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6628发布日期:2022-11-05 00:5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电厂的基座混泥土,且具有较大体量,能承担对被连接件的锚固和全部附加荷载,混凝土结构所用锚栓的材质可为碳素钢、不锈钢或合金钢,应根据环境条件的差异及耐久性要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品种。
3.传统的混泥土基座保护装置在混泥土基座受到车辆撞击时,不能更好的对车辆撞击点进行移动,导致车辆对混泥土基座造成伤害,并且不能在保护壳损坏时,对保护壳进行快速更换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基座混泥土受到车辆撞击时不能使车辆转移撞击点,导致基座混泥土损坏,并且不能在保护壳损坏时对保护壳进行快速更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外部设置有基座混泥土,所述基座混泥土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方形槽a,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内部安装有l型杆,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b,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b,所述圆形槽b的内部安装有弹簧b,所述弹簧b的外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拆卸机构;
7.所述拆卸机构包括t形槽,所述两个t形槽之间设置有t形杆,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a,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c。
8.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9.所述拆卸机构包括木杆b,所述木杆b的外部安装有弹簧a,所述弹簧a远离木杆b的外部安装有木杆a,所述木杆b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转动球。
10.所述基座混泥土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套。
11.所述地面的外部设置有警示牌。
12.所述基座混泥土的外部安装有软胶。
13.所述木杆a的外部安装有圆筒。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l型杆可实现对保护壳进行更换,当保护壳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向下按压限位杆,限位杆进入圆形槽b的内部,此时转动l型杆,l型杆的一端从方形槽b的内部转出,此时即可对保护壳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将l型杆的一端转入方形槽b的内部,此时松开限位杆,限位杆通过弹簧b的自身弹力恢复原位,限位杆对l型杆进行限位作用,避免未对l型杆进行限位,导致在使用过程中l型杆发生转动使保护壳与基座混泥
土连接不稳定。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拆卸机构可实现对转动球进行快速更换,当转动球因受到撞击或外界因素需要更换时,通过按压t形杆即可将木杆b进行取出,取出木杆b对转动球进行快速更换,避免更换时间过长装置一段时间内无法对基座混泥土进行保护,导致在此期间出现损坏基地混泥土的现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6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地面;2、基座混泥土;3、软胶;4、保护壳;5、圆形槽a;6、木杆a;7、木杆b;8、弹簧a;9、圆筒;10、t形槽;11、t形杆;12、方形槽a;13、贯穿槽;14、l型杆;15、圆形槽b;16、弹簧b;17、限位杆;18、方形槽b;19、限位套;20、转动球;21;圆形槽c;22、警示牌。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包括地面1,地面1的外部设置有基座混泥土2,基座混泥土2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4,保护壳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方形槽a12,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13,贯穿槽13的内部安装有l型杆14,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b18,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b15,圆形槽b15的内部安装有弹簧b16,弹簧b16的外部安装有限位杆17;
27.基座混泥土2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套19,地面1的外部设置有警示牌22,基座混泥土2的外部安装有软胶3,木杆a6的外部安装有圆筒9。
28.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工作原理是,当保护壳4因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按压限位杆17,将限位杆17按入圆形槽b15的内部,此时即可转动l型杆14,将l型杆14从方形槽b18的内部转出,即可对保护壳4进行拆卸,将更换好的保护壳4围绕基座混泥土2的外部安装,转动l型杆14,将l型杆14转动至方形槽b18的内部,此时松开限位杆17,限位杆17通过弹簧b16的自身压力恢复原位,此时限位杆17对l型杆14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避免保护壳4在使用过程中因未对l型杆14固定位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l型杆14发生转动使保护壳4与基座混泥土2连接不稳定。
29.实施例二
30.如图1-6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拆卸机构包括t形槽10,两个t形槽10之间设置有t形杆11,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a5,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c21,拆卸机构包括木杆b7,木杆b7的外部安装有弹簧a8,弹簧a8远离木杆b7的外部安装有木杆a6,木杆b7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转动球20。
31.本实施例中这样设计对于,当转动球20受到损坏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按压t形杆11,此时弹簧a8通过按压进行收缩,此时即可将木杆a6从圆形槽c21的内部取出,工作人员向上移动t形杆11,可将木杆b7从圆形槽a5的内部取出,此时即可对损坏的转动球20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将木杆b7放入圆形槽a5的内部,按压t形杆11,弹簧a8收到压力进行收缩,此时将木杆a6放入圆形槽c21的下部,松开对t形杆11的压力,木杆a6通过弹簧a8的自身弹力进入圆形槽c21的内部,弹簧a8对木杆a6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避免因未对木杆a6进行固定位置,导致木杆b7发生位置偏移,使转动球20不能正常工作。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外部设置有基座混泥土(2),所述基座混泥土(2)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方形槽a(12),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13),所述贯穿槽(13)的内部安装有l型杆(14),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b(18),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b(15),所述圆形槽b(15)的内部安装有弹簧b(16),所述弹簧b(16)的外部安装有限位杆(17),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多个包括t形槽(10),所述两个t形槽(10)之间设置有t形杆(11),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a(5),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c(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机构包括木杆b(7),所述木杆b(7)的外部安装有弹簧a(8),所述弹簧a(8)远离木杆b(7)的外部安装有木杆a(6),所述木杆b(7)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转动球(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混泥土(2)的外部设置有限位套(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外部设置有警示牌(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混泥土(2)的外部安装有软胶(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杆a(6)的外部安装有圆筒(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基座混凝土保护装置,涉及保护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地面,地面的外部设置有基座混泥土,基座混泥土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保护壳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方形槽A,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贯穿槽的内部安装有L型杆,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B,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B,圆形槽B的内部安装有弹簧B,弹簧B的外部安装有限位杆,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T形槽,两个T形槽之间设置有T形杆,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A,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C,按压T形杆将木杆B放进圆形槽A的内部,此时松开对T形杆的压力,木杆A进入圆形槽C的内部,弹簧A对木杆A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弹簧A对木杆A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弹簧A对木杆A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熊磊 孙红武 陈永伟 朱小龙 李世震 熊中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