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8737发布日期:2022-03-09 13:3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淤泥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清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河道淤泥堆积是影响河道水质和堵塞河道的重要因素,影响河道周边的环境,亦削弱了河道原有的排水能力。现有内陆河使用的水下清淤技术,主要指利用安装了清淤设备的清淤船处理水下淤泥的技术,主要分为绞吸式、抓斗式、斗轮式及泵吸式4种。
3.然而,现有的清淤船主要适用于大中型河道使用,城市内的小河道、小河涌宽度窄,水深较浅,大型清淤船难以应用在小河道中。且小河道两边的建筑密集,加上小河道的河岸道路狭窄,传统的挖机清淤方案可行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河道清淤技术难以满足城市小河道的清淤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淤泥清淤设备,其为泵吸式清淤技术,可对城市小河道进行清淤处理,简单高效。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淤泥清理设备,包括:
7.小型船体,其中部设置有一投放台,所述投放台的中部设置有投放窗结构,所述投放窗结构贯穿所述小型船体;
8.龙门架,其立设在投放台上,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拉环;
9.移动式潜污泵,其顶部与一缆绳连接,缆绳穿过龙门架的拉环;
10.其中,通过释放或拉扯缆绳,可使移动式潜污泵从投放台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
11.优选地,所述龙门架设置有斜撑杆。
12.优选地,所述龙门架为方管和圆管组装而成。
13.优选地,所述小型船体于投放台的前侧端设置有一物品放置腔,小型船体于投放台的后侧端设置有一可站人或坐人的船舱。
14.优选地,所述移动式潜污泵设置有电力电缆和排污管,电力电缆和排污管均从投放窗结构穿设伸出来;所述排污管为柔性软胶管。
15.优选地,所述缆绳为不锈钢缆绳或尼龙绳。
16.优选地,所述小型船体为吹塑工艺生产加工而成的吹塑船。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小型船体的中部设置有一投放台及龙门架,所述投放台的中部设置有投放窗结构,通过释放或拉扯缆绳,可使移动式潜污泵从投放台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使用时,根据河道施工分区,驾驶小型船体移动至作业区域,释放缆绳将潜污泵投放至河道中吸走淤泥,当前作业区域淤泥吸走后,通过拉扯缆绳将潜污泵拉起,移动至下一
作业区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内的小河道、的清淤处理。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淤泥清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一;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淤泥清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二;
22.图中:
23.10-小型船体;
24.20-龙门架、21-斜撑杆;
25.30-移动式潜污泵、31-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淤泥清理设备的优选结构。
28.如图1所述,所述淤泥清理设备包括小型船体10、龙门架20和移动式潜污泵30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小型船体10的中部设置有一投放台及龙门架20,所述投放台的中部设置有投放窗结构,通过释放或拉扯缆绳,可使移动式潜污泵从投放台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使用时,根据河道施工分区,驾驶小型船体移动至作业区域,释放缆绳将潜污泵30投放至河道中吸走淤泥,当前作业区域淤泥吸走后,通过拉扯缆绳将潜污泵拉起,移动至下一作业区域。
29.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内的小河道、的清淤处理。
30.如图2所示,所述小型船体20的中部设置有一投放台,所述投放台的中部设置有投放窗结构,所述投放窗结构贯穿所述小型船体10。投放台的高度于船壁齐平,避免水体浸入船舱,保持船体的浮力。
31.其中,所述小型船体10于投放台的前侧端设置有一物品放置腔,小型船体于投放台的后侧端设置有一可站人或坐人的船舱。物品放置腔可用于放置其他工具,或用于放置拉起后的潜污泵。
32.在一种优选实施中,所述小型船体为吹塑工艺生产加工而成的吹塑船。吹塑船又称吹塑渔船,具有不易翻,重量轻,浮力好,安全性能高,耐冲击性强,耐腐蚀等优越性能;广泛用于水产养殖,河道清理及旅游观光等行业中。
33.在一种具体实施中,小型船体的尺寸可以是2.7-4米。如3.2米吹塑渔船。
34.如图1所示,所述龙门架20包括两个立杆和连接在两个立杆顶部的横梁,所述立杆为金属圆管,所述横梁为方管。优选地,为了提高龙门架的稳定性,所述龙门架设置有为方管制成的斜撑杆。
35.具体的,所述龙门架20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小型船体上,也可以采用卡装的方式。在吹塑生产船体时,通过在船体上预设卡槽等槽结构。具体技术手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实现的。
36.其中,龙门架立设在投放台上,横梁位于投放窗结构的正上方,所述龙门架的横梁
上设置有拉环。
37.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潜污泵30采用现有产品,在潜污泵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吊环。吊环通过缆绳连接,缆绳穿过龙门架的拉环,通过释放或拉扯缆绳,可使移动式潜污泵从投放台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
38.具体的,移动式潜污泵30通过电力电缆进行供电,电力电缆连接岸上的供电设备。移动式潜污泵的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31,所述排污管31为柔性软胶管。
39.优选地,电力电缆和排污管均从投放窗结构穿设伸出来,方便管理。另一种实施中,排污管直接从河道底部延伸至岸边,不从投放窗结构穿出。排污管将淤泥排放至岸上特定区域或收集箱等。
40.优选地,所述缆绳为不锈钢缆绳或尼龙绳。移动式潜污泵在体型和重量上选择适中型号即可,缆绳的拉扯和释放,可人力操作。设备条件充裕的,还可以通过电葫芦驱动潜污泵的投放。
41.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淤泥清理设备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型船体,其中部设置有一投放台,所述投放台的中部设置有投放窗结构,所述投放窗结构贯穿所述小型船体;龙门架,其立设在投放台上,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拉环;移动式潜污泵,其顶部与一缆绳连接,缆绳穿过龙门架的拉环;其中,通过释放或拉扯缆绳,可使移动式潜污泵从投放台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设置有斜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为方管和圆管组装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船体于投放台的前侧端设置有一物品放置腔,小型船体于投放台的后侧端设置有一可站人或坐人的船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潜污泵设置有电力电缆和排污管,电力电缆和排污管均从投放窗结构穿设伸出来;所述排污管为柔性软胶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为不锈钢缆绳或尼龙绳。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船体为吹塑工艺生产加工而成的吹塑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泥清理设备,包括:小型船体,其中部设置有一投放台,所述投放台的中部设置有投放窗结构,所述投放窗结构贯穿所述小型船体;龙门架,其立设在投放台上,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拉环;移动式潜污泵,其顶部与一缆绳连接,缆绳穿过龙门架的拉环;其中,通过释放或拉扯缆绳,可使移动式潜污泵从投放台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的投放窗结构投放和拉起。


技术研发人员:何石磊 邓小样 邓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昊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