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8179发布日期:2022-08-17 09:0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594053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呈倾斜设置,所述转板远离立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端呈贯穿状态,所述滑槽的前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槽的上端中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锥齿环,所述锥齿环下方的部分螺杆上套设且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锥齿环相对。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只能够对基坑一侧的内壁进行支护作业,使用效果有限,2、不方便安装和后续的拆卸,3、无法根据基坑的尺寸对立板的支护面积进行调整,使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的中部水平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调节槽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和调节杆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调节槽前侧内壁的左端贯穿连通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接头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前端贯穿安装有充气管,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挡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组固定孔,所述第一挡板与和第二挡板通过螺栓贯穿固定孔并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置于连接杆的前侧中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挡板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开设有两组限位槽,所述第二挡板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活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调节槽的内壁贴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管与接头连通,所述连接套与接
头螺纹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通过接头、阀门、连接套和充气管的结合,能够向调节槽内充气,通过活塞和连接杆的结合,能够推动两组第一挡板反向移动并与基坑两侧的内壁贴合,进行防坍塌支护作业,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
13.2.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通过连接块、固定孔和螺栓的结合,方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固定连接,能够根据基坑的尺寸对挡板的支护面积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的俯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连接右视图。
17.图中:连接杆1,调节槽2,活塞3,调节杆4,第一挡板5,接头6,阀门7,连接套8,充气管9,固定孔10,螺栓11,气压表12,密封圈13,限位槽14,限位杆15,第二挡板16,连接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右侧的中部水平开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右侧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贯穿调节槽2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的左端和调节杆4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5,所述调节槽2前侧内壁的左端贯穿连通有接头6,所述接头6的内部设置有阀门7,所述接头6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的前端贯穿安装有充气管9,所述第一挡板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挡板16,通过接头6、阀门7、连接套8和充气管9的结合,能够向调节槽2内充气,通过活塞3和连接杆4的结合,能够推动两组第一挡板5反向移动并与基坑内壁贴合,进行防坍塌支护作业,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16靠近连接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组固定孔10,所述第一挡板5与和第二挡板16通过螺栓11贯穿固定孔10并固定连接,方便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16的固定连接,能够根据基坑的尺寸对挡板的支护面积进行调整。所述连接杆1的外侧安装有气压表12,所述气压表12置于连接杆1的前侧中部,方便观察调节槽2内的气压,进一步了解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16对基坑内壁的支护力度。所述第一挡板5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开设有两组限位槽14,所述第二挡板16靠近第一挡板5的一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与限位槽14活动连接,方便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16的拼接。所述活塞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13,所述密封圈13的外侧与调节槽2的内壁贴合,能够提高活塞3的密封性。所述充气管9与接头6连通,所述连接套8与接头6螺纹连接,方便接头6的拆卸安装。
1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包括连接杆1,调节槽2,活塞3,调节杆4,第一挡板5,接头6,阀门7,连接套8,充气管9,固定孔10,螺
栓11,气压表12,密封圈13,限位槽14,限位杆15,第二挡板16,连接块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根据基坑内壁的尺寸,选择对应尺寸的第二挡板16,把第二挡板16外侧的限位杆15插入至限位槽14内,并通过螺栓11贯穿固定孔10使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16固定连接,把连接套8拧紧在接头6的前端,打开阀门7经充气管9向调节槽2内充气,进一步能够推动活塞3在调节槽2内往右移动,从而推动两组第一挡板5与基坑的内壁贴合,通过连接杆1的外侧设置有气压表12,能够观察调节槽2内的气压,从而了解第一挡板5对基坑内壁的支护力度,当调节槽2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关闭阀门7,停止向调节槽2内充气,使用完毕后,打开阀门7排出调节槽2内的空气,方便从基坑内拆除两组第一挡板5,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右侧的中部水平开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右侧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贯穿调节槽(2)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的左端和调节杆(4)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5),所述调节槽(2)前侧内壁的左端贯穿连通有接头(6),所述接头(6)的内部设置有阀门(7),所述接头(6)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的前端贯穿安装有充气管(9),所述第一挡板(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挡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16)靠近连接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组固定孔(10),所述第一挡板(5)与和第二挡板(16)通过螺栓(11)贯穿固定孔(10)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的外侧安装有气压表(12),所述气压表(12)置于连接杆(1)的前侧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开设有两组限位槽(14),所述第二挡板(16)靠近第一挡板(5)的一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与限位槽(14)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13),所述密封圈(13)的外侧与调节槽(2)的内壁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9)与接头(6)连通,所述连接套(8)与接头(6)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基坑防坍塌支护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的中部水平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调节槽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和调节杆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调节槽前侧内壁的左端贯穿连通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接头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前端贯穿安装有充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接头、阀门、连接套和充气管的结合,能够向调节槽内充气,通过活塞和连接杆的结合,能够推动两组第一挡板反向移动并与基坑内壁贴合,进行防坍塌支护作业,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安装和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建益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