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2419发布日期:2022-10-25 18:1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扩建中,由于进水标高不确定等原因,格栅进水渠等预处理系统较少采用一体化式装置,现场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当前,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系统中进水格栅渠道大多埋深较大,在土建施工中为减少钢筋焊接次数,墙体竖向钢筋往往较长。另外,设计时预处理系统的进水井、格栅渠、提升泵站集水池等单体合建情况非常普遍,致使墙体混凝土浇筑前现场呈现钢筋丛林立的情形。由于格栅渠道宽度较小,操作空间有限,致使墙体模板支护和拆除时较难。此外,混凝土浇筑完后由于空间限制,施工现场存在的难点如下:

切割处理渠道两侧止水螺杆比较麻烦,现场多采用不处理的方法;

格栅渠底较难清理到位。因此,当格栅渠较窄时,造成施工困难,导致周期较长,单位成本较高。
4.对于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市政管网的来水中往往含树枝、木棍等体积较大的异物,对进水格栅的齿耙、水下导轮组合等部位造成较为严重的机械损伤。由于格栅渠较深,维护时较难清理到位,现场经常见到的一种情形:格栅机吊出维护时,渠道内原有的异物进入提升泵站的集水池内,对进水提升泵或污水处理厂的后续设备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格栅进水渠存在的施工和维护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该格栅进水渠结构对中间隔墙进行了改造,在中间隔墙的顶部增设了维护平台,以便于土建施工及运行维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包括进水管、进水井、进水闸门、格栅渠、出水闸门、集水池、出水管和工作平台;
7.所述进水管与进水井连通,所述进水井与格栅渠通过进水闸门连通,所述格栅渠与集水池通过出水闸门连通,所述集水池与出水管连通;
8.所述工作平台设置在格栅渠的上方;
9.所述格栅渠包括渠底和墙壁,所述格栅渠内还设置有中间隔墙;
10.所述中间隔墙的顶部设置有维护平台,且所述维护平台低于工作平台。
11.进一步地,上述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设置在维护平台与工作平台之间。
12.进一步地,上述工作平台的造型为凸体,所述工作平台上固定有螺旋输送机和格栅机。
13.进一步地,上述格栅机的两侧设有预埋钢板,其中一侧的预埋钢板放置在格栅渠
墙壁上,另一侧的预埋钢板放在工作平台的凸出部分上。
14.进一步地,上述维护平台的台面高于单个格栅渠道停运时的栅前最高液位,且低于工作平台。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格栅进水渠结构将中间隔墙进行了改造,在中间隔墙的顶部增设了维护平台,维护平台的台面高于单个格栅渠道停运时的栅前最高液位,低于工作平台,以便于土建施工及运行维护,对于狭窄渠道来讲,便于施工支模和局部混凝土浇筑,对于埋深较大的格栅渠来讲,方便格栅渠道的异物清理;
17.2.本实用新型的格栅进水渠结构在维护平台至工作平台之间设置了铝合金或不锈钢爬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进出,工作平台的造型为凸体,工作平台上固定有螺旋输送机、格栅机等配套设备,当格栅机出现严重的机械故障时,关闭其所在渠道的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并保证其他渠道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吊装出格栅机,接着按照有限空间工作流程进行渠道通风、人员防护等工作,待清理渠道内的异物完成后,将完好的格栅机吊装回渠道,便于运行维护。
18.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施例格栅进水渠结构标高零点/地面处的平面结构布置图;
20.图2为本实施例格栅进水渠结构维护平台处的平面结构布置图;
21.图3为本实施例格栅进水渠结构纵向剖切后的正面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施例格栅进水渠结构另一方向纵向剖切后的正面示意图。
