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7663发布日期:2022-04-07 07:4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海上采油平台上,为了满足了钻、修井等作业的需要,在采油树上方的每层甲板上,均设置有井口盖,甲板上的井口盖由大盖和小盖两部分组成。其中,大盖的盖板上设置有4个吊耳,其吊耳一般有以下特点:
3.1.吊耳的形状为“几”字型,截面为圆形,吊耳直径为10mm以上;
4.2.吊耳的结构类似于“合页”,可折叠,使用时扳起,不使用时折叠;
5.3.吊耳的轴端和两个轴管组成旋转部件,其材质均为普通铸铁,管段焊接在井口盖上大盖的盖板上。
6.但是,随着使用,这样的排砂方式有以下缺点:
7.⑴
.由于吊耳凸起在井口盖上,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磕绊,存在安全隐患;
8.⑵
.由于吊耳长时间的使用,井口盖坍塌变形,因此,在雨天容易积水,导致吊耳易腐蚀;
9.⑶
.由于吊耳转轴锈蚀后,吊耳普遍无法折叠或者打开,需要用松锈液和撬棍才能对其进行活动,因此,吊耳在活动过程中,存在转动磨损,极易造成吊点的损坏;
10.⑷
.由于吊耳轴管的壁厚较小,因此,极易腐蚀裂口,且在焊缝位置的裂口不易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以解决现有井口盖吊耳存在的易造成磕绊、易锈蚀,导致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3.一种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包括:盖板,通过合页安装在盖板下面的支架组件,设置在支架组件下面的底壳组件;其中,盖板为方形结构;支架组件连接为与盖板相配的方盒结构;底壳组件为弧形吊耳底座。
14.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设有一能够将其开合的孔,盖板能够根据使用情况,打开或者关闭。
15.进一步,所述支架组件是由数个角钢制成的一上面开口下面封闭方盒,该方盒的上面的开口处,向外延伸出数个边沿,且边沿连接为一体。
16.进一步,所述方盒相对两端的中部对称设有一对圆孔,圆孔中穿入一金属棒,并固定,该金属棒穿过方盒内部。
17.进一步,所述合页安装在方盒的上方。
18.进一步,所述底壳组件是由中部设置弧形扁钢,相对设置在弧形扁钢两端的扁钢
制成的一上面开口下面封闭的弧形吊耳底座。
19.进一步,所述弧形吊耳底座的最低点处,设有泄水孔。
20.进一步,所述金属棒为承重部件;金属棒是由一长形圆棒构成,且穿过方盒中央部位。
2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具有以下优点:
22.①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常用的碳钢材料制作完成,制造成本较低。
23.②
本实用新型思路新颖,使用内置式吊耳,安装后的井口盖表面平整,操作人员作业不易磕绊,避免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24.③
本实用新型方式巧妙,吊耳槽内由于设有泄水孔,因此,受雨水侵蚀较少。
25.④
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立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组件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30.图中标记说明:
31.1、盖板;2、合页;3、支架组件;4、底壳组件;5、角钢;6、金属棒;7、扁钢;8、弧形扁钢;9、井口盖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33.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盖板1,通过合页2安装在盖板1下面的支架组件3,采用焊接方式设置在支架组件3下面的底壳组件4;其中,盖板1为方形结构;支架组件3连接为与盖板1相配的方盒结构;底壳组件4为弧形的吊耳底座。
34.上述盖板1上设有一能够将其开合的孔,盖板1可根据使用情况,打开或者关闭。
35.上述支架组件3是由数个角钢5(本实施例为四个),并采用焊接方式制成的一上面开口下面封闭方盒,该方盒的上面的开口处,向外延伸出数个边沿,且边沿连接为一体。
36.上述方盒相对两端的中部对称设有一对圆孔,圆孔中穿入一金属棒6,并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该金属棒6穿过方盒内部。
37.上述合页2安装在方盒的上方。
38.上述底壳组件4是由中部设置弧形扁钢8,相对设置在弧形扁钢8两端的扁钢7,并采用焊接方式制成的一上面开口下面封闭的弧形吊耳底座。
39.上述弧形吊耳底座的最低点处,开有一圆孔作为泄水孔。
40.上述金属棒6为承重部件,具有一定的强度;其是由一长形圆棒构成,且穿过方盒中央部位。
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2.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井口盖面板9上,使用过程中:在需要起吊井口盖大盖时,翻
开吊耳盖板1,将挂钩或者吊带固定在金属棒6上,便可进行起吊作业;在不作业时,关闭盖板1,可有效地保证井口盖表面的平整,同时,弧形吊耳底座底部的泄水孔,可有效防止槽内积水。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上述角钢、金属棒、扁钢井口盖面板为现有技术,未作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45.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通过合页安装在盖板下面的支架组件,设置在支架组件下面的底壳组件;其中,盖板为方形结构;支架组件连接为与盖板相配的方盒结构;底壳组件为弧形吊耳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一能够将其开合的孔,盖板能够根据使用情况,打开或者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是由数个角钢制成的一上面开口下面封闭方盒,该方盒的上面的开口处,向外延伸出数个边沿,且边沿连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盒相对两端的中部对称设有一对圆孔,圆孔中穿入一金属棒,并固定,该金属棒穿过方盒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安装在方盒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组件是由中部设置弧形扁钢,相对设置在弧形扁钢两端的扁钢制成的一上面开口下面封闭的弧形吊耳底座。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吊耳底座的最低点处,设有泄水孔。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棒为承重部件;金属棒是由一长形圆棒构成,且穿过方盒中央部位。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井口盖的内置式吊耳,包括:盖板,通过合页安装在盖板下面的支架组件,设置在支架组件下面的底壳组件;其中,盖板为方形结构;支架组件连接为与盖板相配的方盒结构;底壳组件为弧形吊耳底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不仅安装后的井口盖表面平整,操作人员作业不易磕绊,避免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弧形吊耳底座的最低点处设有泄水孔,因此,受雨水侵蚀较少,保证了吊耳的安全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推广性强。推广性强。推广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 张彦鑫 王亚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