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72251发布日期:2023-04-18 21:5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溶土洞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该地质现象会影响其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及力学分布。通常溶洞位于岩溶地层中,而岩溶地层的上层为粉质黏土,基层是弱风化灰岩层,因此易于形成溶蚀性拱形洞穴。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桩基开挖为地下隐蔽工程,有时会无法避免遇见溶洞,由于溶洞地层的复杂性及地下溶洞形态大小的不可预见性,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比如漏浆,塌孔,偏斜等情况,导致工程结构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增加,使施工工艺变得复杂,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不确定性及风险。

2、公开号为cn11540484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通过钻灌注孔,向灌注孔内灌注混合型浆材,能够防止因溶土洞坍塌造成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机械不可逆转的伤害、桩基施工时塌孔漏浆对工期的不利影响,工艺上使用混合型浆材,既可快速堵漏,又可提高防渗的效果,使用注水泥浆,使得施工速度加快,施工的安全性提高,确保桩基成孔质量及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该专利的施工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4、步骤s1:布孔及安装管道;

5、步骤s2:注浆;

6、步骤s3:护筒跟进。

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骤s1的布置探边孔及安装管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s11:布置探边孔;具体的,当溶土洞为小、中时,可以无需设置探边孔;为大、超大时,因为需要进行注浆处理,因此需要进行探边,探边需将整个溶土洞的范围全部探出来。

9、步骤s12:布置注浆孔及排气孔;

10、步骤s13:成孔;

11、步骤s14:安装注浆钢管及排气管。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骤s2的注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s21:安装注浆钢管,进行注水试验;

14、步骤s22:注入水泥砂浆;

15、步骤s23:停注;

16、步骤s24:封孔。

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骤s11中布置探边孔过程,当溶土洞的高度h≤1m时,设为小型溶土洞;当溶土洞的高度1<h≤3m时,设为中型溶土洞;当溶土洞的高度3<h≤10m时,设为大型溶土洞;当溶土洞的高度h>10m时,设为超大型溶土洞。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对小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于有砂层或者软基的桩基采用钢护筒跟进至最底层砂层或淤泥层以下,且进入黏土层或者全风化层3m,对小型溶土洞采用片石和粘土填充方式,直至小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对中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于有砂层或者软基的桩基采用钢护筒跟进至最底层砂层或淤泥层以下,且进入黏土层或者全风化层3m,对中型溶土洞采用片石和粘土填充方式,直至中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对大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大型溶土洞桩中心周围5m范围内进行注浆处理,桩中心位置和桩中心外围2.5m位置设置钢管,注水泥砂浆,直至大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钻孔时,桩基采用钢护筒跟进至大型溶土洞底部50cm或者串珠形溶土洞底部50cm。

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对于超大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超大型溶土洞桩中心周围30m范围内进行注浆处理,桩中心位置和桩中心外围2.5m位置设置钢管,注水泥砂浆,直至超大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钻孔时,桩基需采用钢护筒跟进至超大型溶土洞底部50cm或者串珠形溶土洞底部50cm。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

25、本发明通过对小、中型溶土洞采取钢护筒跟进及片石与粘土填充组合的方法,对大型、超大型溶土洞采取钢护筒跟进和预注浆组合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岩溶发育地区临近既有桥梁、管线等如何快速安全的进行桩基施工的难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布置孔及安装管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注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的探边孔的布置,根据溶土洞的特点进行布置,当溶土洞的高度h≤1m时,设为小型溶土洞;当溶土洞的高度1<h≤3m时,设为中型溶土洞;当溶土洞的高度3<h≤10m时,设为大型溶土洞;当溶土洞的高度h>10m时,设为超大型溶土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小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于有砂层或者软基的桩基采用钢护筒跟进至最底层砂层或淤泥层以下,且进入黏土层或者全风化层3m,对小型溶土洞采用片石和粘土填充方式,直至小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中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于有砂层或者软基的桩基采用钢护筒跟进至最底层砂层或淤泥层以下,且进入黏土层或者全风化层3m,对中型溶土洞采用片石和粘土填充方式,直至中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大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大型溶土洞桩中心周围5m范围内进行注浆处理,桩中心位置设置钢管,注水泥砂浆,直至大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型溶土洞情况下钻孔时,桩基采用钢护筒跟进至大型溶土洞底部50cm或者串珠形溶土洞底部50c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超大型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为:对超大型溶土洞桩中心周围30m范围内进行注浆处理,桩中心位置设置钢管,注水泥砂浆,直至超大型溶土洞处理满足施工及施工安全要求,待填充物砼硬化形成强度后,再进行桩基钻孔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大型溶土洞情况下钻孔时,桩基采用钢护筒跟进至超大型溶土洞底部5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土洞处理施工方法,涉及溶土洞施工技术领域,步骤包括:步骤S1:布孔及安装管道;步骤S2:注浆;步骤S3:护筒跟进。本发明通过对小、中型溶土洞采取钢护筒跟进及片石与粘土填充组合的方法,对大型、超大型溶土洞采取钢护筒跟进和预注浆组合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岩溶发育地区临近既有桥梁、管线等如何快速安全的进行桩基施工的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温勇平,王景龙,杨双喜,夏勇,张东生,李正,梁攀,张岩,陈志剑,符佳琪,朱旭凯,兰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