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1347发布日期:2022-08-20 03:3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建筑雨落管断接是保证屋面雨水有效经过绿地、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处理的最简便手段之一,在海绵城市建设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但是,实际应用中建筑雨落管往往直接断接至绿化或硬化路面,由此出现一些问题,如雨水直接冲刷绿化或路面造成破坏、雨水中的泥砂未经处理易冲积至海绵设施等,提升了海绵设施运维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环境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建筑雨落管直接断接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该装置施工简单、效果可靠、维护方便。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卵石层、截污框、集水闸槽井、溢流口、废水弃流管、闸板,所述卵石层设置在建筑雨落管出口下方,所述卵石层置于截污框内,所述截污框挂设在集水闸槽井井壁上,所述截污框与集水闸槽井交接处均匀设有溢流口,所述集水闸槽井侧壁开口与废水弃流管连通,所述集水闸槽井与废水弃流管连通处设置有闸板,所述闸板用于封闭废水弃流管,所述废水弃流管另一端接往污水井。
7.进一步的,所述卵石层的卵石粒径范围φ40~60mm。
8.进一步的,所述截污框上安设有提环,截污框框体和提环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质,截污框下框面采用穿孔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集水闸槽井井壁上分散均匀设置溢流口。
10.进一步的,所述集水闸槽井井底设置有流槽,所述流槽与废水弃流管连接,所述流槽与废水弃流管连接处设置闸槽,所述闸板活动设置在闸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流槽的槽顶与废水弃流管管顶平齐,所述流槽为混凝土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弃流管和污水井连接的坡度不小于0.01。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通过截污框中的卵石层,对断接雨落管中的雨水进行消能,并对泥砂等固体污染物进行截留;集水闸槽井能对雨水进行进一步消能和沉砂,溢流口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雨水对附近地面的冲刷;集水闸槽井中,闸槽和闸板的设置,避免了雨天时雨水进入污水系统,在晴天时对卵石层和集水闸槽井进行冲洗维护时,又可通过开启闸板,将废水通过弃流管排往污水系统。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1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截污框平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闸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1-卵石层;2-截污框;3-集水闸槽井;4-溢流口;5-废水弃流管;6-闸板;7-流槽;8-闸槽;9-提环;10-建筑雨落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3.如图1~6所示,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包括卵石层1、截污框2、集水闸槽井3、溢流口4、废水弃流管5、闸板6,所述卵石层1设置在建筑雨落管10出口下方,所述卵石层1置于截污框2内,所述截污框2挂设在集水闸槽井3井壁上,所述截污框2与集水闸槽井3交接处均匀设有溢流口4,所述集水闸槽井3侧壁开口与废水弃流管5连通,所述集水闸槽井3与废水弃流管5连通处设置有闸板6,所述闸板6用于封闭废水弃流管5,所述废水弃流管5另一端接往污水井。
24.优选的,所述卵石层1的卵石粒径范围采用φ40~60mm,卵石层1中的孔隙能将雨水中的泥砂等固体污染物截留,集水闸槽井3能进一步对雨水进行沉砂,大大降低了雨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含量,可减少海绵设施的维护管养频率。
25.优选的,所述截污框2上安设提环9,截污框2框体和提环9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质,截污框2下框面采用穿孔结构。截污框2上安设提环9,可随时提起对卵石层1进行冲洗,保障了卵石层的美观性和截污功能的长效性。
26.优选的,所述集水闸槽井3井底设置有流槽7,所述流槽7与废水弃流管5连接,所述流槽7与废水弃流管5连接处设置闸槽8,所述闸板6活动设置在闸槽8内,所述闸板6用于控制废水弃流管5的开闭。
27.所述流槽7采用混凝土砌筑,流槽7的槽顶与废水弃流管5管顶平齐。流槽7使集水闸槽井3排水时,水流状态更好,废水中固体污染物排放更为彻底,避免固体污染物在集水闸槽井3中沉积。
28.废水弃流管5采用dn110mm塑料管,废水弃流管5以不小于0.01的坡度接往附近污水井,这样能保证弃流管内流速,避免管道轻易堵塞。
29.建筑雨落管10中的雨水冲往截污框2中的卵石层1,消能后,雨水透过卵石层1和截污框2的孔隙后,汇往集水闸槽井3中进一步消能,然后通过溢流口4分散均匀流往海绵设施。雨天时,集水闸槽井3中的闸板6落下关闭废水弃流管5的出口,晴天打开闸板6,将集水闸槽井3中固体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排往污水系统。
30.优选的,晴天时,对卵石层1和集水闸槽井3进行冲洗时,可打开闸板6,将废水排往
污水系统。
31.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卵石层(1)、截污框(2)、集水闸槽井(3)、溢流口(4)、废水弃流管(5)、闸板(6),所述卵石层(1)设置在建筑雨落管(10)出口下方,所述卵石层(1)置于截污框(2)内,所述截污框(2)挂设在集水闸槽井(3)井壁上,所述截污框(2)与集水闸槽井(3)交接处均匀设有溢流口(4),所述集水闸槽井(3)侧壁开口与废水弃流管(5)连通,所述集水闸槽井(3)与废水弃流管(5)连通处设置有闸板(6),所述闸板(6)用于封闭废水弃流管(5),所述废水弃流管(5)另一端接往污水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1)的卵石粒径范围φ40~6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框(2)上安设有提环(9),截污框(2)框体和提环(9)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质,截污框(2)下框面采用穿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闸槽井(3)井壁上分散均匀设置溢流口(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闸槽井(3)井底设置有流槽(7),所述流槽(7)与废水弃流管(5)连接,所述流槽(7)与废水弃流管(5)连接处设置闸槽(8),所述闸板(6)活动设置在闸槽(8)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7)的槽顶与废水弃流管(5)管顶平齐,所述流槽(7)为混凝土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弃流管(5)和污水井连接的坡度不小于0.01。

技术总结
一种建筑雨落管消能截污弃流装置,包括卵石层、截污框、集水闸槽井、溢流口、废水弃流管、闸板,卵石层设置在建筑雨落管出口下方,卵石层置于截污框内,截污框挂设在集水闸槽井井壁上,截污框与集水闸槽井交接处均匀设有溢流口,集水闸槽井侧壁开口与废水弃流管连通,集水闸槽井与废水弃流管连通处设置有闸板,闸板用于封闭废水弃流管,废水弃流管另一端接往污水井。本实用新型通过卵石层对断接雨落管中的雨水进行消能,并对泥砂等固体污染物进行截留;集水闸槽井实现了对雨水的进一步消能和沉砂,溢流口进一步减少了雨水对附近地面的冲刷;闸槽和闸板避免了雨天时雨水进入污水系统,打开闸板时可将废水通过弃流管排往污水系统。统。统。


技术研发人员:马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2
技术公布日:2022/8/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