可以实现超前支护的基坑支撑体系,在基坑围护桩施工完成,基坑开挖之前即可打设。该支撑结构利用基坑坑底以下土体提供的承载力起到控制基坑变形的作用。

由于支撑为斜向,一般与水平面夹角为45-50°,其承载力检测可借助围檩提供反力进行,因此被检支撑处围檩局部需要留洞后浇,且需要在围檩上植筋设置反力架,采用该方法占用施工空间较多,工艺繁琐,且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使用快捷方便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包括:

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的外伸端;

多个柔性隔离层,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之间;

反力架,与所述外套管相连接,所述反力架上安装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用于对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进行支撑承载力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反力架包括钢板和多个连接钢筋,多个所述连接钢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顶部边侧,所述钢板的两端分别穿设在多个所述连接钢筋上,且所述钢板经螺母与所述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的外表面间隔地设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还与围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柔性隔离层设置在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的外表面整个周向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外套管套设在前撑式注浆钢管的外伸端;然后,利用多个柔性隔离层保证外套管与前撑式注浆钢管之间的有效脱开间隙,最后,通过反力架上的千斤顶对前撑式注浆钢管进行支撑承载力检测,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和使用快捷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包括:

外套管1,套设在前撑式注浆钢管2的外伸端;

多个柔性隔离层3,间隔地设置在外套管1与前撑式注浆钢管2之间;

反力架4,与外套管1相连接,反力架4上安装有千斤顶5,千斤顶5用于对前撑式注浆钢管2进行支撑承载力检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套管1套设在前撑式注浆钢管2的外伸端;然后,利用多个柔性隔离层3保证外套管1与前撑式注浆钢管2之间的有效脱开间隙,最后,通过反力架4上的千斤顶5对前撑式注浆钢管2进行支撑承载力检测,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和使用快捷方便的优点。

具体地,反力架4包括钢板41和多个连接钢筋42,多个连接钢筋42间隔地固定在外套管1的顶部边侧,钢板41的两端分别穿设在多个连接钢筋42上,且钢板41经螺母43与连接钢筋4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钢筋42的外伸端端部设置有螺纹,通过螺母43与螺纹的配合,可以快速实现钢板41与连接钢筋42的安装固定。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钢筋42为3-4个。

优选地,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外套管1的外表面间隔地设有多个加强筋6。

优选地,外套管1还与围檩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外套管1与前撑式注浆钢管2之间的有效脱开间隙更加均匀,每个柔性隔离层3设置在前撑式注浆钢管2的外表面整个周向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加强筋6和连接钢筋42与外套管1进行焊接连接,完成前撑式注浆钢管2打设施工后,沿前撑式注浆钢管2的外管壁间隔设置柔性隔离层3,然后,将外套,1套在前撑式注浆钢管2端部,进行围檩7施工。待围檩7强度满足要求后,将千斤顶5放置于前撑式注浆钢管2端部,安装钢板41,并通过调节固定螺母43使安装钢板41与千斤顶5顶面平行。完成静载荷试验加载后,割除前撑式注浆钢管2端部、外套管1和反力架4,采用混凝土进行封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的外伸端;

多个柔性隔离层,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之间;

反力架,与所述外套管相连接,所述反力架上安装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用于对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进行支撑承载力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包括钢板和多个连接钢筋,多个所述连接钢筋间隔地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顶部边侧,所述钢板的两端分别穿设在多个所述连接钢筋上,且所述钢板经螺母与所述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外表面间隔地设有多个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还与围檩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柔性隔离层设置在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的外表面整个周向方向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前撑式注浆钢管的支撑承载力检测结构,其包括: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的外伸端;多个柔性隔离层,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之间;反力架,与所述外套管相连接,所述反力架上安装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用于对所述前撑式注浆钢管进行支撑承载力检测。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套管套设在前撑式注浆钢管的外伸端;然后,利用多个柔性隔离层保证外套管与前撑式注浆钢管之间的有效脱开间隙,最后,通过反力架上的千斤顶对前撑式注浆钢管进行支撑承载力检测,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和使用快捷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顾国荣;杨振宇;刘冬;刘克勋;李晓勇;陈勇豪;钟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茂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