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0262发布日期:2022-06-04 08:2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筑装置,具体是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管混凝土柱主要是有钢管材质和混凝土芯体构成,通过在钢管的内壁填充有混凝土并经过密实处理而形成的柱子,同时钢管混凝土柱其内部还有一层隔离层,隔离层位于钢管混凝土和钢管材质之间,同时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3.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力拎桶进行浇筑,造成浇筑过程耗时耗力,同时由于混凝土桩浇筑端口大小的不一,使得工作人员需要人力调整浇筑角度后保持固定姿势,造成工作人员浇筑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穿插连接有第一导流软管,所述支撑板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侧与第二导向轮的外侧均与牵引绳的外侧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车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流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接头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内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软管,所述第二导流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泵车。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绳的材质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与电动气缸的高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气缸通过遥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电动气缸、牵引绳、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使得工作人员在填充混凝土桩时省时省力,混凝土经过第二导流管到达第一导流管后,通过连接板的支撑从而将第一导流管进行固定,同时工作人员启动电动气缸带动活塞杆进行升降,则第一连接环对进行牵引绳进行拉动,牵引绳对第二连接环施加拉力,从而第一导流软管可以上下调整,便于根据混凝土桩填充端口的大小进行调整第一导流软管端口处的角度,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混凝土柱的浇铸,节省时间和体力。
14.2、通过设置的连接件、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延长导流管,通过将第一接头螺纹连接在连接件的内壁,再将第二导流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件内壁的另一侧,从而使得导流管可以延长。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中位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中支撑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19.1、支撑板;2、支撑柱;3、连接板;4、连接孔;5、电动气缸;6、活塞杆;7、第一连接环;8、牵引绳;9、第一连接座;10、第一导向轮;11、第二连接座;12、第二导向轮;13、第二连接环;14、第一导流软管;15、连接件;16、第二导流软管;17、车轮;18、第一接头;19、第二接头;20、混凝土泵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的内壁穿插连接有第一导流软管14,所述支撑板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电动气缸5,所述电动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环7,所述第一连接环7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8,所述连接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9,所述第一连接座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10,所述连接板3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11,所述第二连接座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12,所述第一导向轮10的外侧与第二导向轮12的外侧均与牵引绳8的外侧滑动连接。
22.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车轮17,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杆。
23.所述第一导流软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18,所述第一接头1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接头1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15内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接头19,所述第二接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软管16,所述第二导流软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泵车20。
2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用连接件15,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延长第一导流软管14的长度。
25.所述牵引绳8的材质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26.所述支撑柱2的高度大与电动气缸5的高度。
27.所述电动气缸5通过遥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利用把手杆和车轮17,将支撑板1推动到靠近混凝土柱附近的合适位置,通过启动电动气缸5带动活塞杆6进行升降,活塞杆6升降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接环7上下移动,则第一连接环7对进行牵引绳8进行拉动,同时牵引绳8在第一导向轮10和第二导向轮12上进行滑动,牵引绳8对第二连接环13施加拉力,从而第一导流软管14可以上下调整,便于根据混凝土桩填充端口的大小进行调整第一导流软管14端口处的角度,避免采用人力调整角度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耗费体力。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的内壁穿插连接有第一导流软管(14),所述支撑板(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电动气缸(5),所述电动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顶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环(7),所述第一连接环(7)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8),所述连接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座(9),所述第一连接座(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10),所述连接板(3)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座(11),所述第二连接座(1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12),所述第一导向轮(10)的外侧与第二导向轮(12)的外侧均与牵引绳(8)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3),所述第二连接环(13)的底部与第一导流软管(14)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车轮(17),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软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18),所述第一接头(1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接头(1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15)内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接头(19),所述第二接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软管(16),所述第二导流软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泵车(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8)的材质采用尼龙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高度大与电动气缸(5)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气缸(5)通过遥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顶端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穿插连接有第一导流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气缸、牵引绳、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使得工作人员在填充混凝土桩时省时省力,混凝土经过第二导流管到达第一导流管后,通过连接板的支撑从而将第一导流管进行固定,同时工作人员启动电动气缸带动活塞杆进行升降,牵引绳对第二连接环施加拉力,从而第一导流软管可以上下调整,便于根据混凝土桩填充端口的大小进行调整第一导流软管端口处的角度,避免了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混凝土柱的浇铸。的浇铸。的浇铸。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文 许云鹏 刘晓艳 曾令发 郑劲松 何官军 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0
技术公布日:2022/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