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2216发布日期:2022-11-12 03:0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复合地基中,不能承受绝大部分载荷,在机场场道工程及道路工程中强夯法是一种十分常见并切实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又叫动力固结法,其原理是通过15吨左右的重锤在一定的高度下落,通过强大的冲击量对地基进行强力压实而进行夯实作业,从而实现地基的紧密度及地基承载力的提升。一般情况下强夯法适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沙包土基砂性土地基。
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进行地基施工的资源占用多,浪费严重,进行地基施工的成本较高且地基的承载力较差。且在现有的工程地基夯击过程中容易扬尘,难以控制。施工时比较浪费人力,且安全性不够高。
4.在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地基施工的资源占用少,可减少浪费,进行地基施工的成本较低且地基的承载力更强,且施工时可有效防止扬尘,能够提高安全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7.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所述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一、专职安全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场地的安全交底和现场检查,并获取建筑场地施工图纸,并依据图纸在地面进行建施工规划区域的划定;
9.步骤二、对划定的建筑施工场地规划区域地表进行清理;
10.步骤三、对划定的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进行土地平整,保持区域内地面水平,完成对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的施工前的处理;
11.步骤四、依据建筑场地施工图纸进行强夯孔深度的确定,得到标准强夯深度,获取建筑场地施工图纸中的建筑场地的高度,以及对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的土层承载力进行获取,通过获取的建筑场地的高度和土层承载力进行强夯孔深度的确定;
12.步骤五、夯区土方回填采用分层回填,自卸车倒土后利用推土机及时整平,每层虚铺厚度满足试夯确定的分层厚度要求,通过预浸水夯机设备的摇臂高压喷头向地基施工范围内进行预设水量的喷水,保证地基保持预设含水率,然后通过所述预浸水夯机设备对地基进行强夯,并在强夯过程中通过预浸水夯机设备的雾化喷枪对着夯点定点喷洒,以保证无扬尘;
13.步骤六、平整好场地后布置第一遍夯点,采用石灰点标出每个夯点位置并对夯点编号,夯点偏差为
±
5cm,点夯位置确定后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并测量夯锤标高,将夯锤起吊到预定位置后开启脱钩装置(在拖过装置的挂钩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
塔尺),待夯锤脱钩后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所述夯锤顶标高,依次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直至第一遍点夯完成并均满足设计要求,然后进行第二遍点夯施工,施工过程同第一遍点夯,从而实现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内的全场地满夯。
14.所述对划定的建筑施工规划区域地表进行清理包括去除建筑施工规划区域地表覆盖的建筑废弃物或是其他非土杂质。
15.所述回填土中,不得有腐殖土、淤泥质土、大石块等,若有大土块应及时打碎回填。
16.所述地基的预设含水率为10%~12%。
17.所述孔内强夯点的标记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孔内强夯点的间距为3~5m。
18.所述设定重锤夯击高度为10~15m,重锤重量为15吨以上。
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20.1、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方法中,进行孔内强夯施工,不需要考虑对刚性桩的保护,施工限制较少,施工方便;刚性桩施工完成后,受到的摩阻力为正向,可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实现承载力的增强。
21.2、本发明的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简单,施工效率高,在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下,可以减少刚性桩使用的数量,能够实现减少资源的使用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22.3、本发明在施工可有效避免扬尘。
23.4、本发明在挂钩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塔尺,从而增加了安全性,减少了操作人员。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5.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所述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步骤一、专职安全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场地的安全交底和现场检查,并获取建筑场地施工图纸,并依据图纸在地面进行建施工规划区域的划定;
28.步骤二、对划定的建筑施工场地规划区域地表进行清理。所述对划定的建筑施工规划区域地表进行清理包括去除建筑施工规划区域地表覆盖的建筑废弃物或是其他非土杂质;
29.步骤三、对划定的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进行土地平整,保持区域内地面水平,完成对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的施工前的处理;
