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1505发布日期:2021-11-18 12:0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因施工技术要求,现场后浇带不能快速封闭,而长期留置阶段便会造成严重积水现象。虽然施工中经常会设置挡水条或是板材覆盖来对其闭水处理,但难免会在底板后浇带中留下诸多的积水,后浇带处又往往是通长钢筋设置,便造成积水难清现象,对后期后浇带封闭留下质量隐患。
3.现有的很多大体积混凝土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量大,水泥水化热高,极易造成混凝土浇筑后内外温度差值高,从而后期产生诸多有害裂缝,因此现场施工中往往需要布置水循环冷却管来给混凝土降温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能够清理后浇带内积水,同时实现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冷却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后浇带系统内,所述后浇带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筏板及设置在两个筏板之间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排水导管,排水导管设置在两侧筏板的内部,所述排水导管的进水端穿过筏板延伸至后浇带内,出水端接入配设的集水装置中,所述后浇带内设置有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与排水导管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集水组件包括止水球阀及收口网兜,所述收口网兜安装在止水球阀上,所述止水球阀与排水导管的进水端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集水组件包括弯管,所述弯管与排水导管的进水端相连通,且弯管与排水导管进水端的连接处设置有气囊。
8.优选的,所述排水导管为连续u型结构,所述连续u型结构中若干个直段之间等间隔排布。
9.优选的,所述弯管进水端的端口朝下设置。
10.优选的,所述集水装置为电梯井或者集水井中的一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排水导管及集水组件,可以将后浇带积水引流至电梯井或集水井内集中抽取,且能够过滤积水防止堵塞导管,同时可收集后浇带内残余垃圾,方便集中清理;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排水导管,可以在筏板混凝土浇筑期间充当混凝土冷却管,用于降低筏板混凝土水化热高引起的内外高温差,减少有害裂缝的生成;
14.3)本实用新型装置零部件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组件采用止水球阀4及收口网兜5组合结构时的装置整体立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组件采用弯管6及气囊7组成结构时的装置整体立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排水导管;2、筏板;3、后浇带;4、止水球阀;5、收口网兜;6、弯管;7、气囊;8、集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

3,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设置在后浇带系统内,后浇带系统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筏板2及设置在两个筏板2之间的后浇带3组成。
22.冷却装置由排水导管1及集水组件组成,排水导管1埋设在两侧筏板2的内部,其进水端穿过筏板2延伸至后浇带3内,出水端接入配设的电梯井或者集水井中,排水导管1为连续u型结构,连续u型结构中相邻直段之间间距为5米。
23.在筏板混凝土浇筑期间,设置的排水导管1可以充当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管,用于降低筏板混凝土温度,减少有害裂缝;在雨季及后期后浇带3封闭前,排水导管1充当后浇带3的出水管,清理后浇带3中的积水。
24.充当后浇带3的出水管时,当后浇带3中积水较多,集水组件采用止水球阀4及收口网兜5的组合结构,收口网兜5安装在止水球阀4的一端,止水球阀4的另一端与排水导管1的进水端相连,排水导管1的出水端也设置有止水球阀4,排水导管1两端的止水球阀4打开,后浇带3中的积水沿着排水导管1被引入电梯井或集水井内进行集中抽取,积水在排水导管1的进水端经过收口网兜5的过滤,避免了积水中的残余垃圾进入排水导管1中,堵塞管道,同时可收集后浇带3内残余垃圾,方便集中清理。
25.当后浇带3中残留少许积水,集水组件采用弯管6及气囊7的组成结构,弯管6与排水导管1的进水端相连,气囊7安装在弯管6与排水导管1之间,弯管6进水端插入残留积水中,人工手动控制气囊7,利用虹吸原理,将残留的积水吸出。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后浇带系统内,所述后浇带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筏板(2)及设置在两个筏板(2)之间的后浇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排水导管(1),排水导管(1)设置在两侧筏板(2)的内部,所述排水导管(1)的进水端穿过筏板(2)延伸至后浇带(3)内,出水端接入配设的集水装置(8)中,所述后浇带(3)内设置有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与排水导管(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包括止水球阀(4)及收口网兜(5),所述收口网兜(5)安装在止水球阀(4)上,所述止水球阀(4)与排水导管(1)的进水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包括弯管(6),所述弯管(6)与排水导管(1)的进水端相连通,且弯管(6)与排水导管(1)进水端的连接处设置有气囊(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导管(1)为连续u型结构,所述连续u型结构中若干个直段之间等间隔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6)进水端的端口朝下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装置(8)为电梯井或者集水井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一种后浇带内排水兼筏板混凝土水循环冷却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冷却装置设置在后浇带系统内,所述后浇带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筏板及设置在两个筏板之间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排水导管,排水导管设置在两侧筏板的内部,所述排水导管的进水端穿过筏板延伸至后浇带内,出水端接入配设的集水装置中,所述后浇带内设置有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与排水导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零部件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加工成本低;通过设置的排水导管及集水组件,可以将后浇带积水集中抽取、同时收集后浇带内残余垃圾,防止堵塞导管;设置的排水导管可以用于降低筏板混凝土水化热高引起的内外高温差,减少有害裂缝的生成。减少有害裂缝的生成。减少有害裂缝的生成。


技术研发人员:鲍华钢 潘境 琚忠清 斯亦平 李晓舟 冯芬芬 阮燕青 李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2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