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的装配式方案

文档序号:33035240发布日期:2023-01-24 19:2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的装配式方案

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装配式方案。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建筑行业的能源和环境等方面。装配式建筑凭借其安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的优点已然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是改革工程建造方式,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已经可以高度集成建筑的各种功能,而且建筑的形式和构件非常精致。
3.传统现浇式基础形式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
4.(1)工期长。地基开挖、基础制作、混凝土养护、基础拆除,均需花费较长时间,仅养生周期就需要28天。
5.(2)费用高。基坑开挖、租用机械、模具、基础浇注、混凝土养护需花费较多费用。基础移位后,需要对废弃基础进行拆除,又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6.(3)不能达到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现代化施工要求保持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作业秩序。现浇式基础不可避免会影响周围环境,影响文明施工要求。
7.(4)几乎不存在重复使用的概率,现场浇注基础工艺不高,又相对固定,通用性差,不能重复利用,所以钢筋混凝土浪费量极大,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又污染了环境。
8.然而,对于目前我省110kv变电站模块化装配率水平而言,零米以上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但零米以下基础部分仍处于技术空白阶段。现有的装配式基础技术不能完全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a2-6方案,因此急需对110kv模块化变电站零米以下装配率的提升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9.本方案发明了一套适用于绝大部分零米以下的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的装配式方案。
10.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新型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装配式方案,包括立柱(101),承台(102)和不同规格的标准化phc预制管桩(103),所述立柱(101)与承台(102)一起预制、整浇。在距承台底部100mm、距承台两边250mm的范围内留一个直径500mm的圆形洞口(106)。运输在现场,将承台(102)装套入phc预制管桩(103)100mm,最后在洞口处后浇混凝土。
11.进一步地,所述承台(102)包括距承台底部100mm-800mm范围内、距承台两边300mm范围内的一个直径400mm的圆形洞口(104)以及距其底部100mm范围内、距承台两边250mm范围内的一个直径500mm的圆形洞口(106)。phc预制管桩(103)及其主筋从圆形洞口伸入。圆形洞口内壁设置一个凹向的剪力键(105),剪力键距离承台顶部200mm,形状为梯形,位于立柱(101)在承台(102)中部,与承台(102)一起整体预制。
12.进一步地,所述不同规格的标准化phc预制管桩(103)包括不同规格的连接主筋、不同规格的连接钢筋、不同规格的箍筋和圆薄钢板形成的钢筋笼(107)。其中,phc预制管桩(103)伸入承台洞口(106)100mm,phc预制管桩(103)的主要钢筋垂直伸入承台洞口(104)35d,即为630mm。运输在现场,将承台(102)装套入phc预制管桩(103)再后浇混凝土,形成预制装配式基础。
1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该方案的构件均为预制构件,只需从工厂运输到现场后装配即可,承台预制件和phc预制管桩只需在承台圆形洞口处进行后浇混凝土,现场湿作业大大减少,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减少污染和施工扰民现象,缩短了工期。预制装配式基础具有施工快捷,节能环保,质量易于管控等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16.图2为本发明承台俯视图。
17.图3为phc预制管桩详图。
18.图4为phc预制管桩1-1剖面图。
19.图5为圆形洞口剪力键详图。
20.图中:
21.101-立柱
22.102-承台
23.103-phc预制管桩
24.104-直径400mm圆形洞口
25.105-剪力键
26.106-直径500mm圆形洞口
27.107-钢筋笼
28.108-抗剪洞口
29.109-圆形钢板
30.110-连接钢筋
31.111-箍筋
32.112-连接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4.如图1至图5,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装配式方案,包括立柱、承台和不同规格的标准化phc预制管桩。在工厂中将立柱与承台整体浇筑成预制件,与运输到施工现场,在现场先将预制管桩打入地基,再将预制件承台装套入phc预制管桩中,phc预制管桩桩头插入浇筑的主筋垂直伸入承台圆形洞口630mm后再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圆形洞口内壁设置凹凸剪力键,保证结构的抗剪承载能力。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装配式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01),承台(102)和内径为300m、不同规格的标准化phc预制管桩(103),所述立柱(101)与承台(102)为预制件,整体浇筑。在距承台底部100mm、距承台两边250mm的范围内留一个直径500mm的圆形洞口(106)。运输到现场,将承台(102)装套入phc预制管桩(103)100mm,最后在洞口处后浇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装配式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02)包括距承台底部100mm-800mm范围内、距承台两边300mm范围内的一个直径400mm的圆形洞口(104)以及距其底部100mm范围内、距承台两边250mm范围内的一个直径500mm的圆形洞口(106)。phc预制管桩(103)及其主筋从圆形洞口伸入。圆形洞口内壁设置一个凹向的剪力键(105),剪力键距离承台顶部200mm,其尺寸为上底200mm,下底300mm,深度为50mm的梯形,立柱(101)在承台(102)中部,与承台(102)一起整体预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装配式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规格的标准化phc预制管桩(103)包括不同规格的连接主筋、不同规格的连接钢筋、不同规格的箍筋和圆薄钢板形成的钢筋笼(107)。其中,phc预制管桩(103)伸入承台洞口(106)100mm,phc预制管桩(103)的连接主筋垂直伸入承台洞口(104)35d,即为630mm。运输在现场,将承台(102)装套入phc预制管桩(103)再后浇混凝土,形成预制装配式基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变电站主控楼桩基础装配式方案,包括采用内径为不同规格的标准化PHC预制管桩(103)、立柱(101)、与PHC预制管桩(103)所需构造及设计强度相匹配的预制承台(102)。PHC预制管桩(103)伸入承台(102)100mm,在距离承台底部100mm、距承台两边250mm范围内有一个直径500mm的圆形洞口(106),在距离底部100mm~800mm、距承台两边300mm范围内有一个直径400mm的圆形洞口(104),圆形洞口内壁设置凹凸剪力键(105),保证结构的抗剪承载能力。立柱(101)在承台(102)中部,与承台(102)一起整体预制。承台(102)运抵施工现场并吊装套入预先打设的PHC预制管桩(103),PHC预制管桩桩头插入浇筑的主筋垂直伸入承台圆形洞口630mm后,再后浇混凝土形成整体。该桩基础的装配式构件均是在工厂预制之后运至现场装配,只需在承台洞口处后浇混凝土,现场湿作业大大减少,缩短了工期。缩短了工期。缩短了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储方舟 丁静鹄 张大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7.19
技术公布日:2023/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