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9683发布日期:2021-10-24 07:4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污挂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


背景技术:

2.截污挂篮装置是一种用于拦截污水中垃圾的装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截污挂篮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污水截污挂篮装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现有的截污挂篮过滤后的杂质长时间在滤网内部,容易腐蚀产生臭味,臭味气体向上飘出,不仅会影响市民的生活和健康,还会给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涉及截污挂篮技术领域,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5.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包括:筒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过滤挂篮、第一气味隔离组件和第二气味隔离组件。
6.所述筒体内部中空,其一侧设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气味隔离组件,与进水口相对一侧开设有出水口,其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气味隔离组件,所述进水管道与进水口相连通,并呈“z”字型,所述出水管道与出水口相连通。
7.进一步,筒盖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方开口处。
8.进一步,所述过滤挂篮整体呈“l”结构,内部中空,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
9.进一步,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的所述过滤挂篮底部高度低于进水口高度,其侧壁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
10.进一步,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区的所述过滤挂篮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高度与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
11.进一步,所述第一滤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滤孔的孔径。
12.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味隔离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进水口上方的筒壁上,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下重上轻。
13.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大于进水口的直径,并设计呈上轻下重结构。
14.进一步,所述第二气味隔离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出水口上方的筒壁上,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并设计呈上轻下重结构。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由于设计为上轻下重结构,始终对进水口和出水口封闭,同时进水管道呈弯折的反水管,也可形成防反味水封。
16.当有污水流入时,污水在进水管道内累积至一定重量,可将第一挡板顶开,进入筒
体内部的第一过滤区,通过第一滤孔完成初步过滤,接着通过第二滤孔,实现进一步过滤,最终污水累积至一定重量,将第二挡板顶开,从出水管道排出。
17.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计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有效的隔档住筒体内的杂质污物由于长时间的腐蚀产生的臭味,避免从管道内向外界扩散出去,同时将进水管道设计成弯折的反水管,从而实现对筒体内部的液封,进一步防止臭味扩散出去,密封效果好,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截污挂篮散发臭味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筒体,2、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过滤挂篮,5、第一气味隔离组件,6、第二气味隔离组件,
21.11、筒盖,
22.41、第一过滤区,42、第二过滤区,
23.411、第一滤孔,421、第二滤孔,
24.51、第一转轴,52、第一挡板,
25.61、第二转轴,62、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8.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9.实施例:结合图1,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包括:筒体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过滤挂篮4、第一气味隔离组件5和第二气味隔离组件6。
30.筒体1内部中空,其一侧设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味隔离组件5,与进水口相对一侧开设有出水口,其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味隔离组件6,进水管道2与进水口相连通,并呈“z”字型,出水管道3与出水口相连通。
31.进一步,筒盖11设置于筒体1上方开口处。
32.进一步,过滤挂篮4整体呈“l”结构,内部中空,将筒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过滤区41和第二过滤区42。
33.进一步,位于第一过滤区41的过滤挂篮4底部高度低于进水口高度,其侧壁和底部
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411。
34.进一步,位于第二过滤区42的过滤挂篮4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孔421,第二滤孔421高度与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
35.进一步,第一滤孔411的孔径大于第二滤孔421的孔径。
36.进一步,第一气味隔离组件5包括:第一转轴51和第一挡板52,第一转轴51设置于进水口上方的筒壁上,第一挡板52的顶部与第一转轴51转动连接,第一挡板52下重上轻。
37.进一步,第一挡板52的长度大于进水口的直径,并设计呈上轻下重结构。
38.进一步,第二气味隔离组件6包括:第二转轴61和第二挡板62,第二转轴61设置于出水口上方的筒壁上,第二挡板62的顶部与第二转轴61转动连接,并设计呈上轻下重结构。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情况下,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62由于设计为上轻下重结构,始终对进水口和出水口封闭,同时进水管道2呈弯折的反水管,也可形成防反味水封。
40.当有污水流入时,污水在进水管道2内累积至一定重量,可将第一挡板52顶开,进入筒体1内部的第一过滤区41,通过第一滤孔411完成初步过滤,接着通过第二滤孔421,实现进一步过滤,最终污水累积至一定重量,将第二挡板62顶开,从出水管道3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过滤挂篮(4)、第一气味隔离组件(5)和第二气味隔离组件(6);所述筒体(1)内部中空,其一侧设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气味隔离组件(5),与进水口相对一侧开设有出水口,其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气味隔离组件(6),所述进水管道(2)与进水口相连通,并呈“z”字型,所述出水管道(3)与出水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筒盖(11)设置于所述筒体(1)上方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挂篮(4)整体呈“l”结构,内部中空,将所述筒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过滤区(41)和第二过滤区(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41)的所述过滤挂篮(4)底部高度低于进水口高度,其侧壁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4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区(42)的所述过滤挂篮(4)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孔(421),所述第二滤孔(421)高度与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孔(4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滤孔(421)的孔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味隔离组件(5)包括:第一转轴(51)和第一挡板(52),所述第一转轴(51)设置于进水口上方的筒壁上,所述第一挡板(52)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转轴(5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52)下重上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2)的长度大于进水口的直径,并设计呈上轻下重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味隔离组件(6)包括:第二转轴(61)和第二挡板(62),所述第二转轴(61)设置于出水口上方的筒壁上,所述第二挡板(62)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转轴(61)转动连接,并设计呈上轻下重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反味的截污挂篮,涉及截污挂篮技术领域,筒体内部中空,其一侧设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味隔离组件,与进水口相对一侧开设有出水口,其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味隔离组件,进水管道与进水口相连通,并呈“Z”字型,出水管道与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计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有效的隔档住筒体内的杂质污物由于长时间的腐蚀产生的臭味,避免从管道内向外界扩散出去,同时将进水管道设计成弯折的反水管,从而实现对筒体内部的液封,进一步防止臭味扩散出去,密封效果好,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截污挂篮散发臭味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禾(烟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2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