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1387发布日期:2021-08-03 13:1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护结构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同时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也不断地被开发利用。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开挖的基坑深度也在不断地加大。为了保障深基坑的安全,需要在深基坑内构建维护结构。传统的混凝土灌注桩以及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由于造价高,施工周期长而被逐渐钢桩维护所替代。在现有的组合式钢板桩施工技术中钢板桩需要在施工前在工厂一体成型再运送到现场进行安装。成型后的钢板桩由于长度体积较大,不便运输,进而会降低运输以及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其钢板桩可以在施工现场焊接成型,大大提高运输的成本,提高施工的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包括h型钢与钢板桩。所述钢板桩包括加固钢板、长钢板以及短钢板,所述长钢板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长钢板一侧弯折的第一锁扣部,所述短钢板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短钢板一侧弯折的第二锁扣部。所述长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短钢板的另一端焊接组成整板,所述第一连板和所述第二连板均位于所述整板的同侧,所述整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板的一侧为凹面,所述整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板的一侧为凸面,所述加固钢板固定于所述凹面。多个所述钢板桩横向设置,相邻的钢板桩水平翻转设置,相邻的所述钢板桩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锁扣部与所述第二锁扣部锁合。所述h型钢固定于所述凸面朝上的所述钢板桩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h型钢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以及与所述竖板相互垂直的横板,两个所述横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竖板的两端。所述h型钢通过下端的所述横板固定于所述朝上的所述凸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朝下的所述凸面上固定有所述加固钢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固钢板覆盖所述长钢板与所述短钢板的连接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扣部和所述第一连板之间、所述第二锁扣部和所述第二连板之间均通过圆弧平滑过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扣部和所述第二锁扣部的前端均为尖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钢板桩分为长钢板与短钢板两部分,长钢板与短钢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成一气,并且在两个上面还焊接有h型钢以及加固钢板,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同时钢板桩之间通过锁扣扣合,在连接时连接紧密,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拆卸,使其可以重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竖板,12、横板,21、长钢板,22、第一连板,23、第一锁扣部,31、短钢板,32、第二连板,33、第二锁扣部,4、加固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包括h型钢与钢板桩。钢板桩包括加固钢板4、长钢板21以及短钢板31,长钢板21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板22,第一连板22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长钢板21一侧弯折的第一锁扣部23,短钢板31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二连板32,第二连板32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短钢板31一侧弯折的第二锁扣部33。长钢板21的另一端与短钢板31的另一端焊接组成整板,第一连板22和第二连板32均位于整板的同侧,整板靠近第一连板22的一侧为凹面,整板远离第一连板22的一侧为凸面,加固钢板4固定于凹面。多个钢板桩横向设置,相邻的钢板桩水平翻转设置,相邻的钢板桩之间通过第一锁扣部23与第二锁扣部33锁合。h型钢固定于凸面朝上的钢板桩上。

在运输的过程中,长钢板21与短钢板31处于分离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有利于将其运输。在运送到目的地后,将长钢板21与短钢板31进行焊接,使其成为完整的钢板桩。为了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在凹面上焊接上加固钢板4,加固钢板4同时与长钢板21、短钢板31连接,使两个之间更为紧密,不易断开。钢板桩之间进行连接时,钢板桩一正一反连续设置,相邻的钢板桩之间通过第一锁扣部23与第二锁扣部33锁合来进行连接。第一锁扣部23与第二锁扣部33均是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弯钩,两个锁扣部之间可以相互勾结达到锁合的效果。这样的锁合方式使钢板桩之间有充足的横向拉力,在凸面上的h型钢也可以为钢板桩提供横向拉力,使其更加紧固。同时在使用完成后,锁合结构很容易就可以拆开,并且将加固钢板4、长钢板21以及短钢板31之间的连接断开,即可将其分开,方便进行运输。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既可以保证围护结构有充足的刚性,也可以使其可以方便的运输存放,实现重复利用的目的,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建设的经济效益。

具体地,h型钢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11以及与竖板11相互垂直的横板12,两个横板12分别固定于竖板11的两端。h型钢通过下端的横板12固定于朝上的凸面上。横板12与竖板11之间的连接为焊接,同样可以通过小件部件来运输存放,在使用时再进行焊接拼装。通过这样焊接的方式,与h型钢传统的一体化定型制造相比,降低了建造时间与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地,朝下的凸面上固定有加固钢板4。朝下的凸面不能够安装h型钢,通过加装多一块加固钢板4,提高其强度,使其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

具体地,加固钢板4覆盖长钢板21与短钢板31的连接点。加固钢板4覆盖了连接点,为长钢板21与短钢板31提供纵向的压力,降低实用过程中两者从连接点断开的可能性。

具体地,第一锁扣部23和第一连板22之间、第二锁扣部33和第二连板32之间均通过圆弧平滑过渡连接。平滑过渡可以避免锁扣部意外损伤施工人员。

具体地,第一锁扣部23和第二锁扣部33的前端均为尖端。尖端可以使锁扣部在连接时,破除其上面说粘附的泥土。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

本技术:
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与钢板桩;

所述钢板桩包括加固钢板(4)、长钢板(21)以及短钢板(31),所述长钢板(21)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板(22),所述第一连板(22)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长钢板(21)一侧弯折的第一锁扣部(23),

所述短钢板(31)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二连板(32),所述第二连板(32)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短钢板(31)一侧弯折的第二锁扣部(33);

所述长钢板(21)的另一端与所述短钢板(31)的另一端焊接组成整板,所述第一连板(22)和所述第二连板(32)均位于所述整板的同侧,所述整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板(22)的一侧为凹面,所述整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板(22)的一侧为凸面,所述加固钢板(4)固定于所述凹面;

多个所述钢板桩横向设置,相邻的钢板桩水平翻转设置,相邻的所述钢板桩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锁扣部(23)与所述第二锁扣部(33)锁合;

所述h型钢固定于所述凸面朝上的所述钢板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h型钢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11)以及与所述竖板(11)相互垂直的横板(12),两个所述横板(12)分别固定于所述竖板(11)的两端;

所述h型钢通过下端的所述横板(12)固定于所述朝上的所述凸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朝下的所述凸面上固定有所述加固钢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钢板(4)覆盖所述长钢板(21)与所述短钢板(31)的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扣部(23)和所述第一连板(22)之间、所述第二锁扣部(33)和所述第二连板(32)之间均通过圆弧平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扣部(23)和所述第二锁扣部(33)的前端均为尖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护结构,属于维护结构领域,包括H型钢与钢板桩。所述钢板桩包括加固钢板、长钢板以及短钢板,所述长钢板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长钢板一侧弯折的第一锁扣部,所述短钢板的一端倾斜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的末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短钢板一侧弯折的第二锁扣部。钢板桩分为长钢板与短钢板两部分,长钢板与短钢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成一气,并且在两个上面还焊接有H型钢以及加固钢板,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同时钢板桩之间通过锁扣扣合,在连接时连接紧密,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拆卸,使其可以重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朱桂权;焦世明;盛重阳;万智昌;林丰柏;刘杰满;翁国锹;高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