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6370发布日期:2022-02-26 01:1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电缆井一般采用现场人工砖砌或现场混凝土浇筑,这两种方式工程量大,速度慢工期长,严重影响着工程进度。这两种方式所制的电缆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防水效果差,空间大小不一致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340857u公布了一种轻量化预制装配式电缆井,该电缆井解决了传统电缆井施工速度慢的问题,但其也存在着连接结构复杂,连接件多,电缆井安装不够便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中所述轻量化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结构简单,预制件拼接方便,安装便捷,且方便运输。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预制装配式电缆井,一种装配式电缆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上表面周边预埋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顶端向外延伸穿过底板上表面,钢筋顶端具有挈形斜度,钢筋外表面沿轴向等距地设有若干圈凸刺;侧板,所述侧板底部内嵌设有膨胀套管,所述膨胀套管自侧板内部向外延伸至侧板下表面,膨胀套管与所述钢筋相插接,膨胀套管设有开口,开口间设有与所述凸刺设置位置相对应的凸刺凹槽;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凸刺与膨胀套管的插接相互连接,侧板与盖板之间通过扣槽相互扣合,底板、侧板以及盖板构成电缆井整体。
5.进一步地,每一圈所述凸刺均沿钢筋一周均匀分布有多个,保证了凸刺和凸刺凹槽的紧密连接和受力均匀。
6.进一步地,为保证底板和侧板之间能够紧密连接固定,所述钢筋和膨胀套筒的相插接长度为侧板高度的1/5~1/3,所述钢筋的直径为侧板厚度的1/5~1/4,
7.进一步地,为使预埋的套筒不脱落,所述膨胀套管的顶端设有凸台。
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由若干的预制底板组成,所述预制底板之间通过企口拼接为电缆井底板,预制底板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运输,企口结构设计简单,连接稳定。
9.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设有电缆穿行口,侧板由若干的预制侧板可拆卸连接而成,便于电缆井的安装和运输。
10.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由若干的预制盖板组成,所述预制盖板中至少有一个人孔预制盖板,便于检修人员检修电缆。
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侧板相互连接处还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沿着连接处内侧边缘围绕的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沿着连接处外侧边缘围绕设置的遇水膨胀止水条、以及填充在所述两种防水胶条间的防水砂浆,防水层使电缆井防水效果得到加强,同时使用寿命也得到增加。
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沿周边设有内外两道凹槽,所述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设置在内凹槽中,所述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设置在外凹槽中,止水条被底板和侧板挤压。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将电缆井拆分为多个轻量化的预制板,预制板方便运输和吊装,预制板通过预埋的钢筋和膨胀套筒相互插接,即可实现整个电缆井的安装固定,安装过程简单高效,缩短了电缆井部署的时长;
15.同时,预制板连接处设有防水层,在满足结构受力和实用要求的同时保证了电缆井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底板和侧板连接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膨胀套管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钢筋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整体结构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人孔预制盖板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底板、2-侧板、3-盖板、21-钢筋、22-企口、23-外凹槽、24-内凹槽、31-阶梯槽、32-电缆穿行口、33-固定孔、34-固定柱、35-顶梁、41-膨胀套筒、43-凸刺、44-防水砂浆、45-遇水膨胀止水条、46-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51-人孔盖板、61-凸台、62-凸刺凹槽、6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实施例一
26.如说明书附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量化预制装配式电缆井的实施例,包括底板1,底板1沿上表面周边预埋有若干钢筋21,所述钢筋21顶端向外延伸穿过底板1上表面,钢筋21顶端具有挈形斜度,钢筋21外表面沿轴向等距地设有6圈凸刺43;侧板2,侧板2底部内嵌设有膨胀套管41,膨胀套管41自侧板2内部向外延伸至侧板2下表面,膨胀套管41与钢筋21相插接,膨胀套管设有开口63,开口间63设有与所述凸刺43相卡接的凸刺凹槽62;盖板3,盖板3连接于侧板2的顶部,底板1、侧板2以及盖板3构成电缆井整体。
2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凸刺43均沿钢筋21一周均匀分布有3个。
2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保证底板1和侧板2之间能够紧密连接固定,所述钢筋21和膨胀套筒41的插接长度为侧板2高度的1/4,所述钢筋21的直径为侧板2厚度的1/4,
2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膨胀套管41的顶端设有凸台61。
3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底板1由4块预制底板组成,预制底板之间通过企口22拼接为电缆井底板1。
3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侧板2设有电缆穿行口32,侧板2由若干的预制侧板通过固定孔33和固定柱34可拆卸连接,侧板2的顶部好设有与侧板浇注一体的顶梁35。
3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盖板3由9块预制盖板组成,所述预制盖板中有2个人孔预制盖板。
3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1和侧板2相互连接处还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沿着连接处内侧边缘围绕的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46、沿着连接处外侧边缘围绕设置的遇水膨胀止水条45、以及填充在所述两胶条间的防水砂浆44。
3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底板1的上表面沿周边设有内外两道凹槽,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46和遇水膨胀止水条45分别设在底板的内凹槽24和外凹槽23里。
35.本实施例中,每块预制板的重量不超过5吨,每块预制板的体积不超过2m3,组装后的电缆井总重量不超过40吨,总体积不超过16m3。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上表面周边预埋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顶端向外延伸穿过底板上表面,钢筋顶端具有挈形斜度,钢筋外表面沿轴向等距地设有若干圈凸刺;侧板,所述侧板底部内嵌设有膨胀套管,所述膨胀套管自侧板内部向外延伸至侧板下表面,膨胀套管与所述钢筋相插接,膨胀套管管壁设有轴向开口,开口间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凸刺设置位置相对应的凸刺凹槽;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凸刺与膨胀套管相互插接连接,侧板与盖板之间通过扣槽相互扣合,底板、侧板以及盖板构成电缆井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每一圈所述凸刺均沿钢筋一周均匀分布有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和膨胀套筒的相插接长度为侧板高度的1/5~1/3,所述钢筋的直径为侧板厚度的1/5~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管的顶端设有凸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底板由若干块预制底板组成,所述若干块预制底板之间通过企口拼接为电缆井底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有电缆穿行口,侧板由若干块预制侧板可拆卸连接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由若干的预制盖板组成,所述预制盖板中至少有一个人孔预制盖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侧板相互连接处还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沿着连接处内侧边缘围绕的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沿着连接处外侧边缘围绕设置的遇水膨胀止水条、以及填充在所述两种防水胶条间的防水砂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沿周边设有内外两道凹槽,所述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设置在内凹槽中,所述挤压弹性橡胶止水条设置在外凹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上表面周边预埋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顶端向外延伸穿过底板上表面,钢筋顶端具有锥形斜度,钢筋外表面沿轴向等距地设有若干圈凸刺;侧板,所述侧板底部内嵌设有膨胀套管,所述膨胀套管自侧板内部向外延伸至侧板下表面,膨胀套管与所述钢筋相插接,膨胀套管设有开口,开口间设有与所述凸刺层相卡接的凸刺凹槽;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底板、侧板以及盖板构成电缆井整体。该轻量化的预制装配式电缆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井安装速率慢、拼接复杂,运输困难的问题。运输困难的问题。运输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清 朱杨军 蔡寒 曹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尚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2/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