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5546发布日期:2023-03-17 17:5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漏斗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必备的工具,其使用方法是,首先把混凝土搅拌车中的混凝土装载入漏斗,然后通过吊车运送到指定位置,由施工人员打开底部的挡板,让混凝土通过漏斗底部的出口流出完成浇筑的。
3.而在对混凝土桩芯进行浇筑时,然而由于桩芯的孔口较小,混凝土在浇筑开始压力较大,会瞬间喷射而出,在浇筑的过程中很难控制流速和方向,会浪费大量的混凝土,也容易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一种辅助浇筑的装置,对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流速和方向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储料漏斗、支撑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储料漏斗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6.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壁贴合,所述弧形板通过所述调节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壁,所述弧形板沿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壁朝下滑动。
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能利用储料漏斗对喷射而出的混凝土进行导向,同时利用滑动设置的弧形板调节储料漏斗下端出口的大小,改变混凝土的流速,确保混凝土能有效匀速的进入桩芯内,保证施工质量。
8.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筒,所述调节筒与所述储料漏斗均为上大下小的圆筒状,所述调节筒套设在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层,所述调节筒的上端边缘与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壁上边缘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漏斗与所述调节筒之间形成调节区域;
9.所述弧形板活动插设在所述调节区域内,所述调节筒的还竖向贯穿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弧形板一一对应,所述弧形板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从对应的所述条形孔内伸出。
10.所述调节筒的外壁还设有若干卡位装置,所有所述卡位装置靠近所述条形孔并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11.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卡位座和水平活动插设在所述卡位座内的限位杆。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能利用限位杆对调节杆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控制弧形板的滑动程度。
12.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环和若干竖向设置支撑杆,所述上支撑环水平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杆围绕所述上支撑环均匀分布,所有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与所述上支撑环固定连接;
13.还包括下支撑环,所述下支撑环水平设置,所述下支撑环通过若干支杆与所述支
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14.所述调节筒的上部外壁搭设在所述上支撑环上,所述调节筒的下部外壁搭设在所述下支撑环上。
15.所述上支撑环和所述下支撑环与所有所述支撑杆之间均倾斜设有加强杆。
16.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能利用储料漏斗对喷射而出的混凝土进行导向,同时利用滑动设置的弧形板调节储料漏斗下端出口的大小,改变混凝土的流速,确保混凝土能有效匀速的进入桩芯内,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储料漏斗,1a-调节筒,3-弧形板,3a-调节杆,4-卡位座,6a-上支撑环,6b-下支撑环,7-支撑杆,8-加强杆,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4.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储料漏斗1、支撑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储料漏斗1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25.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环6a、下支撑环6b和若干竖向设置支撑杆7,所述上支撑环6a和下支撑环6b水平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杆7围绕所述上支撑环6a均匀分布,所有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均与所述上支撑环6a固定连接;
26.所述下支撑环6b,所述下支撑环6b通过若干支杆与所述支撑杆7的中部固定连接,便于对储料漏斗1的下部进行支撑;
27.所述调节筒1a的上部外壁搭设在所述上支撑环6a上,所述调节筒1a的下部外壁搭设在所述下支撑环6b上。
28.所述上支撑环6a和所述下支撑环6b与所有所述支撑杆7之间均倾斜设有加强杆8。
29.所有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均还设有滚轮9,可推动滚轮9将储料漏斗1移动到对应的桩芯上方。
30.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筒1a,所述调节筒1a与所述储料漏斗1均为上大下小的圆筒状,所述调节筒1a套设在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层,所述调节筒1a的上端边缘与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壁上边缘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漏斗1与所述调节筒1a之间形成调节区域;
31.所述调节区域内还设有四个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活动插设在所述调节区域内,所有所述弧形板3围绕所述储料漏斗1的轴心线均匀分布,所述弧形板3与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壁贴合,所述弧形板3沿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壁朝下滑动,通过滑动弧形板3可调节储料漏斗1下端开口的大小控制混凝土流速。
32.所述调节筒1a的还竖向贯穿有至少四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弧形板3一一对应,所述弧形板3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杆3a,所述调节杆3a从对应的所述条形孔内伸出,通过手动调节调节杆3a,控制调节杆3a在条形孔内上下移动,改变弧形板3的滑动状态。
33.所述调节筒1a的外壁还设有若干卡位装置,所有所述卡位装置靠近所述条形孔并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34.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卡位座4和水平活动插设在所述卡位座4内的限位杆,待调节杆3a调节到需要的位置时,可水平移动限位杆到对应的所述调节杆3a下方,对调节杆3a进行限位,防止弧形板3继续滑动。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漏斗(1)、支撑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储料漏斗(1)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地面上;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与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壁贴合,所述弧形板(3)通过所述调节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壁,所述弧形板(3)沿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壁朝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筒(1a),所述调节筒(1a)与所述储料漏斗(1)均为上大下小的圆筒状,所述调节筒(1a)套设在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层,所述调节筒(1a)的上端边缘与所述储料漏斗(1)的外壁上边缘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漏斗(1)与所述调节筒(1a)之间形成调节区域;所述弧形板(3)活动插设在所述调节区域内,所述调节筒(1a)的还竖向贯穿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弧形板(3)一一对应,所述弧形板(3)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杆(3a),所述调节杆(3a)从对应的所述条形孔内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1a)的外壁还设有若干卡位装置,所有所述卡位装置靠近所述条形孔并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卡位座(4)和水平活动插设在所述卡位座(4)内的限位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环(6a)和若干竖向设置支撑杆(7),所述上支撑环(6a)水平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杆(7)围绕所述上支撑环(6a)均匀分布,所有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均与所述上支撑环(6a)固定连接;还包括下支撑环(6b),所述下支撑环(6b)水平设置,所述下支撑环(6b)通过若干支杆与所述支撑杆(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筒(1a)的上部外壁搭设在所述上支撑环(6a)上,所述调节筒(1a)的下部外壁搭设在所述下支撑环(6b)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环(6a)和所述下支撑环(6b)与所有所述支撑杆(7)之间均倾斜设有加强杆(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均还设有滚轮(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储料漏斗、支撑装置、调节装置和至少一个弧形板,所述储料漏斗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壁贴合,所述弧形板通过所述调节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壁,所述弧形板沿所述储料漏斗的外壁朝下滑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利用储料漏斗对喷射而出的混凝土进行导向,同时利用滑动设置的弧形板调节储料漏斗下端出口的大小,改变混凝土的流速,确保混凝土能有效匀速的进入桩芯内,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业 马莲霞 张银博 施少聪 蒋远翔 王思恩 陈芳 杨秋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3/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