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4515发布日期:2021-07-27 13:5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



背景技术:

消防水池是人工建造的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储水设施。当出现市政给水管网或入户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入户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等规定之一时,都应当应设置消防水池

但是现有的建筑用消防池在使用时通常使用干净的饮用时作为消防池内部消防用水的补给来源,这就导致了干净的饮用水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防池在使用时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包括消防池本体和雨水收集箱,所述雨水收集箱底部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雨水收集箱的一端焊接在消防池本体一侧外壁上,所述消防池本体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外部套接有液位杆,所述液位杆底端焊接有漂浮板,所述液位杆贯穿至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所述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取水管,且取水管贯穿至消防池本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清淤管,且清淤管顶部外壁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池本体外部焊接有保温板,且保温板外部涂刷有防锈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箱内壁上均焊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顶部外壁上设置有阻拦网,所述阻拦网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杆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漂浮板,且漂浮板内部开有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管底端焊接有过滤头,且过滤头外部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池本体一侧外壁上开有通孔,所述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通孔外部,所述限位块一侧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能够在日常的使用中通过收集雨水对消防池本体进行补水,从而能够减少消防池本体对生活用水的消耗,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通过设置的液位杆,通过贯穿至消防池本体外部的液位杆能够直观的向工作人员展示消防池本体内部的储水量,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消防池本体的日常维护,能够及时的补充消防用水。

3.通过设置的保温板和防锈涂层,保温板能够对消防池本体起到保温的功能,从而能够在冬天减少消防池本体内部消防用水被冻结的情况发生的概率,而防锈涂层能够减缓潮湿的泥土对消防池本体的侵蚀,从而能够提高该消防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的雨水收集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消防池本体、2雨水收集箱、3取水管、4限位杆、5液位杆、6通孔、7限位块、8密封垫、9过滤头、10过滤网、11清淤管、12顶盖、13把手、14保温板、15支撑块、16阻拦网、17手柄、18连接管、19漂浮板、20防锈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包括消防池本体1和雨水收集箱2,雨水收集箱2底部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管18,且连接管18远离雨水收集箱2的一端焊接在消防池本体1一侧外壁上,消防池本体1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限位杆4,限位杆4用于固定液位杆5,且限位杆4外部套接有液位杆5,液位杆5用于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消防池本体1内部的消防用水的水位,液位杆5底端焊接有漂浮板19,液位杆5贯穿至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取水管3,且取水管3贯穿至消防池本体1内部。

进一步的,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清淤管11,清淤管11用于方便工作人员对消防池本体1内部的清淤工作,且清淤管11顶部外壁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顶盖12,顶盖12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把手13。

进一步的,消防池本体1外部焊接有保温板14,保温板14用于保持温度,防止消防池内部的消防用水在冬天被冰冻,且保温板14外部涂刷有防锈涂层20。

进一步的,雨水收集箱2内壁上均焊接有支撑块15,且支撑块15顶部外壁上设置有阻拦网16,阻拦网16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手柄17,手柄17用于方便工作人员将阻拦网16拿出。

进一步的,液位杆5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漂浮板19,且漂浮板19内部开有空腔。

进一步的,取水管3底端焊接有过滤头9,且过滤头9外部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10,过滤网10用于在取水时对消防用水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消防池本体1一侧外壁上开有通孔6,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7,且限位块7位于通孔6外部,限位块7一侧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垫8。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雨水收集箱2收集雨水后,然后雨水经过阻拦网16的过滤在通过连接管18排入到消防池本体1的内部;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将水泵与取水管3相连接,从而能够将消防池本体1内部的消防用水通过取水管3取出,再取出过程中,消防用水通过过滤头9进入到取水管3的内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过滤头9上的过滤网10对消防池本体1内部的水进行过滤后再进入到取水管3的内部,从而能够防止消防池本体1内部的杂物将取水管3堵塞;在使用时漂浮板19通过浮力的作用而浮起,然后通过漂浮板19在浮起时带动液位杆5浮起,而液位杆5受到篇幅版19的作用高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观察液位杆5的高度而判断消防池本体1内部的消防用水的储存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包括消防池本体(1)和雨水收集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箱(2)底部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管(18),且连接管(18)远离雨水收集箱(2)的一端焊接在消防池本体(1)一侧外壁上,所述消防池本体(1)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限位杆(4),且限位杆(4)外部套接有液位杆(5),所述液位杆(5)底端焊接有漂浮板(19),所述液位杆(5)贯穿至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所述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取水管(3),且取水管(3)贯穿至消防池本体(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清淤管(11),且清淤管(11)顶部外壁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顶盖(12),所述顶盖(12)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把手(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池本体(1)外部焊接有保温板(14),且保温板(14)外部涂刷有防锈涂层(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箱(2)内壁上均焊接有支撑块(15),且支撑块(15)顶部外壁上设置有阻拦网(16),所述阻拦网(16)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手柄(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杆(5)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漂浮板(19),且漂浮板(19)内部开有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管(3)底端焊接有过滤头(9),且过滤头(9)外部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池本体(1)一侧外壁上开有通孔(6),所述消防池本体(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7),且限位块(7)位于通孔(6)外部,所述限位块(7)一侧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垫(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绿色建筑用消防池结构,包括消防池本体和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底部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雨水收集箱的一端焊接在消防池本体一侧外壁上,消防池本体底部内壁上焊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外部套接有液位杆,液位杆底端焊接有漂浮板,液位杆贯穿至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取水管,且取水管贯穿至消防池本体内部,消防池本体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清淤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箱,雨水收集箱能够在日常的使用中通过收集雨水对消防池本体进行补水,从而能够减少消防池本体对生活用水的消耗,节省了宝贵的水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光;何乃铿;林炜滨;林创生;陈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胜联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