23.图中:1、进水管;2、进水井;3、进水闸门;4、进水渠;5、中间隔墙;6、外墙;7、渠底;8、工作平台;9、维护平台;10、预埋钢板;11、螺旋输送机;12、格栅机;13、爬梯;14、出水闸门;15、集水池;16、集水池配水孔;17、污水提升泵;1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5.针对格栅渠的现状,存在施工及运行困难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参照附图1-附图4,附图选用为在污水处理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双格栅进水渠结构。
26.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包括进水管1、进水井2、进水闸门3、格栅渠4、出水闸门14、集水池15、出水管18和工作平台8。其中,进水管1与进水井2连通,进水井2与格栅渠4通过进水闸门3连通,格栅渠4与集水池15通过出水闸门14连通,集水池15与出水管18连通。工作平台8设置在格栅渠4的上方。格栅渠4包括渠底7和外墙6,格栅渠4内还设置有中间隔墙5。
27.中间隔墙5的顶部设置有维护平台9,且维护平台9低于工作平台8。维护平台9的台面高于单个格栅渠道停运时的栅前最高液位,且低于工作平台8,以便于土建施工及运行维护。格栅渠维护平台的设置,对于狭窄渠道来讲,便于施工支模和局部混凝土浇筑;对于埋
深较大的格栅渠来讲,方便格栅渠道的异物清理。
28.本实施例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还包括爬梯13,爬梯选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爬梯13设置在维护平台9与工作平台8之间,以方便工作人员的进出。
29.本实施例的工作平台8的造型为凸体,工作平台8上固定有螺旋输送机11和格栅机12等配套设备。格栅机12的两侧设有预埋钢板10,其中一侧的预埋钢板10放置在格栅渠4的墙壁上,另一侧的预埋钢板10放在工作平台8凸出的部分上。当格栅机出现严重的机械故障时,关闭其所在渠道的进出水闸门,并保证其他渠道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吊装出格栅机,接着按照有限空间工作流程进行渠道通风、人员防护等工作,待清理渠道内的异物完成后,将完好的格栅机吊装回渠道。
3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进水井(2)、进水闸门(3)、格栅渠(4)、出水闸门(14)、集水池(15)、出水管(18)和工作平台(8);所述进水管(1)与进水井(2)连通,所述进水井(2)与格栅渠(4)通过进水闸门(3)连通,所述格栅渠(4)与集水池(15)通过出水闸门(14)连通,所述集水池(15)与出水管(18)连通;所述工作平台(8)设置在格栅渠(4)的上方;所述格栅渠(4)包括渠底(7)和外墙(6),所述格栅渠(4)内还设置有中间隔墙(5);所述中间隔墙(5)的顶部设置有维护平台(9),且所述维护平台(9)低于工作平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梯(13),所述爬梯(13)设置在维护平台(9)与工作平台(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8)的造型为凸体,所述工作平台(8)上固定有螺旋输送机(11)和格栅机(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机(12)的两侧设有预埋钢板(10),其中一侧的预埋钢板(10)放置在格栅渠(4)的墙壁上,另一侧的预埋钢板(10)放在工作平台(8)凸出的部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平台(9)的台面高于单个格栅渠道停运时的栅前最高液位,且低于工作平台(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进水渠结构,该格栅进水渠结构包括进水管、进水井、进水闸门、格栅渠、出水闸门、集水池、出水管和工作平台;进水管与进水井连通,进水井与格栅渠通过进水闸门连通,格栅渠与集水池通过出水闸门连通,集水池与出水管连通;工作平台设置在格栅渠的上方;格栅渠包括渠底和墙壁,格栅渠内还设置有中间隔墙;中间隔墙的顶部设置有维护平台,且维护平台低于工作平台。该格栅进水渠结构对中间隔墙进行了改造,在中间隔墙的顶部增设了维护平台,维护平台的台面高于单个格栅渠道停运时的栅前最高液位,低于工作平台,以便于土建施工及运行维护。以便于土建施工及运行维护。以便于土建施工及运行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明 高信刚 刘庆红 姚亮 彭永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设水务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