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

文档序号:31751858发布日期:2022-10-11 22:1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


背景技术:

2.在如今的基坑工程中,施工用地越来越紧张,周边环境越发的复杂,因场地限制,很多采用竖直支护结构,其桩顶容易产生较大位移,导致基坑主动区土体发生较大变形,对于长斜坡可以采用多桩体搭配使用,而对于短主动区坡体,目前出去锚固还并未存在有效的阻拦方案,而锚固占地面积太大,容易拖延施工场地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现有的防护工程中对于短坡体暂无有效的防护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
4.提供了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包括
5.钢筋桩,钢筋桩竖直设置;
6.混凝土桩,成型在钢筋桩的一侧与钢筋桩成并行延伸,混凝土桩成月牙状在钢筋的一侧包裹且与钢筋桩一体成型;
7.位于混凝土桩远离钢筋桩的一侧开设有基坑,基坑中填充并固化混凝土。
8.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筋桩为多个,每个钢筋桩一侧都对应有混凝土桩,多个钢筋桩成等间距的直线排列。
9.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筋桩的长度大于混凝土桩的长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凝土桩与基坑的连接拐角处设置有直角角铁,角铁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混凝土桩与基坑内混凝土相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坑内靠近混凝土桩设有钢立柱,钢立柱位于直角角铁的下方,钢立柱与直角角铁的底面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位于钢立柱的中部设有预埋连接件,预埋连接件的中部与钢立柱固定连接,预埋连接件的一段伸入至混凝土桩中,混凝土桩的另一端伸入至基坑内混凝土中,预埋连接件的两端都具有上下成直角状伸出的折角板。
13.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在开挖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减小桩顶位移,使桩后地面变形大大减小,且采用咬合桩拥有更好的整体性,增大受到更大土压力的排桩中下部的桩截面积,提升桩体的刚度和承载力。
15.2.适用于使用桩锚支护结构或内支撑支护结构或者单排大孔径桩支护结构以及大孔径单排桩支护进行支护的基坑工程,相对于桩锚支护方法,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缩短锚索长度,甚至不需锚索支护、从而避免侵占红线外的地下空间;
16.3.对于内撑式支护,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对坑内空间的占用,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对于传统双排桩,本实用新型采用长度更短的且为素混凝土的前排咬合桩,成本更低,
配合被动区土体加固手段稳定土体,工程造价低廉。
17.4.对于大孔径单排桩,本实用新型的单次成孔直径更小,施工难度和风险更低,与普通单排抗滑桩相比,具有更大的侧向刚度,能够抵抗更大的土压力,保持基坑稳定。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9.图1为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侧视结构图。
21.图3为混凝土桩与混凝土的组合处放大结构图。
22.图4为混凝土桩和钢筋桩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基坑3长短咬合桩支护,包括钢筋桩1,钢筋桩1竖直设置,钢筋桩1内植入有笼柱状钢筋结构并灌注混凝土;和混凝土桩2,成型在钢筋桩1的一侧与钢筋桩1成并行延伸,半包裹着混凝土桩2,混凝土桩2成月牙状在钢筋的一侧包裹且与钢筋桩 1一体成型,混凝土桩2包裹钢筋桩1的部分成交叠状附着在外侧;位于混凝土桩2远离钢筋桩1的一侧开设有基坑3,基坑3中填充并固化混凝土,所述的钢筋桩1为多个,每个钢筋桩1一侧都对应成型有混凝土桩2,多个钢筋桩1成等间距的直线排列在基坑3的一侧,钢筋桩1和混凝土桩2的底部插入在主动区土体中并埋设,基坑3位置位于混凝土桩2的中部。
25.所述的钢筋桩1的长度大于混凝土桩2的长度,钢筋桩1的底部与混凝土桩2的底部齐平。
26.所述的混凝土桩2与基坑3的连接拐角处设置有直角角铁,位于混凝土桩2与基坑3内混凝土中都预埋有连接件,角铁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混凝土桩2与基坑3内混凝土相固定连接。
27.所述的基坑3内靠近混凝土桩2设有钢立柱5,钢立柱5预埋设置,钢立柱5位于直角角铁的下方,钢立柱5的顶面具有水平的板状部与直角角铁的底面通过螺栓以固定连接。
28.位于钢立柱5的中部设有预埋连接件4,预埋连接件4为侧面看工字状的连接件,预埋连接件4的中部具有两个相对且上下凸起延伸且之间形成夹缝的凸起状部分,钢立柱5被限位在两个凸起状部分之间的夹缝内,预埋连接件4的中部的凸起状部分与钢立柱5固定连接,钢立柱5的截面为矩形体,预埋连接件4的一端伸入至混凝土桩2中,混凝土桩2的另一端伸入至基坑3内混凝土中,预埋连接件4的两端都具有上下成直角状伸出的折角板。
29.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桩,钢筋桩竖直设置;混凝土桩,成型在钢筋桩的一侧与钢筋桩成并行延伸,混凝土桩成月牙状在钢筋的一侧包裹且与钢筋桩一体成型;位于混凝土桩远离钢筋桩的一侧开设有基坑,基坑中填充并固化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桩为多个,每个钢筋桩一侧都对应有混凝土桩,多个钢筋桩成等间距的直线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桩的长度大于混凝土桩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桩与基坑的连接拐角处设置有直角角铁,角铁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混凝土桩与基坑内混凝土相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坑内靠近混凝土桩设有钢立柱,钢立柱位于直角角铁的下方,钢立柱与直角角铁的底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其特征在于:位于钢立柱的中部设有预埋连接件,预埋连接件的中部与钢立柱固定连接,预埋连接件的一端伸入至混凝土桩中,混凝土桩的另一端伸入至基坑内混凝土中,预埋连接件的两端都具有上下成直角状伸出的折角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长短咬合桩支护,包括钢筋桩,钢筋桩竖直设置;混凝土桩,成型在钢筋桩的一侧与钢筋桩成并行延伸,混凝土桩成月牙状在钢筋的一侧包裹且与钢筋桩一体成型;位于混凝土桩远离钢筋桩的一侧开设有基坑,基坑中填充并固化混凝土。单次成孔直径更小,施工难度和风险更低,与普通单排抗滑桩相比,具有更大的侧向刚度,能够抵抗更大的土压力,保持基坑稳定。保持基坑稳定。保持基坑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翁维素 王凯 周启港 袁晓聪 裴斐 甄铭灿 龙浩楠 邵志新 赵明坤 潘本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