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25906发布日期:2023-07-07 20:1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人类活动对较大面积平整场地的需求促使着高回填地基及其上部高耸建筑物的不断开发与建设,由于地形、地址、地貌条件复杂,存在着许多复杂的高回填土等不良地基,其中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稳定及经济性等问题成为工程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对此类不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2、在对桩基孔的施工中,常采用旋挖钻机成孔的施工方法,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但是在对高回填土、软土地基时以及湿软地基施工时,由于该类不良地基旋挖出的桩基孔内壁的回填土彼此之间松软黏结差,导致无法支护桩基孔的内壁,旋挖后的桩基孔的孔壁容易发生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旋挖桩在高回填土等不良地基上的桩基孔内壁的回填土黏结差无法支护,桩基孔的孔壁容易坍塌的施工问题。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地质勘探、场地整平、桩基选型、制作并埋设钢护筒;s2:第一次定位放线、旋挖钻机就位、第一次旋挖钻进并清孔;s3:第一次浇筑低标号混凝土;s4:第二次定位放线、旋挖钻机就位、第二次旋挖钻进并清孔;s5:第二次浇筑低标号混凝土;s6:第三次定位放线、旋挖钻机就位、第三次旋挖钻进并清孔;s7:制作并埋设钢筋笼、安装浇筑导管及贮料斗;s8:浇筑高标号混凝土成桩。

3、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在确定钻孔位置后,工人采用旋挖钻机在桩顶的位置埋设钢护筒,然后根据地质情况及地下水位埋深确定桩基类型,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成孔后灌注低标号素混凝土并振捣,等待2—4天混凝土凝固,然后更换旋挖钻机的钻头,采用比前一次钻头直径小的钻头,在桩基孔顶部继续采用干式钻孔二次成孔,成孔后灌注低标号素混凝土等待2—4天凝固,重复循环旋挖以及浇筑,直到桩基孔到达设计的桩身深度,最终成孔后进行清孔,然后安放钢筋笼,并对桩基孔浇注设计强度混凝土成桩。从而使桩基自上而下分段变小的桩型,减少了负摩阻现象发生的同时,桩体的竖向承载力由于变径处土体的支撑作用得到显著提升,沉降明显降低,得到了合理的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控制,而采用桩径自上而下分段变大的桩型时,在满足桩身承载力的同时,能够控制桩底土体沉降变形,将荷载传递到更大面积上,对于软弱地基,极大的提升了桩承载能力。

4、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场地平整的区域标高不超过设计标高±200mm、坡度不超过0.1%。

5、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桩基定位后,根据桩基定位点拉十字钉放四个控制桩,以四个控制桩为基准埋设钢护筒,钢护筒选用10mm厚钢板卷制,护筒内径为设计桩径+20cm,高度2.0m,其上部开设2个溢浆孔。

6、进一步的,在步骤s2、s4以及s6中,钻机导杆中心线、钻机回旋盘的中心线以及钢护筒的中心线保持在同一直线。

7、进一步的,在步骤s2以及s4中,钻机钻进显示深度在设计深度1m时,采用钢丝测绳测量钻入深度。

8、进一步的,在步骤s8中,桩基孔的孔口吊筋固定钢筋笼的上端,桩基孔内的混凝土进入钢筋笼l—2m后,再提升浇筑导管,减小浇筑导管埋置深度的同时使浇筑导管处于混凝土液面之下,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在桩基孔内加水稀释泥浆,用泥浆泵抽出部分沉淀物。

9、进一步的,在步骤s6中,该次钻进为变截面钻进,此次钻进钻至设计明确的勘岩深度。

10、进一步的,步骤s4以及s6中,桩基孔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再进行该步骤。

11、进一步的,步骤s8中,对桩基孔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提升浇筑导管,其中孔内积水时采用水下注浆。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场地平整的区域标高不超过设计标高±200mm、坡度不超过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桩基定位后,根据桩基定位点拉十字钉放四个控制桩,以四个控制桩为基准埋设钢护筒,钢护筒选用10mm厚钢板卷制,护筒内径为设计桩径+20cm,高度2.0m,其上部开设2个溢浆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s4以及s6中,钻机导杆中心线、钻机回旋盘的中心线以及钢护筒的中心线保持在同一直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以及s4中,钻机钻进显示深度在设计深度1m时,采用钢丝测绳测量钻入深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桩基孔的孔口吊筋固定钢筋笼的上端,桩基孔内的混凝土进入钢筋笼l~2m后,再提升浇筑导管,减小浇筑导管埋置深度的同时使浇筑导管处于混凝土液面之下,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在桩基孔内加水稀释泥浆,用泥浆泵抽出部分沉淀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该次钻进为变截面钻进,此次钻进钻至设计明确的勘岩深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以及s6中,桩基孔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再进行该步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对桩基孔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提升浇筑导管的高度,其中孔内积水时采用水下注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回填地基自支护变径旋挖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勘探、场地整平、桩基选型、制作并埋设钢护筒;S2:第一次定位放线、旋挖钻机就位、第一次旋挖钻进并清孔;S3:第一次浇筑低标号混凝土;S4:第二次定位放线、旋挖钻机就位、第二次旋挖钻进并清孔;S5:第二次浇筑低标号混凝土;S6:第三次定位放线、旋挖钻机就位、第三次旋挖钻进并清孔;S7:制作并埋设钢筋笼、安装浇筑导管及贮料斗;S8:浇筑高标号混凝土成桩,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旋挖桩在高回填土等不良地基上无法支护,桩基孔的孔壁容易坍塌的施工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镜,牟敏,罗福杨,任大浩,陈垠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