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90498发布日期:2021-06-22 17:0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



背景技术:

导管架基础也是称桩式平台基础,是打入海底的桩柱来支撑整个平台,能经受风浪等外力的作用。

导管架基础的施工精度影响升压站结构的安全性、稳定和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控制水平精度,达到调平误差在允许误差之内方可后续施工,施工过程的精度把控尤为重要,必须严谨。

通常有三种比较常用的调平方法,海底地貌处理法、防沉板调整法和调平器调节法。

海底地貌处理法即先对施工海域的海底地貌进行扫描,获知水下的基本情况,通过吹泥、抛沙的作业将泥面填补到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相对来说工程量较大,施工时间长,还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和风险。

防沉板调整法根据施工区域海底具体地貌,对应修改导管架上的防沉板结构和尺寸,达到适应海床高差来弥补安装的平整度需求,这种方法虽然工作量相对较少,但结构修改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条件来共同制约,计算复杂,难度较大,容易产生误差影响施工的效率。

调平器调节法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调平器由上套筒、下套筒以及中部调平机构组成,上套筒内部装有向内夹持机构,液压缸伸出时使夹爪夹紧钢管桩,下套筒外部装有外胀夹持机构,驱动夹爪向外胀紧套筒进而与升压站导管架基础腿部连接,中部调平机构通过调整调平液压缸的伸缩,调整升压站基础桩腿高度,达到升压站导管架基础调平;每次需单独对一个桩腿反复调节,效率较低,而且调整效果难以控制,存在较大的精度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施工过程高效、高精度,可靠且实用。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导管架基础出厂前进行结构加工精度检测,确保导管架基础底部防沉板高差在偏差范围内,满足验收条件可参与施工;

s2:导管架基础下部保持于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放置在运输工装上,避免导致导管架基础变形;

s3:在导管架基础上安装水平仪,并连入施工船的控制系统,进行水平度的检测监控;

s4:施工船吊装导管架基础,在导管架基础上设置观测点,根据水平仪测量结合观测点之间距离以及高差计算得出导管架基础实际水平度,缓慢下放过程调整施工船主钩进行纠偏,控制水平度偏差在2‰的范围内,待导管架基础下放至距离泥面1-2m时,精确根据导管架基础的中心位置、方向角和水平度继续下放到泥面上精确定位;

s5:将四根卡桩器分别固定一体在导管架四角,使桩体和导管架基础形成受力平均的整体,减少沉桩时水平度影响,过程实施检测导管架基础水平度,控制在2‰的偏差范围内;

s6:沉桩时采取对角沉桩的顺序,实时测量导管架基础的水平度控制在2‰的偏差范围内;

s7:沉桩完成后测量导管架基础的水平度,超过2‰偏差范围时,主钩对应提起对导管架基础水平微调至2‰范围内后,潜水员潜水将卡桩器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施工调平方法简单有序,先在导管架基础出厂前对防沉板进行结构以及位置精度的检测,选用合格的产品完成验收参与施工,保证后续施工的可靠性;将导管架基础底部处在同一水平面安装在运输工装上,防止运输过程可能的结构变形出现;在导管架基础上设置水平仪实时监测水平度,施工船吊装导管架基础时进行及时纠偏保持水平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位置精度合格的导管架基础与桩体保持固定形成整体,最后进行沉桩,相对的施工难度较低,作业效率高,及时纠正施工精度误差,达到精准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用于本发明。

