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7386发布日期:2022-04-14 21:4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施工工程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例如:一项目场地南北侧面均临河道,基坑挖深7.2~9.2米。基坑北面、东面、南面不具备放坡开挖的条件,采用了全封闭长螺旋搅拌水泥土桩截水帷幕+排桩+锚索支护体系。基坑西面具备放坡开挖的条件,采用全封闭长螺旋搅拌水泥土桩截水帷幕+放坡土钉喷射细石混凝土支护工艺。由于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开挖深度已揭露至强透水层

1层粉砂、

层圆砾、第

1层粉砂。详细对照工程地质剖面,重点封止强透水层第

1层粉砂、第

层圆砾、第

1层粉砂层中的地下水,进入隔水层第

层粘土层一定深度,并满足抗渗稳定性的验算要求。
3.由于设计基础承台位于富水较多的第

1层粉砂层。为保证在雨季来临前仅30余天时间能完成地下室施工。项目从进场打桩开始就实施基坑降水以确保基坑开挖时能不受地下水影响。然而当基坑开挖至承台顶时基坑周边止水帷幕涌水严重,近50%止水桩未咬合。大量地下水涌入基坑粉砂层内,导致承台挖开时大量流沙涌入,承台边缘垮塌严重无法进行垫层及砖胎模施工。若该问题未能及时找到处理办法,基坑施工进入雨季则将对坑内的排水带来巨大挑战。
4.解决上述技术的现有解决方案是:
5.1、增设截水帷幕。若严格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该法能直接有效的阻断基坑周边地下水。由于施工场地南北侧临河,东西两侧为已规划完工的市政路。东西侧基坑已紧邻规划路人行道边缘,已无施工界面。且新增一道截水帷幕不但延长了施工周期,还大大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因此该法不可取。
6.2、明排法降水。在基础筏板边缘开挖明沟,将截水帷幕涌入的地下水以及粉砂层内的地下水,收集至集水坑内排出基坑外。该法施工简便,现场可操作性极强,同时排降水效果显著。但施工现场东侧、西侧及南侧截水桩距筏板边缘距离仅有600mm,且明沟开挖后粉砂层富水流沙严重,沟边极易垮塌至筏板范围内导致筏板无法施工。场地北侧为基坑出土道路及塔吊布置区,不具备明沟开挖条件,因此该法也不可取。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该法不但能保证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还能有效截水。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浇带内的降水井孔,降水井孔内放置有由内外两层构成的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的筒壁上等间距布置有透水孔,在外钢护筒的外周包裹有钢丝网过滤泥沙,在降水井孔的底部由下至上
设置有片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和级配透水层,外钢护筒压在级配透水层上。
10.进一步限定,所述后浇带边侧设置至少3条排水盲沟,排水盲沟的沟端设置积水井。
11.进一步限定,排水盲沟的沟底铺设有u型预制混凝土管。
12.进一步限定,排水盲沟的沟面预留有一段土工布卷边,土工布之间留300mm搭接接头。
13.进一步限定,所述片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和级配透水层均设计成500mm厚。
14.进一步限定,所述内钢护筒内填塞有c25p6微膨混凝土,在外钢护筒的顶部满焊钢板用于封闭止水。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此法在基础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便于组织,施工周期较短能及时投入使用。其次它更大的汇水面能快速有效的汇聚基坑中的地下水,能以最快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其次在后浇带超前止水下设置盲沟可以有效的降低后浇带渗水的风险。同时该法能有效避免由于地下水位上升浮力增加,筏板渗漏或结构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安装在后浇带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排水盲沟与封闭后的后浇带位置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图2所示的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浇带1内的降水井孔,降水井孔内放置有由内外两层构成的内钢护筒2和外钢护筒3,内钢护筒2和外钢护筒3的筒壁上等间距布置有间距200梅花形的透水孔,在外钢护筒3的外周包裹有30目的钢丝网过滤泥沙,通过旋挖机开孔下放至设计高度。同时在降水井孔的底部由下至上设置有片石透水层4、碎石透水层5和级配透水层6,每层铺设500mm厚,外钢护筒3压在级配透水层6上。当三层过滤层铺设完成后将内钢护筒2和外钢护筒4拔出至碎石透水层5,钢护筒拔出过程中及时在内钢护筒2内补充级配碎石料保证滤水层厚度。
20.另外,在后浇带1边侧设置至少3条排水盲沟7,排水盲沟7的沟端设置积水井,考虑到排水盲沟7开挖后边缘流沙回淤严重的情况,排水盲沟的沟底铺设有u型预制混凝土管8,铺设时保证沟底排水坡度,采取边挖边施工边回填的方法。沟底开挖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将土工布9铺设到沟内,同时排水盲沟7的沟面预留有一段土工布卷边,便于包裹碎石填料,土工布之间留300mm搭接接头。以确保过滤效果。土工布敷设时可采用水泥钉固定的方式,防止碎石充填时土工布变形移位。上述工序完成后,开始施工反滤层。反滤层由过筛的中、粗砂、碎石等滤水材料按配合比要求确定粒径级配,其中砂、石料颗粒小于0.15mm的含量不大于5%。同时选用5~10cm碎石填满沟槽。施工时施工人员先在沟底铺设300mm左右厚的碎石层并平整,再由人工配合施工机械将级配碎石料填入槽中。所有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用开挖出来的卵石和粉砂回填至后浇带超前止水垫层底高程。
21.考虑到降水井孔位置可能会成为后浇带漏水的隐患点,所述内钢护筒2内填塞有c25p6微膨混凝土20封闭止水,在外钢护筒3的顶部满焊钢板30用于封闭止水。所有工序完成后,在按照设计要求封闭后浇带。
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后浇带内的降水井孔,降水井孔内放置有由内外两层构成的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的筒壁上等间距布置有透水孔,在外钢护筒的外周包裹有钢丝网过滤泥沙,在降水井孔的底部由下至上设置有片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和级配透水层,外钢护筒压在级配透水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其特在于:所述后浇带边侧设置至少3条排水盲沟,排水盲沟的沟端设置积水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其特在于:排水盲沟的沟底铺设有u型预制混凝土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其特在于:排水盲沟的沟面预留有一段土工布卷边,土工布之间留300mm搭接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其特在于:所述片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和级配透水层均设计成500mm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其特在于:所述内钢护筒内填塞有c25p6微膨混凝土,在外钢护筒的顶部满焊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施工工程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深基坑截水帷幕失效后的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后浇带内的降水井孔,降水井孔内放置有由内外两层构成的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的筒壁上等间距布置有透水孔,在外钢护筒的外周包裹有钢丝网过滤泥沙,在降水井孔的底部由下至上设置有片石透水层、碎石透水层和级配透水层,外钢护筒压在级配透水层上。此法在基础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便于组织,施工周期较短。其次它更大的汇水面能快速有效的汇聚基坑中的地下水,能以最快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其次在后浇带超前止水下设置盲沟可以有效的降低后浇带渗水的风险。同时该法能有效避免由于地下水位上升浮力增加,筏板渗漏或结构损坏的风险。损坏的风险。损坏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李骞 张秀勇 袁正林 子文益 王振华 苏静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