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0910发布日期:2023-06-15 12:0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尤其涉及钢结构套管。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市场创新的需求,施工建设朝着高效、快速、质量等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它在保证现场施工有序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并且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地桩作为建筑物承重以及稳固的关键,其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套管,该钢结构套管既可以实现其与螺纹管之间连接长度的可调,又可以提高其与螺纹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打滑、滑丝的情况出现。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套管,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个凸起组,每个凸起组由若干个凸起组成,若干个所述凸起组沿管状本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个凸起组内的若干个凸起在管状本体的周向上呈螺旋状间隔分布。

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4、1. 上述方案中,用于与一螺纹管配合,所述螺纹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螺纹槽。

5、2. 上述方案中,同一个凸起组内的若干个凸起嵌入螺纹管上的一个螺纹槽内。

6、3. 上述方案中,沿螺纹管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螺纹槽的数目大于凸起组的数目。

7、4. 上述方案中,形成于相邻两个螺纹槽之间的螺纹齿的宽度小于螺纹槽的宽度。

8、5.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起通过焊接连接于管状本体内壁上。

9、6.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起与管状本体通过一体成型获得。

10、7.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起由管状本体的管壁向内成型获得。

11、8. 上述方案中,每组凸起组包括3个凸起。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本实用新型钢结构套管,其管状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个凸起组,每个凸起组由若干个凸起组成,若干个所述凸起组沿管状本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个凸起组内的若干个凸起在管状本体的周向上呈螺旋状间隔分布,在与螺纹管配合配合使用时,既可以实现其与螺纹管之间连接长度的可调,又可以提高其与螺纹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打滑、滑丝的情况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套管,包括:管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个凸起组,每个凸起组由若干个凸起(2)组成,若干个所述凸起组沿管状本体(1)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个凸起组内的若干个凸起(2)在管状本体(1)的周向上呈螺旋状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用于与一螺纹管(3)配合,所述螺纹管(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2)配合的螺纹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凸起组内的若干个凸起(2)嵌入螺纹管(3)上的一个螺纹槽(4)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沿螺纹管(3)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螺纹槽(4)的数目大于凸起组的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形成于相邻两个螺纹槽(4)之间的螺纹齿(5)的宽度小于螺纹槽(4)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通过焊接连接于管状本体(1)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与管状本体(1)通过一体成型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由管状本体(1)的管壁向内成型获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套管,其特征在于:每组凸起组包括3个凸起(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钢结构套管,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个凸起组,每个凸起组由若干个凸起组成,若干个所述凸起组沿管状本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个凸起组内的若干个凸起在管状本体的周向上呈螺旋状间隔分布。本技术既可以实现其与螺纹管之间连接长度的可调,又可以提高其与螺纹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打滑、滑丝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洪求耀,苏永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昊恒(福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