如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导管架基础出厂前进行结构加工精度检测,确保导管架基础底部防沉板高差在偏差范围内,满足验收条件可参与施工,保证后续施工的可靠性。

s2:导管架基础下部保持于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放置在运输工装上,避免导致导管架基础变形。

s3:在导管架基础上安装水平仪,并连入施工船的控制系统,进行水平度的检测监控。

s4:施工船吊装导管架基础,在导管架基础上设置观测点,根据水平仪测量结合观测点之间距离以及高差计算得出导管架基础实际水平度,缓慢下放过程调整施工船主钩进行纠偏,控制水平度偏差在2‰的范围内,待导管架基础下放至距离泥面1-2m时,精确根据导管架基础的中心位置、方向角和水平度继续下放到泥面上精确定位。

s5:将四根卡桩器分别固定一体在导管架四角,使桩体和导管架基础形成受力平均的整体,减少沉桩时水平度影响,过程实施检测导管架基础水平度,控制在2‰的偏差范围内。

s6:沉桩时采取对角沉桩的顺序,实时测量导管架基础的水平度控制在2‰的偏差范围内。

s7:沉桩完成后测量导管架基础的水平度,超过2‰偏差范围时,主钩对应提起对导管架基础水平微调至2‰范围内后,潜水员潜水将卡桩器固定。

本施工调平方法简单有序,通过先在导管架基础出厂前对防沉板进行结构以及位置精度的检测,选用合格的产品完成验收参与施工,保证后续施工的可靠性。

随后,将导管架基础底部处在同一水平面安装在运输工装上,防止运输过程可能的结构变形出现;在导管架基础上设置水平仪实时监测水平度,施工船吊装导管架基础时进行及时纠偏保持水平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位置精度合格的导管架基础与桩体保持固定形成整体,最后进行对角式沉桩,降低沉桩过程发生较大的水平度变动,降低调整难度,作业效率高,及时纠正施工精度误差,达到精准作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施工调平方法简单有序,先在导管架基础出厂前对防沉板进行结构以及位置精度的检测,选用合格的产品完成验收参与施工,保证后续施工的可靠性;将导管架基础底部处在同一水平面安装在运输工装上,防止运输过程可能的结构变形出现;在导管架基础上设置水平仪实时监测水平度,施工船吊装导管架基础时进行及时纠偏保持水平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位置精度合格的导管架基础与桩体保持固定形成整体,最后进行对角式沉桩,施工过程难度较低,作业效率高,及时纠正施工精度误差,达到精准作业。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和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导管架基础出厂前进行结构加工精度检测,确保导管架基础底部防沉板高差在偏差范围内,满足验收条件可参与施工;

s2:导管架基础下部保持于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放置在运输工装上,避免导致导管架基础变形;

s3:在导管架基础上安装水平仪,并连入施工船的控制系统,进行水平度的检测监控;

s4:施工船吊装导管架基础,在导管架基础上设置观测点,根据水平仪测量结合观测点之间距离以及高差计算得出导管架基础实际水平度,缓慢下放过程调整施工船主钩进行纠偏,控制水平度偏差在2‰的范围内,待导管架基础下放至距离泥面1-2m时,精确根据导管架基础的中心位置、方向角和水平度继续下放到泥面上精确定位;

s5:将四根卡桩器分别固定一体在导管架四角,使桩体和导管架基础形成受力平均的整体,减少沉桩时水平度影响,过程实施检测导管架基础水平度,控制在2‰的偏差范围内;

s6:沉桩时采取对角沉桩的顺序,实时测量导管架基础的水平度控制在2‰的偏差范围内;

s7:沉桩完成后测量导管架基础的水平度,超过2‰偏差范围时,主钩对应提起对导管架基础水平微调至2‰范围内后,潜水员潜水将卡桩器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升压站导管架基础的施工调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导管架基础出厂前进行结构加工精度检测;S2:导管架基础下部保持于同一水平面上,固定放置在运输工装上;S3:导管架基础上安装水平仪;S4:施工船吊装导管架基础,控制水平度偏差在2‰的范围内,根据导管架基础的中心位置、方向角和水平度继续下放到泥面上精确定位;S5:将四根卡桩器分别固定一体在导管架四角;S6:沉桩时控制水平度在2‰的偏差范围内;S7:沉桩完成测量导管架基础的水平度潜水员潜水将卡桩器固定。本施工调平方法简单有序,相对的施工难度较低,作业效率高,及时纠正施工精度误差,达到精准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权;何海群;刘永平;陈文兵;罗国兵;周文;韩天星;米世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