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7783发布日期:2022-07-26 20:2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污分流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工程领域对雨污水排放的清污分流要求越来越严格,即雨水和污废水分别排入对应的受纳体系: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系统或水体,污废水排入市政污废水管网系统,不允许二者掺杂排放。由于初期雨水水质较差,有时也要求按照污废水进行排放。在工程实际中,越来越多的排水主管部门对清污分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3.市政雨污水泵站是指来水既有雨水又有污废水的泵站,包括传统土建泵站和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目前大部分泵站的来水都属于此类型,而此类泵站的出水一般情况下没有做出严格的清污分流措施,大多是直接按照雨水统一排放,如果将水质较差的污废水直接排入雨水系统中,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也与国家的环保要求和趋势不符。
4.为实现雨水、污废水或者初期雨水等不同水质水的分别排放,即雨水排放雨水系统,污废水或初期雨水等水质较差的水排放污水系统(简称清污分流),一般会在泵房集水池内设置雨水和污水两套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两套系统分别设置各自的排水泵、水位控制系统、排水管道等,如图1所示,雨水系统采用三台水泵(功率50kw ),污水系统采用两台水泵(功率10kw),采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或其他控制系统)对各水泵进行控制,通过设置雨水泵和污水泵各自独立的启、停泵水位,以实现在不同水质和水量时,分别启动和停止不同种类和台数的排水泵;雨水泵工作时,污水泵是停止的,反之亦然,再配合不同的排水路由,进而达到清污分流的目的。这种清污分流方式由于需要的水泵台数多,泵房面积较大,设备及土建造价高;废污水和雨水各自均需独立的控制系统,使得泵站控制系统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泵站清污分流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通过对泵站内的大、小泵进行合理搭配,雨水及污水排水出路的分别控制,实现清污分流的目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包括泵房,和设置在所述泵房内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排放有多台抽水泵,所有抽水泵的排水支管均与总排水管路相连通;与雨水泄压井相连的雨水排放路由和与废水泄压井相连的废水排放路由分别通过液控阀与总排水管路相连通。
8.所述抽水泵和液控阀由液位控制系统控制启闭。
9.所述抽水泵包括大功率雨水泵和小功率废水泵。
10.所述大功率雨水泵和小功率废水泵的台数比为1:1。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大功率水泵和小功率水泵搭配使用,将传统的雨水水位控制系统和污废水水位控制系统合二为一,采用一个水位控制系统,并通过液控阀实现雨水和污废水排水路由的转换,节约了所需水泵的台数,减小了泵房面积,设备及土建造价低,更为经济。
附图说明
12.图1是现有清污分流系统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加详细的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16.图1所示的为传统雨污水泵房清污分流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水排放系统由三台大功率(单泵50kw)雨水泵构成,三台雨水泵的排水支管均通过雨水排放路与雨水泄压井连通,设定启、停雨水泵的水位,通过雨水控制系统启动和停止雨水泵;而污(废)水排放系统有两台小功率(单泵10kw)的污水泵构成,两台小功率污水泵的排水支管均通过污水排放路与污水泄压井连通;同样的,设定启、停污水泵的水位,通过污水控制系统启动和停止污水泵。两套系统分别启动和停止不同种类和台数的排水泵,当雨水泵工作时,污水泵是停止的,反之亦然,再配合不同的排水路由,进而达到清污分流的目的。
17.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污分流系统。从图上可看出,共计采用了四台排水泵(两台50kw的大功率排水泵称为1#泵和2#泵,主要用于排放雨水,两台10kw的小功率排水泵称为3#泵和4#泵,主要用于排放污废水),四台排水泵的排水支管均与总排水管路5相连通;与雨水泄压井相连的雨水排放路由6通过雨水液控阀7与总排水管路5相连通,同样的,与废水泄压井相连的废水排放路由8通过废水液控阀9也和总排水管路5相连通。
18.其工作步骤如下:
19.1、当需要排出小雨、初期雨水或污废水时,集水池水位到达污废水水泵(3#泵和4#泵)的启泵水位,开启污废水水泵和相应废水排放路由8上的废水液控阀9,将集水池内的污废水排入废水泄压井,进入市政污废水系统进行处理;
20.2、当下大雨,集水池水位继续上升直至达到第一台雨水泵启泵水位后,第一台雨水泵工作,打开雨水排放路由6上的雨水液控阀7,关闭废水排放路由8上的废水液控阀9,将水排至雨水泄压井,而后排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网;
21.3、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集水池水位将不断上升,此时可以将第二台雨水泵打开,将集水池内的水快速排至雨水泄压井;如果泵房大,雨水泵较多时,可以逐步打开雨水泵,必要时可将所有水泵全部打开,以加快雨水排放速度;
22.4、随着集水池水位的逐渐下降,逐步关闭多余的水泵,直至降雨停止,集水池中水位降低至停泵水位,所有水泵关闭,排水结束。
23.由于不再分别设置独立的雨水泵和污废水泵,必要时可将污废水泵兼做雨水泵使用,减少了水泵的台数,从而减小泵房面积,设备及土建造价更低;相比传统的雨水、污废水
各自独立分开的液位控制系统来说,将两套控制系统合二为一,减小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本实用新型将水泵的开闭转变为排水路由上的液控阀门的开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泵启停的频次,优化了水泵运行条件,降低了水泵因频繁启闭造成故障的可能性,减少了水泵运行维修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包括泵房,和设置在所述泵房内的集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内排放有多台抽水泵,所有抽水泵的排水支管均与总排水管路相连通;与雨水泄压井相连的雨水排放路由和与废水泄压井相连的废水排放路由分别通过液控阀与总排水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和液控阀由液位控制系统控制启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包括大功率雨水泵和小功率废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雨水泵和小功率废水泵的台数比为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污水泵站的清污分流系统,包括泵房,和设置在所述泵房内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排放有多台抽水泵,所有抽水泵的排水支管均与总排水管路相连通;与雨水泄压井相连的雨水排放路由和与废水泄压井相连的废水排放路由分别通过液控阀与总排水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大功率水泵和小功率水泵搭配使用,将传统的雨水水位控制系统和污废水水位控制系统合二为一,采用一个水位控制系统,并通过液控阀实现雨水和污废水排水路由的转换,节约了所需水泵的台数,减小了泵房面积,设备及土建造价低,更为经济。更为经济。更为经济。


技术研发人员:盛云鸽 胡晓伟 郭炎伟 张新全 蒋宇豪 马双 倪莉莉 王晶晶 司爽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2/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