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8023发布日期:2021-11-06 02:3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闸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水位探测有超声波测液位的,因为超声波的需要有一定的探测范围才行,就安装在闸门的两侧,离闸门有一定距离;而常用的液位传感器是一个圆柱形压力探头,且需在闸框内设置专用的传感器腔,并在闸框上任意一侧打孔使水能进入腔内,同时水流会带入泥沙,使得闸框里的传感器很容易被沙子埋住而失效,行业里目前的解决方法要把闸门拆下来清理,或更换闸门。
3.如果不定期清理,传感器腔沉积淤泥,导致传感器检测水位高度不准确,使得闸门不能及时开启或无效开启,会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解决闸门传感器腔淤沙堆积导致水位测量不准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包括闸门边框、闸门下框和闸扇,所述闸门边框上设置有传感器腔,所述传感器腔的迎水面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所述传感器腔靠近所述闸扇的一侧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水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均位于所述闸扇的下方,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均位于所述闸门下框的上方,所述出水孔上下的总高度大于所述进水孔的上下总高度,所述出水孔水平方向的总长度小于所述进水孔水平方向的总长度。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迎水面平行。
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迎水面成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形状设置为纵向长圆孔。
10.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上均设置有过滤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闸门安装前设定好传感器腔的位置,并在传感器腔的迎水面上进行测量打孔,打孔位置靠近闸扇的底部,且靠近闸门下框,传感器腔的迎水面上呈矩形阵列有四个进水孔,传感器腔靠近闸扇的另一侧上与进水孔相对应的设置有一个纵长的出水孔,同时保证出水孔上下的总高度大于进水孔的上下总高度,出水孔的水平的总长度小于进水孔的水平的总长度,利用水渠的水流,自动冲刷;通过在传感器腔上合理布置进水孔和出水口,解决了泥沙容易堆积在传感器腔,导致长期水位检测不精准,且传感器腔底部淤沙难以清理的问题,同时保证了闸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减少闸门的常年维护费用。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保持传感器腔内部
清洁,以便传感器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的后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水孔和出水孔处的剖视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闸门边框;2、闸门下框;3、闸扇;4、传感器腔;5、进水孔;6、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包括闸门边框1、闸门下框2和闸扇3,闸门边框1上设置有传感器腔4,传感器腔4的迎水面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5,传感器腔4靠近闸扇3的一侧上设置有出水孔6,出水孔6与进水孔5的位置相对应,进水孔5和出水孔6均位于闸扇3的下方,进水孔5与出水孔6均位于闸门下框2的上方,出水孔6上下的总高度大于进水孔5的上下总高度,出水孔6水平方向的总长度小于进水孔5水平方向的总长度。
20.本实施例通过在传感器腔上合理布置进水孔和出水口,解决了泥沙容易堆积在传感器腔,导致长期水位检测不精准,且传感器腔底部淤沙难以清理的问题,同时保证了闸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减少闸门的常年维护费用。
21.具体的,传感器腔4的迎水面上呈矩形阵列有四个进水孔5,传感器腔4靠近闸扇3的另一侧上与进水孔5相对应的设置有一个纵长的出水孔6。
22.本实施例利用泥沙自重和水流挟沙能力提高冲沙效果,自动冲刷,还能防止泥沙淤积,不会有沉淀,解决了现有的问题。闸扇3的底部高于出水孔6的顶部或与出水孔6的顶部齐平,进水孔5与出水孔6位置靠近闸门下框2的顶部,泥沙从闸扇3下部冲走,而且在水流冲力和泥沙自重的作用下,有效冲沙,防止泥沙淤积。
23.具体的,进水孔5与迎水面平行。进水孔5与迎水面成形成夹角,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24.本实施例利用水渠的水流,自动冲刷,不会有沉淀。
25.具体的,进水孔5、出水孔6的形状设置为纵向长圆孔。
26.本实施例可减少淤积死角。
27.更具体的,进水孔5与出水孔6上设置有过滤网。
28.本实施例的进水孔与出水孔面积大于4平方毫米时,可在孔上覆盖过滤网阻止直径大于1.5mm的较大的异物进入,进一步利用自身结构过滤水流,提高冲沙效果,避免较大异物进入传感器腔造成堵塞,防止泥沙淤积。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30.首先,参照图1、图2和图3,液位传感器是一个圆柱形压力探头,后面是一根电线,从上面放入传感器腔4中,在闸门安装前设定好传感器腔4的位置,并在传感器腔4的迎水面上进行测量打孔,打孔位置靠近闸扇3的底部,且靠近闸门下框2,传感器腔4的迎水面上呈
矩形阵列有四个进水孔5,传感器腔4靠近闸扇3的另一侧上与进水孔5相对应的设置有一个纵长的出水孔6,同时保证出水孔6上下的总高度大于进水孔5的上下总高度,出水孔6的水平的总长度小于进水孔5的水平的总长度,达到利用水渠的水流,自动冲刷的效果,利用泥沙自重和水流挟沙能力提高冲沙效果,防止泥沙淤积,延长闸门使用寿命。
31.在传感器腔内设置的水位传感器能够提高闸门自动化控制能力,根据信号可以计算和控制通过闸门的水量。实现根据需求远程控制闸门开启和闭合,在水位高于警戒线的时候,闸门开启进行泄洪,能够提升闸口排洪的能力,提升泄洪的速率,延长水库使用寿命。
32.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孔5、出水孔6的形状设置为纵向长圆孔,进水孔与出水孔面积大于4平方毫米时可在孔上覆盖过滤网拦截直径大于1.5mm的异物。
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包括闸门边框(1)、闸门下框(2)和闸扇(3),所述闸门边框(1)上设置有传感器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腔(4)的迎水面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5),所述传感器腔(4)靠近所述闸扇(3)的一侧上设置有出水孔(6),所述出水孔(6)与所述进水孔(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水孔(5)和所述出水孔(6)均位于所述闸扇(3)的下方,所述进水孔(5)与所述出水孔(6)均位于所述闸门下框(2)的上方,所述出水孔(6)上下的总高度大于所述进水孔(5)的上下总高度,所述出水孔(6)水平方向的总长度小于所述进水孔(5)水平方向的总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5)与所述迎水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5)与所述迎水面成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或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5)、所述出水孔(6)的形状设置为纵向长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5)与所述出水孔(6)上均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闸门传感器腔用冲砂清淤结构,包括闸门边框、闸门下框和闸扇,闸门边框上设置有传感器腔,传感器腔的迎水面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传感器腔靠近闸扇的一侧上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与进水孔的位置相对应,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位于闸扇的下方,进水孔与出水孔均位于闸门下框的上方,出水孔上下的总高度大于进水孔的上下总高度,出水孔水平方向的总长度小于进水孔水平方向的总长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保持传感器腔内部清洁,以便传感器正常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兴 田永盛 武洪占 田恒建 王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聚源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8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