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文档序号:26616723发布日期:2021-09-11 00:3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雨水收集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等广泛的意义。现阶段,大部分雨水收集装置都是在固定地点建造一个集水装置和蓄水池进行雨水收集,如果该地域长时间无降雨,会导致收集装置长期处于暴露的环境中,还会受到风沙等自然现象的侵蚀,导致收集装置损坏和造成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解决了在传统的生活中,大部分雨水收集装置都是在固定地点建造一个集水装置和蓄水池进行雨水收集,如果该地域长时间无降雨,会导致雨水收集装置长期处于暴露的环境中,还会受到风沙等自然现象的侵蚀,导致收集装置的损坏和造成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支柱和收集装置,所述支柱底部有底座,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导水管、第二支架、叶片、防水布片、支撑座、第一支架、齿条、卡扣、弹性支架、带导流孔的中部支架和连杆,所述支柱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一端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另一端螺栓固定齿条顶端,齿条末端与支撑座中心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卡扣,支撑座一圈铰接有若干连杆,所述连杆与叶片铰接,所述叶片间连接有防水布片,叶片设置有弹性支架且各弹性支架中部与带导流孔的中部支架相连,导水管一端安装在中部支架且端部与导流孔对应。
5.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支柱连接设置有加强筋。
6.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设置有防滑纹。
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为匚型。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集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在晴朗天气收回该雨水收集装置或者向其他降雨地区需要时搬运和使用,解决了在传统的生活中,大部分雨水收集装置都是在固定地点建造一个集水装置和蓄水池进行雨水收集,如果该地域长时间无降雨,会导致雨水收集装置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还会受到风沙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导致雨水收集装置损坏和造成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导水管为pvc耐腐蚀材料可以减少天然雨水中含有污染成分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对导水管的腐蚀,增加导水管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底座底面有防滑纹可以增加该雨水收集装置与底面的摩擦力,使该雨水收集装置可以在风雨同时情况下保持稳定型,通过设置第二支架为匚型,方便
在晴朗天气可以收回该雨水收集装置或者在其他降雨地区需要该装置时提取和运输。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底座;2、加强筋;3、支柱;4、导水管;5、第二支架;6、叶片;7、防水布片;8、支撑座;9、第一支架;10、齿条;11、卡扣;12、弹性支架;13、带导流孔的中部支架;1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支柱3和收集装置,底座1底部设置有防滑纹,能够保证雨水收集装置可以在风雨现象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增加该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保持该装置稳定。底座1上固定连接支柱3,底座1和支柱3连接设置有加强筋2,可以通过加强筋2增加底座1和支柱3的连接强度,支柱3上固定有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为匚型结构,可以通过匚型结构方便搬取该雨水收集装置,第二支架5另一端螺栓固定第一支架9,第一支架9螺栓固定齿条10顶端,齿条10末端与支撑座8中心滑动连接,支撑座8设置有卡扣11,支撑座8上设置一圈铰接有若干连杆14,连杆14与叶片6铰接,叶片6上设置有弹性支架12,且各弹性支架12中部与带导流孔的中部支架13相连,导水管4一端安装在中部支架13且端部与导流孔对应,叶片6之间设有防水布片7连接,形成伞状结构的收集面,导水管4为耐腐蚀材料,可以减少天然雨水中含有污染成分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对导水管的腐蚀。使用时,通过打开叶片6,叶片6通过设置防水布片7连接,形成伞状结构,下方通过卡扣11卡定齿条10,保证叶片6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叶片6上还设置有弹性支架12可以增加该伞状结构的支撑力,叶片6与连杆14连接,连杆14固定连接在支撑座8上,再一次增加该收集装置的稳定性,当降雨时,雨水落入伞状集水面流向导流孔,通过导水管流出,可配合任意储水装置进行雨水收集,在不使用时可以收回该雨水收集装置或者向其他降雨地区搬运进行使用,解决了在传统的生活中大部分雨水收集装置都是在固定地点建造一个集水装置和蓄水池进行雨水收集,如果该地域长时间无降雨,会导致收集装置长期处于暴露的环境中,还会受到风沙等自然现象侵蚀,导致收集装置损坏和造成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支柱(3)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3)底部有底座(1),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导水管(4)、第二支架(5)、叶片(6)、防水布片(7)、支撑座(8)、第一支架(9)、齿条(10)、卡扣(11)、弹性支架(12)、带导流孔的中部支架(13)和连杆(14),所述支柱(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架(5),第一支架(9)一端与第二支架(5)固定连接,第一支架(9)另一端螺栓固定齿条(10)顶端,齿条(10)末端与支撑座(8)中心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8)上设置有卡扣(11),支撑座(8)一圈铰接有若干连杆(14),所述连杆(14)与叶片(6)铰接,所述叶片(6)间连接有防水布片(7),叶片(6)设置有弹性支架(12)且各弹性支架(12)中部与带导流孔的中部支架(13)相连,导水管(4)一端安装在中部支架(13)且端部与导流孔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支柱(3)连接设置有加强筋(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为匚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面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支柱和收集装置,可以在不使用时收回该雨水收集装置或者向其他降雨地区搬运,使用该雨水收集装置,解决了在传统的生活中,大部分雨水收集装置都是在固定地点建造一个集水装置和蓄水池进行雨水收集,如果该地域长时间无降雨,会导致雨水收集装置长期处于暴露的环境中,还会受到风沙等自然现象侵蚀,导致收集装置的损坏和造成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置的损坏和造成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置的损坏和造成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霖 孙亮 王佳彤 顾业劲 胡阳 朱文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陵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05
技术公布日:2021/9/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