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7600发布日期:2021-12-08 18:3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矿山的山体开采后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开采后废弃的矿山不仅有碍景观美化,同时由于没有植被和表土的覆盖,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次生灾害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因此对废弃矿山的生态治理和修复尤为紧迫。
3.目前常规的矿山边坡植被恢复技术主要为客土喷播工艺,但在高陡矿山边坡区域,普通的客土喷播工艺难以见到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矿山边坡的客土基质稳固性差,抗冲刷能力弱,流失严重,无法构造稳定、可靠地植物生长营养体系。此外,对于酸性矿山边坡而言,当遭遇雨水天气时,沿边坡向下流动的酸性废水以及从底部渗透的酸性废水都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边坡生态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以便提高对酸性矿山边坡的生态修复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包括间隔分布在边坡上的多个生态锚区,所述生态锚区与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反渗层,生态锚区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带。
6.进一步,所述生态锚区由生态棒围堰形成。
7.进一步,所述反渗层和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排水网。
8.进一步,所述反渗层由加筋草毯构成。
9.进一步,所述生态锚区内设置有基质充填格室。
10.进一步,还包括铺设在边坡上的攀爬网。
11.进一步,所述生态锚区、反渗层、疏水带、排水网和攀爬网均通过锚杆与边坡固定。
12.进一步,所述疏水带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导流凸起。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包括间隔分布在边坡上的多个生态锚区,所述生态锚区与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反渗层,生态锚区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带。本申请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一方面,采用生态锚区栽种植物,加强了客土基质的稳固性和抗冲刷能力,构造了稳定、可靠地植物生长营养体系,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另一方面,在雨水天气时,通过反渗层防止酸性废水反渗透至生态锚区,同时,通过疏水带阻挡、引导上方流下的酸性废水从生态锚区的两侧流走,避免了酸性废水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
17.图2为生态锚区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包括间隔分布在边坡上的多个生态锚区1和设置在边坡上的攀爬网8,所述生态锚区1由生态棒4围堰形成,生态锚区1内设置有基质充填格室6。
20.所述生态锚区1与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反渗层2,所述反渗层2由加筋草毯构成;为提高排水效果,在反渗层和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排水网5;所述生态锚区1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带3。
21.所述生态锚区1、反渗层2、疏水带3、排水网5和攀爬网8均通过锚杆与边坡固定。
22.采用本实施例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一方面,采用生态锚区栽种植物,加强了客土基质的稳固性和抗冲刷能力,构造了稳定、可靠地植物生长营养体系,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另一方面,在雨水天气时,通过反渗层防止酸性废水反渗透至生态锚区,同时,通过疏水带阻挡、引导上方流下的酸性废水从生态锚区的两侧流走,避免了酸性废水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
2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疏水带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导流凸起7。导流凸起能对往下流的酸性废水起缓冲、减速作用,避免其流速过大而越过疏水带,有利于确保疏水带的阻挡、引流效果。
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分布在边坡上的多个生态锚区(1),所述生态锚区与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反渗层(2),生态锚区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带(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锚区由生态棒(4)围堰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层和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排水网(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层由加筋草毯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锚区内设置有基质充填格室(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在边坡上的攀爬网(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锚区、反渗层、疏水带、排水网和攀爬网均通过锚杆与边坡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带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导流凸起(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包括间隔分布在边坡上的多个生态锚区,所述生态锚区与边坡表面之间设置有反渗层,生态锚区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带。本申请的锚区式酸性矿山边坡修复结构,一方面,采用生态锚区栽种植物,加强了客土基质的稳固性和抗冲刷能力,构造了稳定、可靠地植物生长营养体系,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另一方面,在雨水天气时,通过反渗层防止酸性废水反渗透至生态锚区,同时,通过疏水带阻挡、引导上方流下的酸性废水从生态锚区的两侧流走,避免了酸性废水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 向华浩 祁有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