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8860发布日期:2022-05-07 12:1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淤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箱涵因具有重力流、埋深大、容易淤积等特点,容易造成堵塞、淤积和塌陷,从而引起各种事故或社会问题。目前,针对市政箱涵,主要采用人工及水力清淤的方式清除淤泥,存在安全隐患且效率低。
3.箱涵内除了淤泥外,还可能存在石块等各种物体,导致工作环境复杂。此外,箱涵内的水流量不稳定,泥浆过浓还容易导致管道堵塞。并且现有的清淤结构不能快速有效地清除箱涵内的淤泥,也不能有效地对大块淤泥进行过滤。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淤泥的高效清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清淤结构,以提高清淤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清淤结构,包括设有敞口的罩体,安装在所述罩体内的旋转扫入机构,以及出水组件,其中,出水组件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旋转扫入机构外侧。
7.优选地,所述罩体的下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抽吸管道的吸排口,且吸排口位于所述旋转扫入机构的内侧。
8.优选地,所述吸排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罩体底部。
9.优选地,所述罩体内设有罩在所述吸排口外的过滤网。
10.优选地,所述出水组件为高压喷水管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12.1、所述出水组件在泥浆浓度很高时能够起到补水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泥泵的泵吸和输送,同时降低了管道堵塞的风险。
13.2、所述出水组件采用了高压喷头,可起到破土的作用,提高了清淤能力。所述旋转扫入机构与所述出水组件协同工作,旋转扫入机构优选为毛刷辊也可以起搅动破土的作用;此外还使得泥浆混合更加充分,提高对淤泥的抽吸输送效率。
14.3、通过在罩体内腔室内与吸排口之间设置过滤网,并且吸排口的高度高于罩体的底板高度,可以有效地对大型的泥块进行疏松和过滤,提高了清淤装置的工作效率。其余有益效果还可参见实施例的具体内容。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的清淤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部分剖面。
16.图2为实施例的另一清淤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部分剖面。
17.图号说明:
18.10.罩体,11.侧板,12.顶板,13.敞口。
19.20.旋转扫入机构。
20.30.出水组件,31.出水口。
21.40.抽吸管道,41.吸排口。
22.5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4.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清淤结构,包括设有敞口13的罩体10,旋转扫入机构20,所述旋转扫入机构20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罩体10上。
25.在所述罩体10的内侧形成一侧敞开的腔室。旋转扫入机构20靠近敞口13的位置,用于扫动敞口13下侧的淤泥。
26.清淤结构中还设有出水组件30,所述出水组件30安装在所述罩体10上,且其出水口朝向所述旋转扫入机构20的外侧。
27.优选地,所述罩体10的后端下部还开设有吸排口41,用于连接抽吸管道40。
28.所述出水组件30优选为高压喷水组件,高压喷水组件的30的出水口安装在罩体10上。一方面,在箱涵内的泥浆浓度过高不利于泥泵的泵吸和输送的情况下,出水组件30可对泥浆进行补水稀释;另一方面,高压水流可起破土的作用,参考图2中箭头a所示的水束方向,将所述旋转扫入机构20前方的淤泥冲散,使其与土体分离并且与周围的水混合形成泥浆,再在旋转扫入机构20的作用下被进一步混合并扫至内侧,通过所述吸排口41抽出输送,提高了清淤效率。
29.优选地,所述吸排口41的高度高于所述罩体20底部,使得大粒径的异物,如石块等落在吸排口41的下方而不被吸入,避免了管道堵塞,同时也避免了这些异物挡住吸排口41,影响抽吸效率。
30.进一步地,所述吸排口41上罩设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出)。过滤网可以直接固定在吸排口41上,也可以固定于所述吸排口41和罩体20之间,能够罩住吸排口41防止较大的异物进入抽吸管道40即可。
31.所述吸排口41的高度高于所述罩体10的底部,在竖直方向上,下层泥浆浓度高而上层泥浆浓度相对较低,也同时具有防止过高的泥浆浓度堵塞吸口、管道造成故障的问题。
32.优选地,所述旋转扫入机构20为毛刷辊,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装置传动联接(图中未示出)。
33.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罩体10包括侧板11和固定于所述侧板11上部的顶板12,其中,侧板11数量为一,其下部与所述顶板12之间构成所述敞口13。
34.参考图2所示,所述罩体10也可设置三块侧板11,由于为剖面视角,三块侧板11中仅示出了两块。三块侧板11中,一块侧板11位于中间位置,另外两块侧板11则各固定连接于中间的侧板11的两侧边缘部,所述顶板12固定并且盖在三块侧板11的上部。一方面,所述三块侧板11围合成一“凹口”,所构成的框架结构强度更高。
35.此外,优选地,所述三块侧板11的下侧边缘在水平方向上持平。当旋转扫入机构20
将泥浆、泥扫向内扫入时,位于两侧的两块侧板11挡在泥浆的两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止被扫入的泥浆从两侧冲出的作用,使得破土后形成的泥浆能够更加高效地从所述吸排口41抽出。
36.所述出水组件30设于所述罩体10上部外侧边缘部上,即所述顶板12的外侧边缘处。
37.进一步地,所述罩体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梁50,并且借助横梁50将所述清淤结构安装至清淤设备上。
38.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敞口的罩体,安装在所述罩体内的旋转扫入机构,以及出水组件,其中,出水组件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旋转扫入机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下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抽吸管道的吸排口,且吸排口位于所述旋转扫入机构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罩体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设有罩在所述吸排口外的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为高压喷水管道,设于所述罩体上部外侧边缘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侧板和固定于所述侧板上部的顶板,其中,侧板的下部与所述顶板之间构成所述敞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三块侧板和顶板,其中,两块侧板固定连接于余下侧板的两侧,顶板固定于三块侧板的上部,三块侧板的下部与顶板的外侧边缘之间构成所述敞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块侧板的下侧边缘在水平方向上持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扫入机构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装置传动联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扫入机构为毛刷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淤结构,包括设有敞口的罩体,安装在所述罩体内的旋转扫入机构,以及出水组件,其中,出水组件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旋转扫入机构外侧。通过出水组件对淤泥补水和破土,提高了清淤效率。提高了清淤效率。提高了清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纪富 舒敏骅 周忠玮 邢津 程书凤 王费新 洪国军 江帅 刘若元 陆寅松 刘功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