30.步骤四、依据建筑场地施工图纸进行强夯孔深度的确定,得到标准强夯深度,获取建筑场地施工图纸中的建筑场地的高度,以及对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的土层承载力进行获取,通过获取的建筑场地的高度和土层承载力进行强夯孔深度的确定;
31.步骤五、夯区土方回填采用分层回填,自卸车倒土后利用推土机及时整平,每层虚铺厚度满足试夯确定的分层厚度要求,通过预制预浸水夯机设备的摇臂高压喷头向地基施工范围内进行预设水量的喷水,保证地基保持预设含水率,然后通过所述预浸水夯机设备
对地基进行强夯,并在强夯过程中通过预浸水夯机设备的雾化喷枪对着夯点定点喷洒,以保证无扬尘。所述回填土中,不得有腐殖土、淤泥质土、大石块等,若有大土块应及时打碎回填。所述地基的预设含水率为10%~12%;
32.步骤六、平整好场地后布置第一遍夯点,采用石灰点标出每个夯点位置并对夯点编号,夯点偏差为
±
5cm,点夯位置确定后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并测量夯锤标高,将夯锤起吊到预定位置后开启脱钩装置(在拖过装置的挂钩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塔尺),待夯锤脱钩后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所述夯锤顶标高,依次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直至第一遍点夯完成并均满足设计要求,然后进行第二遍点夯施工,施工过程同第一遍点夯,从而实现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内的全场地满夯(最后两击不得大于5cm)。所述孔内强夯点的标记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孔内强夯点的间距为3~5m。所述设定重锤夯击高度为10~15m,重锤重量为15吨以上。
33.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专职安全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场地的安全交底和现场检查,并获取建筑场地施工图纸,并依据图纸在地面进行建施工规划区域的划定;步骤二、对划定的建筑施工场地规划区域地表进行清理;步骤三、对划定的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进行土地平整,保持区域内地面水平,完成对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的施工前的处理;步骤四、依据建筑场地施工图纸进行强夯孔深度的确定,得到标准强夯深度,获取建筑场地施工图纸中的建筑场地的高度,以及对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的土层承载力进行获取,通过获取的建筑场地的高度和土层承载力进行强夯孔深度的确定;步骤五、夯区土方回填采用分层回填,自卸车倒土后利用推土机及时整平,每层虚铺厚度满足试夯确定的分层厚度要求,通过预制预浸水夯机设备的摇臂高压喷头向地基施工范围内进行预设水量的喷水,保证地基保持预设含水率,然后通过所述预浸水夯机设备对地基进行强夯,并在强夯过程中通过预浸水夯机设备的雾化喷枪对着夯点定点喷洒,以保证无扬尘;步骤六、平整好场地后布置第一遍夯点,采用石灰点标出每个夯点位置并对夯点编号,夯点偏差为
±
5cm,点夯位置确定后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并测量夯锤标高,将夯锤起吊到预定位置后开启脱钩装置(在拖过装置的挂钩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塔尺),待夯锤脱钩后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所述夯锤顶标高,依次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直至第一遍点夯完成并均满足设计要求,然后进行第二遍点夯施工,施工过程同第一遍点夯,从而实现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内的全场地满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划定的建筑施工规划区域地表进行清理包括去除建筑施工规划区域地表覆盖的建筑废弃物或是其他非土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中,不得有腐殖土、淤泥质土、大石块等,若有大土块应及时打碎回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的预设含水率为10%~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强夯点的标记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孔内强夯点的间距为3~5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重锤夯击高度为10~15m,重锤重量为15吨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所述工程地基强夯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专职安全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场地的安全交底和现场检查,并获取建筑场地施工图纸,并依据图纸在地面进行建施工规划区域的划定;步骤二、对划定的建筑施工场地规划区域地表进行清理;步骤三、对划定的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进行土地平整,保持区域内地面水平,完成对建筑场地施工规划区域的施工前的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方法中,进行孔内强夯施工,不需要考虑对刚性桩的保护,施工限制较少,施工方便;刚性桩施工完成后,受到的摩阻力为正向,可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实现承载力的增强。实现承载力的增强。


技术研发人员:周铁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铁华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