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3713发布日期:2022-08-12 21:2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属于道路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3.目前在建筑公司在建造路面时,由于建筑工地的灰尘较多,在下雨时,路面上的粉尘会随着雨水流入排水管,由于进入排水管的粉尘和泥土较多,从而使产生过年的淤泥十分容易堵塞排水系统,造成排水系统堵塞等故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通过在面层上设置排水槽,排水槽可以将路面上的水导入地面内部,增加路面的排水效果,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并且在市政水管上设有集淤槽与排污管,集淤槽可以将进入市政水管内的淤泥集中并由挡泥板集中在市政水管内,从而方便使用排污管将淤泥抽出集中清理,防止市政水管堵塞的现象,保持路面排水系统正常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包括面层,面层底部连接有基层,基层下方连接有粗砂透水层,粗砂透水层下方设有土工布,土工布下方连接有水稳碎石层,基层上方一侧设有导水板,导水板嵌入于基层内部,导水板下方设有导水槽,导水槽底部与市政水管连通,市政水管底部设有集淤槽。
7.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两侧开设有若干排水槽,排水槽宽度为0.4-0.5mm,排水槽底部与基层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底部呈凸字形,面层嵌入与基层内部,导水板上设有若干导水孔。
9.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稳碎石层内部设有若干导水管,导水管贯穿于水稳碎石层内部并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设于地面内部,连接管一端于市政水管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市政水管设于水稳碎石层下方一侧,导水槽由上到下依次贯穿于基层、粗砂透水层、土工布与水稳碎石层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市政水管两端设有挡泥板,挡泥板顶端设于市政水管水平中心,且挡泥板底部嵌入于集淤槽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泥板上方为不锈钢滤网,挡泥板下方为不锈钢板。
13.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淤槽呈方形,且集淤槽底部设有若干排淤管,排污管一端与排污泵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在面层上设置排水槽,排水槽可以将路面上的水导入地面内部,提高路面的排水效果,粗砂透水层与水稳碎石层对雨水具有良好的通过性,方便雨水通过,从而方便雨水进入导水管内,进入导水管的雨水可以通过连接管进入市政水管内部,从而可以与导水板配合快速将雨水从路面排出,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
16.2、通过在市政水管内部设置集淤槽和挡泥板,挡泥板可以使雨水通过的同时将进入市政水管的淤泥阻挡在市政水管内部,防止淤泥从市政水管流出方便将淤泥集中,由于集淤槽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可以在排污泵的带动下将淤泥从集淤槽中抽出,从而方便将淤泥集中处理,防止市政水管产生堵塞的现象。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水板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包括面层1,面层1底部连接有基层2,基层2下方连接有粗砂透水层3,粗砂透水层3下方设有土工布4,土工布4下方连接有水稳碎石层5,基层2上方一侧设有导水板6,导水板6嵌入于基层2内部,导水板6下方设有导水槽7,导水槽7底部与市政水管8连通,市政水管8底部设有集淤槽9。
22.所述的面层1两侧开设有若干排水槽10,排水槽10宽度为0.4-0.5mm,排水槽10底部与基层2连接,面层1底部呈凸字形,面层1嵌入与基层2内部,导水板6上设有若干导水孔,排水槽10提高路面的排水效果,导水板6可以将路面两侧的雨水导入市政水管8,使水可以从路面排出。
23.所述的水稳碎石层5内部设有若干导水管11,导水管11贯穿于水稳碎石层5内部并与连接管12连接,连接管12设于地面内部,连接管12一端于市政水管8连通,导水管可以将渗入面层1和基层2的雨水导入连接管12,从而可以将雨水导入市政水管8。
24.所述的市政水管8设于水稳碎石层5下方一侧,导水槽7由上到下依次贯穿于基层2、粗砂透水层3、土工布4与水稳碎石层5内,市政水管8可以将路面导出的雨水集中排出,方便将雨水再次回收利用。
25.所述的市政水管8两端设有挡泥板13,挡泥板13顶端设于市政水管8水平中心,且挡泥板13底部嵌入于集淤槽9内部,挡泥板13上方为不锈钢滤网14,挡泥板13下方为不锈钢板15,挡泥板13上的不锈钢滤网14可以使雨水正常排出,不锈钢板15可以将淤泥阻挡在市政水管8底部,从而方便将淤泥集中。
26.实施例2: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集淤槽9呈方形,且集淤槽9底部设有若干排污管16,排污管16一端与排污泵连接,排污管16可以在排污泵运行时将集淤槽9内的淤泥导出,从而可以将淤泥集中处理。
27.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层1上设置排水槽10,排水槽10可以将路面上的水导入地面内部,提高路面的排水效果,粗砂透水层3与水稳碎石层5对雨水具有良好的通过性,方便雨水通过,从而方便雨水进入导水管11内,进入导水管11的雨水可以通过连接管12进入市政水管8内部,从而可以与导水板6配合快速将雨水从路面排出,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通过在市政水管8内部设置集淤槽9和挡泥板13,挡泥板13可以使雨水通过的同时将进入市政水管8的淤泥阻挡在市政水管8内部,防止淤泥从市政水管8流出方便将淤泥集中,由于集淤槽9底部设有排污管16,排污管16可以在排污泵的带动下将淤泥从集淤槽9中抽出,从而方便将淤泥集中处理,防止市政水管8产生堵塞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包括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底部连接有基层(2),基层(2)下方连接有粗砂透水层(3),粗砂透水层(3)下方设有土工布(4),土工布(4)下方连接有水稳碎石层(5),基层(2)上方一侧设有导水板(6),导水板(6)嵌入于所述基层(2)内部,导水板(6)下方设有导水槽(7),导水槽(7)底部与市政水管(8)连通,市政水管(8)底部设有集淤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两侧开设有若干排水槽(10),排水槽(10)宽度为0.4-0.5mm,排水槽(10)底部与所述基层(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底部呈凸字形,所述面层(1)嵌入与所述基层(2)内部,所述导水板(6)上设有若干导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稳碎石层(5)内部设有若干导水管(11),导水管(11)贯穿于所述水稳碎石层(5)内部并与连接管(12)连接,连接管(12)设于地面内部,连接管(12)一端于所述市政水管(8)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水管(8)设于所述水稳碎石层(5)下方一侧,所述导水槽(7)由上到下依次贯穿于基层(2)、粗砂透水层(3)、土工布(4)与水稳碎石层(5)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水管(8)两端设有挡泥板(13),挡泥板(13)顶端设于市政水管(8)水平中心,且挡泥板(13)底部嵌入于集淤槽(9)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3)上方为不锈钢滤网(14),挡泥板(13)下方为不锈钢板(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淤槽(9)呈方形,且所述集淤槽(9)底部设有若干排污管(16),排污管(16)一端与排污泵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包括面层,面层底部连接有基层,基层下方连接有粗砂透水层,粗砂透水层下方设有土工布,土工布下方连接有水稳碎石层,基层上方一侧设有导水板,导水板嵌入于基层内部,导水板下方设有导水槽,导水槽底部与市政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层上设置排水槽,排水槽可以将路面上的水导入地面内部,增加路面的排水效果,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并且在市政水管上设有集淤槽与排污管,集淤槽可以将进入市政水管内的淤泥集中并由挡泥板集中在市政水管内,从而方便使用排污管将淤泥抽出集中清理,防止市政水管堵塞的现象,保持路面排水系统正常使用。保持路面排水系统正常使用。保持路面排水系统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柴文 白海波 刘剑 王重 杨树军 孙金玲 李洪波 兰公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7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